
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影响及对策.doc
6页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影响及对策内容摘 要:近年来,中国出现连续大量的双顺差,产生双顺差与国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出口政策等有相当大的关系双顺差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更应注重其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双顺差形成的原因,负面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措施关键词:双顺差;结构性失衡;产业结构;人民币升值一、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一)长期实施的外资优惠政策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贫困化增长和外资企业的高速经济增长共存的现象管理的差别是造成他们经济增长不同的原因国营企业的税负过高,是造成国营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同时,内外资企业税收的不统一,进一步导致了国营企业的贫困化增长当然,外资企业的发展可以推动了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实现了中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目的但是,大量的优惠政策,导致外资企业的垄断地位,使国有企业在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问题。
二)结构性失衡问题造成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就是高储备低消费,中国国内储蓄高于国内投资与消费从而导致内部失衡为什么高储蓄,低消费一直是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呢?社会保障体系不足,高额的教育支出,医疗费用,房价一直高涨等原因导致中国人为寻求有效的财富保障而过高的储蓄,人们把大部分收入存入银行以备将来之用这个意味着国内经济存在着流动性过剩和资本投入不足共同存在的现象也就是说这部分高储蓄不能形成足够的消费需求,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从而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不均衡过剩的生产就大量出口, 从而导致贸易顺差,长期出口大于进口同时由于国内储蓄的持续增长过剩的储蓄转移到国外,从而进一 步扩大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高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短期效果最快的手段,投资的快速增长是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的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这个阶段必然需要投资较多的固定资产同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果要快于消费,在目前主要 以GDP为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只能选择通过加大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从历史经验看,每次GDP增速的下降往往都伴随着投资快速增长,这是拉动GDP较快恢复的最有效手段,短期效应非常显著 但从长期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效率要高于投资,需要发展消费来拉动经济。
如果简单的看储蓄与投资的关系,中国明显 存在储备大于投资的现象,要投资至少要有钱但是这些钱转化为投资品,还需要大量的购买各种机器设备等资本品,而由于中国现阶段重化工业的供给能力相对不能满足投资品的需求所以导致投资品的价格过高所以,解决这个问题,要结束储备大于投资局面,不能当靠投资的增长,也要相应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从而减少储蓄三)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外汇出口政策近年来随着中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成本降低,使中国的出口产品成本降低,这意味着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吸引力接着,2001年之后,中国加入了WTO,取消了一些对于不利于出口的关税壁垒,出口快速增长也进一步扩大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持续顺差是由于外资流入持续高于中国资本流出,特特别是因为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坚持对外开放、不断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引起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四)国际间结构的转移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所以中国在劳动力上有资源的比较优势所以,中国的优势出口产品都是以纺织为主的 加工贸易品西方发达国家希望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新型市场国家,同时把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留在了本国。
结果是新兴市场经济国 家对欧美市场的贸易顺差加大在中国对美、欧贸易顺差迅速增加同时 , 亚洲几个主要经济国家对美、欧的顺差是逐渐缩小的所以原来属于亚洲其他国家的顺差也进一步转移到中国来了二、双顺差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一)长期顺差将加剧中国与贸易伙伴国 贸易摩擦在短期内来看,持续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导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尤其是美国的贸易摩擦,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重点目标,使中国对外贸易受到更大制约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因为中国出口的产品有很大的价格优势,美国企业大量进口中国产品,倒是美国相对的产业受到冲击,美国工人大量失业,所以美国政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要求人民币升值,消弱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减少美国工人的失业二)人民币升值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不断上升,当国家外汇储备越多时,人民币兑换美元的价格就会相对较低,在用兑换的美元购买国外商品时,所付出的人民币就会相对减少,从而导致人民币升值外汇主要是通过顺差产生的我们通过贸易换来了很多的美元,这些美元是在企业的手中的,而企业最终拿到手的是人民币,所以政府必须用人民币去兑换,政府用人民币兑换企业手中的这些美元就是所谓的外汇占款这些所谓的外汇占款流入市场多了,市场上的基础货币就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就增大了。
三)直接冲击国家货币政策有效性国际收支失衡中的大量顺差给中国带来了大量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增加影响了中国货币的供给量外国资本流入中国之后,它需要换乘人民币才能进行交易活动,从而直接扩大了中国的货币供给,这就是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产生的影响在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中央银行要大量收购外汇,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造成了被动投放货币的重要任务,随着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和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导致货币调控难度越来越大,最终的结果使得中央银行货币有效性收到了直接冲击四)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加大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的大量外汇储备是理所当然的,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持续加大,中国各经济学家指出,高额外汇储备成本不只是直接带来效率损失,同时也给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三、双顺差解决办法(一)扩大内需,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内需,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法很多,大力发展中国经济以及生产力水平,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同时积极培育国内消费市场,制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如HAIER, GREE, LENOVO, LINING等国际品牌)(二)调整出口导向性战略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已经走到了尽头,长期实施出口导向型发战略导致双顺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因此,现在重要的的问题是如何控制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问题,传统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无法继续为将来的经济发展提东新的动力所以,加快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相综合平衡型发展战略转变,抛弃片面强调出口创汇、维持贸易顺差的做法,重视进出口基本平衡,重视通过对外贸易提高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三)进一步完善国内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因为储备高于投资与消费所以,问题就是如何使储备能够通过更多渠道转化为国内投资,而不是大量外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要通过金融创新创造更多金融投资产品同时对外资也要加以限制,对外资的流入应该取消一些优惠条件四)灵活利用汇率杠杆持续的双顺差,双顺差在带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们就会对人民币进行投机活动,美国还会因为中国不升值而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措施为了避免这种损失也是出于扩大对外经济交往的需要,中国也需要适当地使人民币有管理地浮动,通过适当升值来使各种损失最小化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了解决双顺差问题,应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为从理论上来讲,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国,应该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实践证明了如果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加有利。
参考文献[1] 闫冰,《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2] 徐卫中、赵月珍,《国际金融概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3] 邵亢邑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成因、影响及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 2008年第10期[4] 信玉红,《国际金融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