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容外科手术操作规范标准.doc
85页美容外科临床操作规范第一节 眉部美容外科技术眉提升术【适应证】1. 鱼尾纹明显2. 上睑皮肤松弛3. 眉下垂或眉形欠佳4. 近期接受前额部提升术效果不佳者【禁忌证】1. 上睑皮肤张力过大,睑闭合困难2. 有瘢痕增生趋向者3. 有出血倾向、感染灶、糖尿病、心理障碍者等术前检查】1. 专科情况 双眉区有无感染及破溃;眉松垂程度;额肌肌力是否正常等2. 全身检查 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手术操作要点】1. 设计外宽内窄的新月形,切口位于眉区上缘近毛根处2. 常规消毒铺巾3. 局部麻醉4. 按术前设计切除眉上区的皮肤,切除皮肤宽度要适当彻底止血:将切口内缘皮下组织深层上提至切口上缘处,分内、中、外3点固定于切缘下额肌筋膜上,在眉梢侧注意勿损伤额肌和面神经的额肌入肌点5. 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6. 嘱患者睁眼平视,检查双眉位置是否对称术后处理】1. 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2. 5~7d 拆线并发症】1. 血肿2. 感染3. 双侧眉形不对称4. 切口与眉毛之间的距离较大5. 瘢痕明显注意事项】1. 切开、止血、缝合,严格执行微创原则2. 切口外侧勿损伤额肌及面神经的额肌入肌点3. 切口要紧密靠近眉缘。
第二节 睑部美容外科技术一、重 睑 术【适应证】1. 精神正常,无心理障碍的美容就医者2. 睑裂细小、上睑皮肤悬垂于睑缘、睫毛平直或上睑臃肿的单睑,主动要求手术者3. 原为重睑,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多层皱褶、重睑皱襞变浅者4. 原为重睑,但重睑皱襞窄、浅或形成内双者,睫毛平直,眼睑缺乏立体感5. 上睑皮肤松垂、内高外低呈“三角眼者”假性上睑下垂6. 两睑不对称者7. 轻度内翻倒睫者禁忌证】1. 精神状态不正常,或有严重心理障碍,要求不切合实际的重睑形态者2. 有出血倾向,高血压、糖尿病尚未控制者及患有肝、肾、心脏疾病者3. 先天性弱视,内、外眼及眼周有急、慢性感染者4. 面瘫睑裂闭合不全者5. 各种原因所致眼球过突或眼睑退缩者6. 家属坚决反对者7. 上睑下垂,提上睑肌功能不良者设计原则】1. 重睑皱襞的宽度取决于睑板的宽度,一般为6~8mm宽(正常静止的闭眼位)2. 重睑线应与上睑弧度平行,且睑缘全长一致术后处理】术后次日复诊局部涂眼药膏,0.25%氯霉素眼药水点眼3~5d三)切开法重睑术【手术操作要点】1. 常规消毒铺巾2. 局部浸润麻醉3. 沿设计重睑线切开上睑全层皮肤,可切除部分切口投影下的眼轮匝肌并暴露睑板前组织及提上睑肌腱膜,依情况切除或不切除切口下唇的眼轮匝肌,必要时依具体情况切除部分上睑皮肤和过多的眶内脂肪,彻底可靠地止血。
4. 直视下用5-0~6-0丝线、尼龙线或其他缝线,先内、中、外三点定点缝合,将切口上、下唇皮肤创缘与提上睑肌腱膜或睑板前筋膜间断缝合,使之粘连固定,形成重睑5. 定点缝合后,嘱美容就医者睁眼观察双重睑形成的宽度、弧度、长度及双侧对称性,均满意后,缝合剩余皮肤术后处理】术后24h换药,术后5~7d拆线二、下睑袋矫正术(一)经皮肤入路睑袋矫正术【适应证】1. 下睑皮肤松弛者2. 眶隔弹性降低,眶隔脂肪膨出者3. 眼轮匝肌肥厚者且松弛者4. 下睑睫毛内翻者禁忌证】1. 要求保留眼轮匝肌圆枕者2. 内眼及眼周有感染性疾病者3. 瘢痕体质者4. 高血压及出血性疾病、糖尿病者等术前准备】1. 专科检查下睑皮肤、眼轮匝肌松弛程度及眶隔脂肪膨出情况,下睑有无退缩及睑球分离,内眼及眼周有无炎症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等3. 如服用抗凝药物者须停药2周以上手术操作要点】1. 常规消毒铺巾2. 画线设计沿下睑缘下1~2mm平行于睑缘之外眦部,然后沿鱼尾纹方向折向下方1.0cm左右画线3. 局部浸润麻醉4. 按画线切开皮肤,在皮下或眼轮匝肌下剥离至下眶缘水平,彻底止血5. 切除切口下松弛的一条眼轮匝肌,暴露眶隔,如眶隔脂肪过多,则切除多余的脂肪,如眶隔膜松弛,则缩紧眶隔膜。
6. 将松弛的眼轮匝肌在外眦部重叠或碶形切除5~8mm缝合缩短,悬吊缝合外眦韧带7. 嘱患者睁眼仰头向上看,嘴大张时,切除下睑多余的皮肤,在下睑无明显睑球分离,缝合皮肤切除的皮肤定量必须准确8. 用5-0或6-0缝线缝合皮肤【术后处理】1. 切口涂眼药膏2. 包扎压迫24h3. 术后5~7d拆线并发症】1. 血肿2. 感染3. 下睑外翻4. 下睑瘢痕增生5. 双侧明显不对称6. 切口线距睑缘过宽,缝线痕迹明显7. 眶隔脂肪去除过少、过多或明显不均匀二)经结膜入路睑袋矫正术【适应性】下眶隔脂肪过多或膨出,形成囊袋样外观,且无皮肤及眼轮匝肌松弛者禁忌证】1. 内眼及眼周有感染性疾病者2. 高血压及出血性疾病者3. 月经期术前检查】1. 专科检查 检查框隔脂肪分布情况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手术操作要点】1. 常规消毒铺巾2. 局部浸润麻醉3. 在下穹隆结膜下距睑缘2~3mm处做5~10mm长的横切口,切开睑结膜4. 钝性剥离眶结膜,轻微压迫眼球,下眶内脂肪即刻膨出,切除各组眶隔脂肪的疝出部分,彻底止血5. 切口酌情判定是否缝合术后处理】1. 结膜囊内涂眼药膏2. 包扎压迫1h。
3. 每日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并发症】1. 肿胀、感染2. 眶隔脂肪仍脱垂或眶内凹陷3. 双侧明显不对称三)眶隔脂肪释放半月弧矫正术【适应证】半月弧明显,眶隔脂肪脱垂者禁忌证】1. 眶内脂肪已切除者2. 有出血性疾病及高血压者【术前检查】1. 专科检查 确定半月弧的部位及形状,检查眶隔脂肪分布情况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等手术操作要点】1. 标记半月弧并画线2. 常规消毒铺巾3. 局部浸润麻醉4. 经皮肤入路(操作同皮肤入路睑袋矫正术),充分暴露眶隔脂肪并充分释放,向下移位至半月弧下方和下眶缘前方5. 将移位的眶内脂肪缝合固定于上述标记移植部位,以免移位无效6. 余同经皮肤入路睑袋矫正术术后处理】1. 切口涂眼药膏2. 加压包扎24h3. 术后5~7d拆线并发症】1. 血肿2. 感染3. 双侧明显不对称4. 皮下纤维增生,局部硬化5. 视神经压迫四)激光睑袋矫正术【适应证】1. 年龄较轻,一般在45岁以下2. 睑袋以脂肪膨出为主,皮肤及眼轮匝肌松弛不明显3. 无明显眼轮匝肌肥厚禁忌证】1. 皮肤松弛较明显者2. 有下睑内翻倒睫者3. 高血压、糖尿病及出血性疾病者术前准备】1. 检查全身情况,眼部有无炎症及内翻倒睫。
2. 实验室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查3. 术前1d 0.25%氯霉素眼药水点眼4或5次4. 术前20min 1%丁卡因点眼3或4滴手术操作要点】1. 常规消毒铺巾,用0.5%苯扎溴铵溶液结膜囊冲洗消毒2. 下睑结膜浸润麻醉,而后注射针头指向眶下缘内侧面,缓缓刺入眶下脂肪囊内后注入局麻药3. 在距睑缘3~5mm用亚甲蓝标出切口0.5~1.0cm长4. 睑结膜下穹隆放置睑板垫保护眼球5. 翻开下睑切口线后两侧放置湿棉片以保护切口两侧结膜6. 调整激光功能及距离7. 激光切割开结膜及结膜下组织8. 蚊式钳钝性剥离至眶隔,眶脂疝出9. 分内、中、外2团,分别用激光分数块将眶内脂肪切除10.术毕用眼科镊提拉结膜切缘使眶隔组织复位11.局部点0.25%氯霉素眼药水数滴术后处理】0.25%率美术眼药水点眼,4/d连用3d,口服抗生素并发症】1. 血肿2. 感染3. 双侧去除眶脂量不等,局部不平整三、 上睑下垂矫正术【上睑下垂程度测定】1. 轻度下垂 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下垂1~2mm2. 中度下垂 上睑缘遮盖瞳孔上1/3,下垂3~4mm3. 重度下垂 上睑缘下落到瞳孔中央水平线,下垂4mm以上。
其他功能测定】1. 额肌肌力测定2. 提上睑肌肌力测定3. 上直肌功能测定力弱者术后易发生暴露性角膜炎4. 排除“重症肌无力”和“下颌瞬目综合症”主要并发症】1. 血肿2. 矫正不足3. 矫正过度4. 睑闭合不全5. 睑内翻到睫6. 穹窿部结膜脱垂7. 睑缘弧度不佳8. 睑外翻9. 暴露性角膜炎提上睑肌缩短上睑下垂矫正术【适应证】提上睑肌功能障碍,轻中度上睑下垂,提上睑肌动度在5mm以上的就医者手术操作要点】1. 常见消毒铺巾2. 局部浸润麻醉3. 沿设计重睑线切开上睑全层皮肤,切除切口投影下的一条眼轮匝肌,深达上睑睑板及及肌筋膜浅层4. 暴露睑板全长及其上缘提上睑肌附着处,在提上睑肌与睑结膜之间注入生理盐水1.0ml,在睑板浅层沿皮肤切口弧形切断提上睑肌腱膜1.5~2.0cm,于切口内、外两侧分别向上剪开1.0~1.5cm‘形成一肌瓣,将其向睑缘迁移8~12mm用5-0或6-0缝线固定睑板千元4~5针剪除多余上睑肌5. 缩短提上睑肌,一般没矫正1mm上睑下垂,须缩短4~6mm以上的提上睑肌6. 按切开法重睑术式缝合皮肤7. 加压包扎,【术后处理】术后48h解除加压包扎并更换敷料,术后5~7d拆线。
阔筋膜悬吊上睑下垂矫正术【适应证】中、重度上睑下垂手术操作要点】1. 常规消毒铺巾2. 局部浸润麻醉3. 切取一条阔筋膜,制成悬吊用筋膜条备用4. 沿设计重睑线的内1/3和外1/3各做一个切口,深达上睑睑板5. 在眉上方做内、中、外3个2~3mm长的切口,深达额肌表面按W形悬吊法,将筋膜条通过以上5个切口,固定于上睑睑板和眉上额肌组织中6. 调整、缝合并固定悬吊筋膜条,使之张力适度,缝合皮肤切口7. 加压包扎术后处理】术后48h解除加压包扎并更换敷料,术后5~7d拆线额肌筋膜瓣悬吊术【适应证】中、重度上睑下垂,特别是提上睑肌动度小于4mm,下垂量达4mm以上的重度上睑下垂者;额肌动度在10mm以上者手术操作要点】1. 常规消毒铺巾2. 局部浸润麻醉3. 沿重睑设计线切开上睑皮肤,深达上睑睑板4. 沿重睑切口上缘皮下分离至眉上0.5~1.0cm,并横行切断额肌,在其两侧剪开1.5~2.0cm,在额肌深面分离形成额肌瓣,瓣宽1.5~2.0cm5. 成形额肌筋膜瓣隧道可沿眶隔内、眼轮匝肌后或皮下制作,剥离隧道达眉上0.5~1.0cm6. 通过隧道将额肌筋膜瓣与睑板上缘缝合固定,使睑缘在睁眼时位于角膜上2mm左右。
7. 彻底可靠地止血8. 检查无误后缝合(同重睑成形术)9. 结膜囊内涂敷多量抗生素眼膏,眉区及眼部加压包扎术后处理】术后48h解除加压包扎并更换敷料,术后5~7d拆线术后处理】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术后24h换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