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鹧鸪天-贺铸.ppt

18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607398733
  • 上传时间:2025-05-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95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鹧鸪天,贺铸,一、作者介绍,贺铸(,1052-1125,年,3,月,18,日)字方回,又名贺三愁,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长于卫州(今,河南,汲县,)北宋著名词人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宋太祖,孝惠皇后,五世族孙,,17,岁赴京,此后二十年辗各地任低级武职,抑郁不得志48,岁时改为文职,曾通判泗州、太平州,晚年定居苏州贺铸才兼文武,但秉性刚直,不肯逢迎权贵,喜论天下事因而一生屈居下僚,未尽其才一、作者介绍,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代表作为,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一,、,二,、,三,)、,捣练子,杵声齐,、,思越人,、,行路难,小梅花,、,凌歊,控沧江,、,捣练子,望书归,、,采桑子,等,其中以,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三首为最著名。

      一、作者介绍,宋代词人中,贺铸的名气虽然不及柳永、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大家那么显赫,但是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词,因为这句词,他被称为“贺梅子”有谁知道这句词吗?,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句词使他在词坛上有遮掩不住的光辉特别是他的词,英雄豪气与儿女情长并存,在两宋词坛上尤其难得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这样描述贺铸:“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尽管有英气,还是丑得挺吓人的人称“贺鬼头”贺铸文武兼备,先当武官,后改任文职贺铸是一位高产的词人,他的,东山词,今传,280,余首,在北宋仅次于苏轼(苏轼存词,340,多首)二、背景简介,贺铸长相奇丑,又因为个性耿介,得罪过不少豪门显贵,因此,他一生都只能混迹于下层官员的职务上,郁郁不得志而妻子赵氏则是他人生最亲近最钟爱的人之一贺铸夫人赵氏,勤劳贤惠,贺铸曾有,问内,诗写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夫妻俩伉俪情深而妻子赵氏则是他人生最亲近最钟爱的人之一,她的早早过世,实在是贺铸人生之一大不幸作者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阊门是苏州著名的城门,用来借指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重游故地,想起亡妻,十分怀念,写下这首悼亡词全词写得沉痛感人,成为文学史上与西晋潘岳,悼亡,、唐元稹,离思,、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并称的四大悼亡诗词。

      鹧鸪天,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三、诗词赏析,鉴赏上片,词的上片“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两句,作者是,由物及人,作者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阊门是苏州著名的城门,用来借指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当贺铸不久因事要离开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所以“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作者感怀往事“好好一起来的,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如今,重过阊门,物是人非时光永是流逝,往事不能再现,只有孤单通向无尽的永远,触景伤情,睹物思人,任是七尺男儿也会柔肠百转,相思不已,何事不同归?”作者岂会不知,只是不忍再提,命运如此安排,纵有千般不服也只能徒叹奈何这是,对上天的诘问,也是对过往的呼唤,三、诗词赏析,“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两句,揭开了诗人的无限慨叹,阊门”原指苏州的西城门,这里指代苏州何事”,即“为什么”故地重游,虽然眼前的景象还同以前一样,但在我心里,一切都已经变了我们同行而来,而你为什么不能与我一同归去呢,?,字里行间的伤感,溢于言表三、诗词赏析,“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请同学找出这一句中的意象意象,梧桐、鸳鸯,作者联想自己的处境,以这,两个意象来比喻自己,比喻贴切,感人肺腑失去妻子的日子,孑然一人,就如霜后半死梧桐,一半尤存,另一半却已干枯残败;又如双宿双栖的鸳鸯突然变得形单影只鸳鸯头上有白毛,人在失偶之后也白头了三、诗词赏析,这句巧妙运用了,双关,在这里,,“梧桐”和“鸳鸯”都是作者的化身,,“梧桐半死”、“鸳鸯失伴,”都是比喻丧失伴侣失去了人生中最可宝贵的情感归宿,等待自己的只是祸福未卜的漫漫前途,梧桐”和“鸳鸯”毕竟是无情之物,而永失所爱的作者却时刻受着思念的煎熬,时时进行对命运的思索和盘诘此中寂寞,别人又如何得知?,寂寞之情,溢于言表三、诗词赏析,鉴赏下片,上片是,由物及人,,下片则是,缘物生情,在上片,作者沉浸于对往事的缅怀,在这一片中,作者仍无法把情绪从凄清中撤回,闪映在头脑中的是更为荒寂的场景三、诗词赏析,“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请同学找出这一句的意象意象,草、露,人生就像原上草、初干的露水一样,惊鸿般短暂旧栖新垅两依依,“旧栖”,两人旧日共同居住的地方;“新垅”,新筑的坟墓昔日鹣鲽情深的夫妻,如今阴阳相隔,一个还是住在两人旧日共同居住的地方,一个却在新砌的坟墓。

      天人相隔却两情同一,三、诗词赏析,“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词末二句,是,全词的高潮,也是全词中最感人的地方旧栖”、“新垅”、“空床”、“听雨”,既善于描出眼前凄凉气氛典型环境,也抒发了寂寞痛苦深情从末句“挑灯夜补衣”的典型,细节往事描写,上,,可见妻子勤劳贤慧,对丈夫温存体贴这种既写今日寂寞痛苦,复忆过去温馨,终见夫妻感情深厚,情意令人难忘四、学习重点与难点,(一)这是首,悼亡诗,二)掌握此首词,关合生者与死者双方来抒情的特点这首词始终把生者与死者合写生者回苏州,死者已经长眠地下,物是人非;死者已去,生者备感伤感,凄凉;,阴雨连绵,长夜难眠,依稀看到妻子挑灯补衣的情景,思念无限以夫妻间体贴关怀,情感交融,温馨生活为基础四、学习重点与难点,(三)掌握这首词的,抒情方法,借事抒情,:“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借比喻抒情,:“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借景抒情,:“原上草,露初晞”,借举止抒情,:“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四、学习重点与难点,(四)掌握这首词的,比喻的含义,作者善于把一些使人捉摸不到的情感形象化,将情与景和谐地融为一体词中以,“梧桐半死”“鸳鸯失伴”等形象化的比喻,表达内心深处的亡妻之痛,,又用,草间霜露,比喻人生短促,这比直陈其事更具艺术效果。

      末三句,“旧栖”、“新垅”、“空床”、“听雨”写眼前凄凉的景状,抒发了孤寂苦闷的四、学习重点与难点,(五)掌握,反诘句,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两处运用反诘句,把情感推向高潮六)掌握,本词的典故本词运用典故有两处:,1.“,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运用,枚乘的,七发,的典故,比喻丧偶之痛;,2.“,原上草,露初晞”运用,乐府古辞的典故,比喻人生短促,如草上的露水小结,贺铸的这首,鹧鸪天,词内隐、惜墨如金、潜沉曲致于平静的笔端之下饱含对妻子的深情词作,由物及人,缘物生情,,由“阊门”之存想到爱妻之失,南窗雨让人饱尝淋雨之苦与孤寂凄凉,也让人怅然于挑灯补衣恩爱体贴之一去不返,极曲致地传达出对妻子的挚爱正体现了贺铸词作,“兼有婉约、豪放之长,各极其妙,并皆深于情而工于语”,的风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