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doc
20页新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习的可能性,易于让人接受B.从鲁肃的由衷赞叹和结友举动,可见他坦诚、率直、敬才爱才C.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D.孙权劝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答案】 (1)经过;擦拭;对朋友辈的敬称(2)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②只是应该广泛(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3)C 【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过”是“经过”;“刮”这里是“擦拭”的意思 (2)本题①句中的“辞(推托,托辞)、以(用)”两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耳(罢了)”几个词是赋分点 (3)文章叙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是从侧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不是正面描写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⑴① 经过 ;② 擦拭 ;③ 对朋友辈的敬称 ⑵ 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②只是应该广泛(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⑶ C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⑵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临河干 ________②求石兽________③转转不已 ________④盖石性坚重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 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4)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 (1)水边,河岸;寻找;不停止;因为(2)①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
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3)D(4)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干”:水边,河岸盖”:因为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棹”:划着曳”:拖着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但”:只臆断”:主观判断欤”:吗3)D项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说法错误,文章第二段中关于讲学家重在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他的看法,而没有写到他的具体行为4)因为讲学家是据理臆断,根据自己的常理做出判断,而老河兵则是根据多年的观察勘测而得之的经验学者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而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这也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只根据一点浅显的道理就做出判断,要根据实际做出勘察,调查再下结论这也是老河兵自信的原因故答案为:⑴水边,河岸;寻找;不停止;因为⑵ ①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
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⑶D⑷ 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点评】⑴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⑵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⑶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关的语段、语句,进行仔细比对,特别注意一些细节⑷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出选段的主要内容,再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回答参考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3.阅读《卖油翁》前后两个不同的版本,完成下列小题 (甲)卖油翁 往时陈尧咨以射艺自高尝射于家圃,有一卖油翁释担而看,射多中。
陈问:“尔知射乎?吾射精乎?”翁对曰:“无他能,但手熟尔陈忿然说:“汝何敢轻吾射!”翁曰:“不然,以吾酌油可知也①乃取一葫芦设于地上置一钱以勺酌油沥钱眼中入葫芦钱不湿曰:“此无它,亦熟耳陈笑而释之选自欧阳修《笔说》)(乙)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②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线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欧阳修《归田录》有删节)(1)下列成语中与“陈笑而释之”的“释”意思相同的是( ) A.涣然冰释B.如释重负C.团疑莫释(2)用“/”给文中画线句①断句限断四处) 乃 取 一 葫 芦 设 于 地 上 置 一 钱 以 勺 酌 油 沥 钱 眼 中 入 葫 芦 钱 不 湿3)细读(甲)(乙)两文,你会发现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对这个故事做了不少改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解析 ①他将“________”这一动词改为“________”,然后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表情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不愠不火、不卑不亢、以技能立世的劳动者形象,还包含了对陈尧咨“自矜”的不以为然。
用语生动细致,文学色彩陡然增加 ②追求“简洁准确”也是他的主要文风,在对“陈尧咨酌油”这一情节修改时,表现得尤为突出请就画线的①②句加以解析说明答案】 (1)B(2)乃取一葫芦设于地/上置一钱/以勺酌油/沥钱眼中入葫芦/钱不湿3)看;立;睨之;微颔;将“设于地”改为“置于地”,动作更准确,因为娴熟而更随意;将“上置一钱”改为“以钱覆其口”,明确点出铜钱的位置,更准确;酌油时,作者在“以勺酌油”前加“徐”,这样不但多了个酌油过程和时间感,也表现了卖油翁酌油时的从容之态,更准确地表现了人物形象;将“沥钱眼中入葫芦,钱不湿”,改为“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简洁之中更显精当,因为前面已说钱是放在葫芦口上,油从钱孔入,自然是进入葫芦中了,不必在赘述“入葫芦” 【解析】【分析】(1)“陈笑而释之”的“释”解释为:放下;A.“释”解释为:消除;B.“释”解释为:放下;C.“释”解释为:解开;故选B2)句子翻译为:于是拿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