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上册《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件 新人教版.ppt
23页身边的化学物质酸碱盐(化学肥料)空气和氧气水和氢气碳和碳的化合物溶液金属及合金1.碳和碳的化合物C60分子构成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刻刀、钻头、装饰品等电极、铅笔芯、石墨炸弹等金刚石重要的物理性质用途石墨重要的物理性质用途1.碳的单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为什么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有差异?最软的矿物之一 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将石墨加工成金刚石的过程属于什么变化?化学变化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的完全燃烧碳的不完全燃烧C+O2=CO2点燃2C+O2=2CO点燃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C+2CuO=2Cu+CO2高温C+CO2=2CO高温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作碳素墨水等作燃料冶炼金属3.燃料炭黑活性炭木炭焦炭吸附剂:防毒面具滤毒罐、红糖脱色、净水等冶炼金属制造颜料、墨水等含碳的物质4.2.碳的氧化物COCO25.有剧毒无毒,但高浓度下能使人窒息不与碱溶液反应一般不与水反应CO2+H2O=H2CO3无可燃性,一般也不能支持燃烧固体被称为“干冰”难溶于水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密度比空气大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CO2+Ca(OH)2=CaCO3 +H2OCO2+2NaOH=Na2CO3+H2O燃料、冶炼金属等灭火、饮料、化工原料、气体肥料、固体可做制冷剂等有一定的氧化性C+CO2=2CO高温有可燃性,但不能支持燃烧2CO+O2=2CO2点燃有还原性CO+CuO=Cu+CO2色味态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 )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毒性与碱溶液反应与水反应氧化性或还原性可燃性或是否支持燃烧其他溶解性密度用途CO与CO2的比较6.为什么CO与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确有很大差异?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CO与CO2如何相互转化?+O2(或CuO)CO CO2+CCO与CO2如何鉴别?1.澄清石灰水 2.燃着的木条3.紫色石蕊试液 4.灼热的氧化铜等7.如何除去CO混有的CO2?如何除去CO2 混有的CO ?CO2+2NaOH=Na2CO3+H2OCO+CuO=Cu+CO2CO2与CO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CO2过多会形成温室效应 CO是污染空气的三大有害气体之一,会污染空气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处理方法收集气球收集,然后燃烧处理排水法收集直接燃烧掉通到酒精灯上燃烧8.温馨提示由于不纯的一氧化碳使用时存在爆炸的危险,所以一氧化碳在使用之前一定要验纯由于一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十分接近,而且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一氧化碳一般不用排空气法收集,只用排水法收集在选择燃料时要考虑物质本身的热值、产物是否有污染、成本等诸多因素9.vH2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水。
vCO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生成二氧化碳vCH4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如何鉴别 H2、CO、CH4?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H2、CO、CH4三种可燃性气体的比较10.还原剂状态物质类别毒性可燃性还原性气体固体气体单质单质氧化物无无有剧毒有,且产物唯一有,产物随氧气的多少不同有,且产物唯一一般只与金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反应条件为加热或高温能与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发生置换或化合反应,条件均为高温一般只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条件为加热或高温,不属于置换反应类型氢气碳一氧化碳三种常用还原剂的比较11.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收集 一般只用向上排空气法检验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装置CO2的制法CaCO3=CaO+CO2高温CaCO3+2HCl=CaCl2+H2O+CO2固液不加热型验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12.O2、H2、CO2的实验室制法比较验满检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原理药品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无法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用澄清石灰水点燃后检查产物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一般只用向上排气法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固液不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或固体加热型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Zn和稀硫酸H2O2、MnO2或KClO3、MnO2或KMnO4 CO2 H2 O2Zn+H2SO4=ZnSO4+H2 CaCO3+2HCl=CaCl2+H2O+CO22H2O2=2H2O+O22KClO3=2KCl+O22KMnO4=K2MnO4+MnO2+O2MnO2MnO213.3.碳酸及碳酸盐碳酸(H2CO3):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作碳酸饮料碳酸钙(CaCO3):建筑材料,工业制取生石灰的原料,实 验室制CO2的原料,可做补钙剂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苏打,水溶液显碱性,能 做洗涤剂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醅制糕点的发酵粉 主要成分之一,可治疗胃酸过多CO32-的检验:取样,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14.定义分类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天然纤维(羊毛、棉花等)天然橡胶塑料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合成纤维 涤纶、锦纶、腈纶等合成橡胶白色污染含碳的化合物 (CH4,C2H5OH,CH3COOH等)注意: 像CO、CO2、碳酸、碳酸盐(CaCO3)等,虽然含碳元素,但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糖类(淀粉)、油脂等包装袋、雨衣电木插座4、有机物材料的鉴别棉花、羊毛与涤纶的鉴别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的鉴别污染物防治废弃塑料注意:营养物质还包括维生素、水和无机盐15. 1、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 C、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D、焚烧塑料 想一想D16.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变化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 (所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试图通过观察现象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装置操作方法实验现象B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C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D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E将胶头滴管中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烧瓶试管内的液面明显上升 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烧瓶中 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内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烧瓶内形成喷泉 A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试管内的液面略有上升17.3、二氧化碳在化学家的眼里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可以像发生光合作用那样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所需要的产物。
二氧化碳可以为化工合成提供足够的碳元素,既可以减少化工产业对煤和石油的消耗,又可以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1)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葡萄糖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镁条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而且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通过该反应我们可以发现二氧化碳 (“能”或“不能”)用来扑灭像K、Ca、Na、Mg等活泼金属的火灾不能叶绿体6CO2+6H2OC6H12O6+6O2 光照2MgO+C2Mg+CO2点燃18.稀盐酸固体紫色石蕊试液黑色固体黑色固体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无水硫酸铜粉末ACGBEDF4、已知A装置中的固体是石灰石或锌或二者的混合物,将A中产生的气体进行下列实验,产生的现象如下:B中紫色石蕊变红,C中黑色固体减少,D、G中石灰水变浑浊,E中黑色固体变红,F中硫酸铜粉末变蓝,G处的尖嘴管口有蓝色火焰根据以上现象回答问题:(1)A中产生的气体中一定有 ,C装置中产生的气体是 2)小明根据F中硫酸铜粉末变蓝,推测A中产生的气体中一定有氢气,从而确定A中的固体是石灰石与锌的混合物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同意请说明这样判断的理由,不同意请说明原因并对实验加以改进以得到小明的结论。
CO2CO不同意,因为使硫酸铜变蓝的水可能是气体经过A、B、D装置后带出的水分,为了能得到小明的结论,可以在装置D和E之间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19.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5、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填2种): ; 6、为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同时气候变化也可能改变海洋环流,把海底的二氧化碳又带回海面,另外把二氧化碳压入海底所消耗的能源可能会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 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 ,原因是 。
开发新能源 减少矿石燃料的使用或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释放 CO2+H2O=H2CO3 大 深海中,压强大,温度低 20.7、 X、Y、Z是3种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它们所含的元素都不超过3种其中Y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Z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燃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回答:(1)写出上述物质的化学式X_ Y_ Z_W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X+Y W氧气YZ发酵太阳光叶绿素点燃H2OCO2C2H5OHC2H5OH+ 3O2 2CO2+3H2O点燃( C6H10O5) n21.22.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