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新闻节目在我国的新发展以凤凰中文台倾倾百老汇为例.doc
3页2012-07-13################2012-07-13########2012-07-13########“说新闻”节目在我国的新发展 —以凤凰中文台 《倾倾百老汇》 为例■王志达【摘要】 从 1998 年凤凰卫视推出国内第一档“说新闻”节目 《凤凰早班车》 以 来,“说新闻”在我国已经走过了近十四个年头 2011 年 1 月 1 日, 凤凰中文台新节 目 《倾倾百老汇》 开播, 开创了用娱乐精神说时政的新范式, 将脱口秀和“说新闻” 结合起来, 也是我国“说新闻”节目形态的一次重要发展 【关键词】 脱口秀 说新闻 新发展 《倾倾百老汇》从 1998 年凤凰卫视推出国内第一档 “说新闻”节目 《凤凰早班车》 以来“说 新闻”在我国已经走过了近十四个年头 期间, 大陆的电视媒体, 甚至广播媒体对 “说新闻”这一全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 式, 经历了从追捧、 效仿到深入认知、 全面 反思的过程, 学界更是对“说新闻”发出 了要冷静对待, 视情况合理利用的有益忠 告那么,在学界和业界的共同思考下, “说新闻” 在我国有了怎样的变化呢? 本 文将以凤凰中文台在 2011 年 1 月开播的 一档名为 《倾倾百老汇》的脱口秀类“说新闻”节目为例, 对我国“说新闻”节目 的新发展做简要剖析。
一、 以往“说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1998年凤凰卫视推出的陈鲁豫主持 的 《凤凰早班车》 开创了国内“说新闻” 节目的先河, 她以轻松幽默的话语, 平易 近人的口吻, 在早间时段向观众送出各种 资讯, 为受众提供了一套让人耳目一新的 “新闻表达式” 从那以后, 内地的电视媒 体便齐刷刷地办起了自己的“说新闻”节节目策划者工作的关键词 然而, 这种盲目的追捧不久便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说新闻” 最让人诟病的是新 闻的过度娱乐化 新闻的过度娱乐化会让 节目变得肤浅和狭隘, 甚至失去客观和公 正 其次, 节目策划者和主持人对“说新 闻”理解有偏差 主持人应该成为“说新 闻”节目的精神领袖、 内核、 主干 而内地 的一些“说新闻”节目却认为, 只要编辑 把稿件写好, 任何一个主持人采用说的形 式表达出来, 口语化一些, 就算是完成了 任务 这导致的后果是, 节目不伦不类, 图 有形式, 没有内涵和看点 第三, 主持人水 平有限 以美国为例 美国最有名的电视 新闻节目 《60 分钟》 , 主持人平均年龄 60 岁以上,他们都有着丰富的一线采访、 编 辑经验, 并且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 文化内涵。
①又如国内比较有名的主持人 如白岩松、柴静等, 他们也都是先从记者 做起,随后才坐到镜头面前与观众交流的 而早期内地“说新闻”节目的主持人 大都是年轻的俊男靓女,虽然科班出身,解, 只是按照编辑写好的稿件, 做了“替编辑说话”的工作, 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 悟 这样, 主持人就成了空架子, 本应该建 立起来的亲切感也荡然无存了二、 从《倾倾百老汇》看我国“说新 闻”节目的新发展《倾倾百老汇》 是由凤凰卫视全新打 造的周末新闻杂谈节目, 通过主持人现场 脱口秀的形式来演绎各类资讯②首播时 间是 2011 年 1 月 1 日, 每周一期, 每期约35 分钟 主持人是来自内地的尉迟琳嘉1、 软硬兼施, 不回避严肃的时政新闻 以往的“说新闻”节目在选材上都侧 重于软新闻, 如家庭矛盾、 财产纠纷甚至 暴力、色情等内容, 即使有少量的时政类 新闻,也极度软化,“挑拣”其中可以挖掘 到的新奇部分来说加上主持人水平有 限,因此对新闻的评价往往肤浅无味, 舆论引导功能苍白无力过多的立足本地, 亲近性有余而影响力不足; 软新闻太多导 致趣味性有余而新闻性、权威性不足 而《倾倾百老汇》 不同 它定位于国际化的目, 尤其是各地方台更是趋之若鹜。
一时但并没有丰富的一线采访、编辑经验, 因媒体视角,穿梭于全球各地社会民生、 政 2012-0间7, 平-民1化3、 个#性#化#、 娱#乐#化#也#成#为#了#新#闻###此#,他#们2对0新1闻2事-件0通7常-没1有3深#入#的了###经#花#絮#、2文0化1动2态、-娱0乐7八-卦1等3各#类资#讯######之间③因此不难看出《倾倾百老汇》 最大的优势之一是依托了凤凰卫视的权威 性和强大的影响力 同时, 涉猎广泛, 不仅 有软新闻, 而且不回避政治、 经济等内容 例如, 今年 3 月份, 日本发生 9.0 级大地 震后《倾倾百老汇》 对这一重大新闻事 件做了大篇幅的连续报道, 既有抗震救灾 中的花絮,也有涉及国际关系的议题 又 如今年的利比亚战争, 该节目同样给予了 高度关注《倾倾百老汇》 的主持人用机 智、 幽默、 易懂的语言, 丰富的面部和肢体 语言, 较轻松地的理清了各方关系, 呈现了利比亚当前局势, 既达到了“说新闻” 通俗易懂的效果, 又保持了对硬新闻的尊 重, 避免了调侃和肤浅2、 脱口秀类说新闻节目, 三大板块让 “新闻”变“资讯”《倾倾百老汇》 具有双重身份, 它是 一档“说新闻”节目的同时, 又属于脱口 秀节目的范畴。
脱口秀 (Talk Show )通常 被认为是一种电视谈话类节目, 最早起源 于美国 随着时代的发展, 脱口秀也出现 了不同的形式,节目中可以有嘉宾和观 众, 也可以没有; 既可以是一名主持人, 也 可以是两名或者多名 《倾倾百老汇》 则 属于没有嘉宾和观众且只有一位主持人 的脱口秀节目 脱口秀在出现之初主要针 对社会热点发表各种评论, 后来逐渐娱乐 化,④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较为明显 虽然2010 年春节期间播出的 《壹周立波秀》一炮打红, 为我国脱口秀节目注入了新鲜 血液, 但该节目更多的是周立波本人对社 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和评价, 权威性也大打 折扣 而且, 《壹周立波秀》 的播出时间不 固定, 没有可持续的发展规划, 也使得节目的影响力不能持续 《倾倾百老汇》 则 不同, 作为一档脱口秀节目, 不但有固定 的播出时间,而且有强大的节目制作团 队, 以及标准完善的配置—从策划人员 到专业的主持人, 从幕后工作场地到固定 专用的演播室 它依托凤凰卫视的权威性 和国际影响力, 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 路 而作为一档“说新闻”节目, 它又不失 对当前重大新闻、 国际局势、 国家政策的 正确把握, 可以说, 《倾倾百老汇》 对时事 的评价不仅仅体现了主持人的个人素养,还体现了凤凰台的立台准则。
同时, 作为脱口秀和说新闻节目的完美结合, 它的三 个板块——“百里挑一”“不老传说”、 “汇声汇色”,又让节目摆脱了纯粹新闻 内容的单一性, 让新闻节目摇身一变成为 了一档资讯节目《倾倾百老汇》 的第一 个板块 “百里挑一”, 是解读近期发生的 某一重大新闻事件这符合作为 “说新 闻”节目的本质特征, 突出了新闻的重要 地位 在第二个板块“不老传说”中, 主持 人解密历史或神秘事件, 并与当前新闻热点相联系, 把新旧资讯整合起来, 挖掘出 曾被人忽略的细节或新鲜观点 例如在今 年 4 月 10 日的节目中,主持人从东晋晋 惠帝年间的灾荒说起, 联系到当今世界范 围内的粮食短缺, 又由“马尔萨斯诅咒” 说到康乾盛世再到绿色革命, 由世界各地 蜜蜂的大量死亡说到美国的生物乙醇计划再到如今高粮价时代的到来, 主持人谈 古论今, 点与点之间衔接紧密, 毫不突兀, 给人以警示和思考 第三个板块“汇声汇 色”, 是主持人通过独特的脱口秀风格把 国内外大量热门、有趣的资讯串联起来, 巧妙地予以解读 在这一板块, 极具个性 的主持人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 恰当得体 的肢体语言,再配上合适的音乐甚至图 片、视频资料, 将脱口秀和“说新闻”这一 形式的结合演绎得淋漓尽致, 找到了资讯 内容新闻价值和娱乐价值的平衡点, 二者 兼顾,才最终达到了该节目的宗旨: 为您 打开资讯与资讯之间的秘密空间。
⑤3、 由大众传播变人际传播, 主持人是 核心, 个性突出 所谓人际传播, 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 的信息传播活动, 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 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它是社 会生活中最直观、 最常见、 最丰富的传播现 象 在人际传播中, 传播者和受传者传递和 接受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语言、 表情、 眼 神、 动作等都能够成为人际传播的途径, 并 且双向性强, 互动频度高⑥更为重要的一 点是, 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具有更容易被 接受的亲和力, 说者和听者地位平等, 心理 贴近, 交流感强⑦《倾倾百老汇》 的节目主 持人尉迟琳嘉具有丰富的电视脱口秀主 持经验, 风格清新活泼, 语言机智幽默, 并且具有国际风范的外形特征, 节目中主持人如同与观众进行一对一的交谈 在该节 目中, 从监制, 到主编再到主持人自身都真 正参与了每一期节目的策划, 从内容的选 择到串词的撰写与修改都有主持人的一 份汗水 可以说, 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理解深 刻, 有感而发, 因此由自己写出的稿件再由 自己表现出来, 才能真正打动人, 深入人 心, 这也是该节目在播出的短期内就获得 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娱乐化作为一种电视文化现象越来 越引发人们的关注, 这既符合电视媒介娱乐的本质特征, 也是现阶段政治、 经济、 文 化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⑧《倾倾百老汇》 对“说新闻”节目最大的 贡献, 就在于它开创了一种用娱乐的精神 讲时政新闻的新风格 但它又避免了新闻 过度娱乐化, 大量的时政类新闻满足了人 们的需求, 加之主持人的个性突出, 收放 自如, 与节目特色吻合, 从而给受众呈现 了一场脱口秀类说新闻的盛宴 希望 《倾 倾百老汇》 的这种尝试能够给其他相同 类型的节目提供经验和借鉴,让 “说新 闻”节目在我国真正走上一条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参考文献 ①王洋、 杨扬, 《“说新闻”的可持续发 展之路》 [J]. 《新闻爱好者》 ,2011 (1): 14 ②百度百科 : http://baike.baidu. com/view/5048971.htm ③ ⑤ 凤 凰 网 : http://phtv.ifeng. com/program/blh/ ④高贵武、 邓燕玲, 《“脱口秀”的拓 展空间与新闻信息的另类消费——“壹 周立波秀”高收视率的缘由与启示》 [J]. 《新闻与写作》 ,2010 (1):123 ⑥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M]. 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1999:73—85 ⑦彭影、 刘晓丽, 《“说新闻”电视节 目形态发展及操作》 ,[J]. 《宿州师专学 报》 ,2004(3):9 ⑧孙宝国: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 学》 ,[M].新华出版社,2009:6 (作者: 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 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 责编: 周蕾2704122-0101年7第-81期3###########2012-07-13###2012-07-13########Your request could not be processed because of a configuration error: “Could not connect to LDAP server.“For assistance, contact your network support t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