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1].ppt
24页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一、教学内容• 关于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与影响,最早是由英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学说基础上,从生产成本方面提出的,其包括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与比较优势学说(comparative advantage)这又被人们称为古典贸易理论从本质上讲,古典贸易理论是是从生产技术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的只不过,在古典生产函数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因此,生产技术差异就具体化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差异就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起因 国际经济学[1]教学重点•1. 比较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2. 理解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内容3. 了解古典贸易理论的评价国际经济学[1]补充: 重商主义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内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 ;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
即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国际经济学[1]第一节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一、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 古典贸易理论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其理论一般被后人称为“绝对优势说 ”所谓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绝对优势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该国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则具有劣势 国际经济学[1]基本观点内容:各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 ,各国应该将其资源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地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政策主张:国际贸易的利益是“非零和”因此,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一切限制贸易自由化的措施都会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并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福利。
国际经济学[1]1. 假设条件 •(1) 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2) 生产过程中唯一形成成本的就是劳动;(3) 生产要素在两个国家之间不流动,但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可以自由流动;(4) 两个国家的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5) 当资源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时,机会成本不变;(6) 不存在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 ,而且产品在各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7) 生产和交换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 国际经济学[1]2. 绝对优势说的内容•(1) 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原因是同种产品在各国之间存在价格差;(2) 开放条件下,实现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国际贸易的方向是一国出口其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进口其劳动生产力较低的 产品;(3) 国际交换以开放条件下的均衡价格为基础,其确定的原则是国际比价要处于封闭条件下两国国内价格之间;(4) 贸易利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进口商品比封闭条件下更便宜,二是出口商品比在封闭条件下的价格贵• 国际经济学[1] 一个例子 从表1.1可以看出英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量)为8(120/15),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为20(100/5);美国生产小麦和布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2和10,英国在布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英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布,而美国应把全部生产要素都用于生产小麦 小小 麦麦布布劳动投劳动投入量入量产出量产出量劳动投劳动投入量入量产出量产出量英英 国国151205100美美 国国1012010100表表1-11-1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国际经济学[1]从表从表1.2可以看出,进可以看出,进行国际分工之后,整行国际分工之后,整个世界小麦的产出量个世界小麦的产出量仍是仍是240,没有变化,,没有变化,但是布的产量增加到但是布的产量增加到400,比分工前增加,比分工前增加了了200个单位这说个单位这说明,国际分工使两国明,国际分工使两国的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 小小 麦麦布布劳动投劳动投入量入量产出量产出量劳动投劳动投入量入量产出量产出量英英 国国0020400美美 国国2024000表表1-2 1-2 国际分工后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国际分工后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国际经济学[1]假定英国用假定英国用200单位布与美单位布与美国国120单位小麦进行交换,单位小麦进行交换,交换的结果如表交换的结果如表1.3所示。
所示与没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与没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相比,进行国际分工和易相比,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之后,英国和美国际贸易之后,英国和美国各增加了国各增加了100单位布的消单位布的消费量这说明贸易双方开费量这说明贸易双方开展国际贸易后,两国都从展国际贸易后,两国都从中得到了利益中得到了利益 小麦消费量小麦消费量布的消费量布的消费量英英 国国120200美美 国国120200表1.3 国际贸易后各国的消费量 国际经济学[1]3.绝对优势论的特点和局限性 •(1)亚当•斯密有力地抨击了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这一概念,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他认为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 上存在绝对差异3)亚当•斯密的论述虽然精辟,但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它不能解释现实中所有国家之间国际 贸易的基础,特别是当一个国家在所有部门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话,上述分析就无法解释这一种情况 国际经济学[1]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一、 基本概念所谓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还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表示,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用公式表示则可写成: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只有比较劣势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只有比较劣势 国际经济学[1]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模型• 李嘉图模型的假设: (1)生产素只有劳动一种; (2)劳动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 (3)劳动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4)规模收益不变; (5)商品和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6)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它交易费用 (7)两国的生产函数不相同; (8)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 另外,我们仍然以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为考察对象,有时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称这一模型为2×2×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国际经济学[1]核心内容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即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也就是中国古训所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国际经济学[1] 一个例子 从表从表1.41.4可以看出,中国可以看出,中国在小麦和布上的劳动生产率在小麦和布上的劳动生产率与美国相比均处于绝对劣势与美国相比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但中国在小麦上的劳地位,但中国在小麦上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41/4,而布,而布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的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21/2,,相比之下,中国布的绝对劣相比之下,中国布的绝对劣势要小一些,即具有比较优势要小一些,即具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美国在小麦势;另一方面,美国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和布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由于小麦的绝对优势势,但由于小麦的绝对优势比布的绝对优势要大,因此,比布的绝对优势要大,因此,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中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专门生产布,美国应专国应专门生产布,美国应专门生产小麦门生产小麦 小小 麦麦布布劳动劳动投入投入量量产出产出量量劳动劳动生产生产率率劳动劳动投入投入量量产出产出量量劳动劳动生产生产率率美美 国国10120121010010中中 国国401203201005表1.4 国际分工前各国的产出和劳动生产率 国际经济学[1]按照比较优势进行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之后,两国的分工之后,两国的总产出都会有所增总产出都会有所增加。
增加情况如表加增加情况如表1.61.6所示进行国所示进行国际分工后,世界布际分工后,世界布的产量由的产量由200200增加增加到到300300,增加了,增加了100100单位 小小 麦麦布布劳动劳动投入投入量量产出产出量量劳动劳动生产生产率率劳动劳动投入投入量量产出产出量量劳动劳动生产生产率率美美 国国2024012000中中 国国000603005表1.6 国际分工后各国的劳动投入和产出 国际经济学[1] 如果假定美国以如果假定美国以120120单位单位小麦与中国小麦与中国150150单位布进行交单位布进行交换,交换后两国布的消费水换,交换后两国布的消费水平比国际分工前都增加了平比国际分工前都增加了5050单位,小麦的产出水平和消单位,小麦的产出水平和消费水平没有变化,由此可见,费水平没有变化,由此可见,即使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即使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双方仍然可以通过开展下,双方仍然可以通过开展国际贸易获得利益因此,国际贸易获得利益因此,不仅美、英等发达国家之间不仅美、英等发达国家之间可以开展自由贸易,美国和可以开展自由贸易,美国和中国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中国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以开展自由贸易。
家之间也可以开展自由贸易 小小 麦麦布布美美 国国120150中中 国国120150表1.5 国际贸易后各国产量分配 国际经济学[1]三、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图示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各国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其斜率代表各国的生产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如图形 EAEBOYXA’ABB’••国际经济学[1](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1.由于两国的消费者偏好完全相同,所以A、B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形状相同在封闭条件下,两国的相对价格由各自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决定 2.在均衡状态下,A国的相对价格记为B国的相对价格记为国际经济学[1]接上•假设A国在生产X产品上有优势,则在封闭条件下有:–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反映了比较优势所在;–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完全是由劳动生产率差异造成的,因此,国际贸易完全是因两国劳动生产率差异而产生的国际经济学[1]贸易后的一般均衡XYA"AOA'EAEu' Iu'Iu封闭经济均衡封闭经济均衡开放经济均衡开放经济均衡pw国际经济学[1]第三第三节 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的的验证与与评价价•一、一、对李嘉李嘉图贸易理易理论的的实证• 1..迈克道格克道格尔((.MacDugall))对李嘉李嘉图贸易易理理论的的实证检验 对古典贸易理论进行检验最具代表性的是迈 对古典贸易理论进行检验最具代表性的是迈克道格尔的研究。
迈克道格尔的实证研究以克道格尔的研究迈克道格尔的实证研究以1937年为例,考察了美国与英国各行业的出口绩效与年为例,考察了美国与英国各行业的出口绩效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他的假设检验可表述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他的假设检验可表述为:对于美国劳动生产率(根据工资差异加以调整后对于美国劳动生产率(根据工资差异加以调整后的)相对高于英国的产业而言,美国在这些行业的)相对高于英国的产业而言,美国在这些行业的出口也应相对高于英国这些行业的出口结果的出口也应相对高于英国这些行业的出口结果在他所讨论的在他所讨论的25个部门中,有个部门中,有20个部门服从假设个部门服从假设检验国际经济学[1]2..继迈克道格克道格尔的研究思路,后来的的研究思路,后来的经济学家又学家又进行了一些行了一些检验分析•如斯特恩(如斯特恩(Robert Stern)比较了)比较了1950年和年和1959年两个年份,美、英两国的劳动生产率与出口绩年两个年份,美、英两国的劳动生产率与出口绩效之间的关系效之间的关系 根据他的实证分析,在根据他的实证分析,在1950年,年,所观察的所观察的39个部门中,有个部门中,有33个部门支持假设检验,个部门支持假设检验,但到了但到了1959年,这一关系有所削弱。
年,这一关系有所削弱 上述两项研究成果为古典贸易理论提供了有 上述两项研究成果为古典贸易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还不能说古典贸易理论具有广泛适力的证据但还不能说古典贸易理论具有广泛适用性国际经济学[1]二、李嘉二、李嘉图贸易理易理论的的问题 •1.古典.古典贸易理易理论的的实证问题 ( (1)这些实证分析还过于简单化,不具有普遍意义;)这些实证分析还过于简单化,不具有普遍意义; ( (2)这些研究结果虽然与古典贸易理论所预计的情)这些研究结果虽然与古典贸易理论所预计的情况比较接近,但并不排与其它贸易理论也有一致的地方况比较接近,但并不排与其它贸易理论也有一致的地方2.李嘉.李嘉图贸易理易理论本身的不足本身的不足 ( (1)李嘉图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李嘉图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差异的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差异的原因;原因; ( (2)李嘉图的理论有一条重要的结论是:各国根据)李嘉图的理论有一条重要的结论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但这一点与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但这一点与现实有较大的出入,现实中,恐怕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现实有较大的出入,现实中,恐怕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一般来说,各国大都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一般来说,各国大都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国际经济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