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及赏析.docx
3页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及赏析唐代:岑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译文 五月的火焰山行人稀有,看着您骑马迅疾如飞鸟都护军营在太白星西边,一声号角就把胡天惊晓 解释 ⑴武威:即凉州,今甘肃武威判官:官职名,为地方长官的僚属碛西:即沙漠之西,指安西行军:指出征的军队⑵火山:即火焰山,在今新疆,从吐鲁番向东断续延长到鄯善县以南⑶都护行营:指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行营行营:出征时的军营太白:即金星古时认为太白是西方之星,也是西方之神⑷角:军中乐器,亦用以报时,略似今日的军号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五月,西北边疆石国太子引大食(古阿拉伯帝国)等部攻击唐境当时的武威(今属甘肃)太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将兵三十万出征反抗此诗是于武威送僚友刘判官(名单)赴军前之作,“碛西”即安西都护府 文学赏析 这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零一,是一首即兴口占而颇为别致的送行小诗首句似即景信口道来,点明刘判官赴行军的季候(“五月”)和所向。
火山”即今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海拔四、五百米,岩石多为第三纪砂岩,色红如火,气候酷热尤其时当盛夏五月,那是“火云满山凝未开,鸟飞千里不敢来”(《火山云歌送别》)的鸟且不敢飞,无怪“行人少”了所以此句还写出了火山赫赫炎威而那里正是刘判官赴军必经之地这里未写成行时,先出其路难行之悬念 接着便写刘判官过人之勇看君马去疾如鸟”,使读者如睹这样景象:烈日炎炎,黄沙莽莽,在断绝人烟的原野上,一匹飞马掠野而过,向火山扑去可见那骑者身手是何等强健非凡以鸟形容马,不仅写出其疾如飞,又通过其小,反衬出原野之壮阔本是“鸟飞千里不敢来”的火山,现在竟飞来这样一只不避烈焰的英勇的“鸟”,令人肃然起敬这就形象地歌颂了刘判官一往无前的气概全句以一个“看”字领起,赞美啧啧声如闻 “都护行营太白西初看第三句不过点明此行的目的地,说临时的行营远在太白星的西边──这固然是极言其远的夸大这样写却显得很威严,很有气派细细品尝,这主要是由于“都护行营”和“太白”二词能唤起庄重雄壮的感觉它们与当前唐军高仙芝部的军事行动有关太白”,亦称金星,古人认为它的消失在某种状况下预示敌人的败亡(“其出西失行,外国败”,见《史记·天官书》)。
明白这一点,末句含意自明 “角声一动胡天晓”这最终一句真可谓一篇之警策从字面解会,这是遥想军营之晨的情景原来是拂晓到来军营便吹号角,然而在这位奇怪诗人天真的心眼里,却是一声号角将胡天惊晓(如同号角能将兵士惊醒一样)这实在可与后来李贺“雄鸡一声天下白”的奇句媲美,显出唐军将士盘旋天地的凌云壮志联系上句“太白”消失所预兆的,这句之含蕴比字面意义远为深刻,它实际等于说:只要唐军一声号令,便可决胜,一扫如磐夜气,使西域重见光明此句不但是赋,而且含有比兴、象征之意正由于如此,这首送别诗才脱弃一般私谊范畴,而升华到更高的思想境地 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之窠臼它没有直接写惜别之情和直言对成功的祝福而只就此地与彼地情景略加夸大与想象,表达自然,比兴得体,颇能壮僚友之行色,惜别与祝捷之意也就见于言外,在送别诗中堪称独具一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