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共政策精要版.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33946850
  • 上传时间:2023-1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 共 政 策 概 论第一章导论一、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  1、 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安排  3、拉斯韦尔与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安排  4、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确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二、对全社会的利益作权威性安排   1、利益安排的动态性政府安排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安排的基础是政府选择利益和综合利益;安排的关键是落实利益1)利益选择  (2)利益综合  (3)利益安排  (4)利益落实三、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21、整体性 2、超前性 3、层次性4、多样性 5、合法性  五、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1、导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安排功能  (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样或基本一样者;  (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  (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四、公共政策分析要素  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资源、政策评价标准、政策效果、政策环境和政策信息五、政策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1、拉斯韦尔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  “政策科学”的概念,主要是由美国政治科学家H.D.拉斯韦尔提出的    3、德罗尔的工作及其杰出贡献   从1968年至1971年,他发表的《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政策科学探究》、《政策科学构想》被称为政策科学三部曲。

      提倡举办了政策科学国际培训班为政策科学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第四章一、界定问题  第一,界定问题的性质;其次,界定问题的时空范围;第三,界定问题的层次  对公共决策问题进行分析  (1)认定问题2)说明偏差3)确定缘由4)问题表述二、确定公共决策目标   1、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  (1)目标详细明确;(2)目标有效协调;(3)目标具有可操作性;(4)目标与手段的统一三、拟定决策备选方案  1、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原则  (1)多方案原则;(2)排斥性原则;(3)多要素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  2、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与创建性思维的作用  (1)方案设计的主观条件  ①对问题和目标的了解和理解程度;②信息和阅历;③学问水平;④思维灵敏;⑤考虑问题的周全性  (2)创建性思维及其在设计方案过程中的作用    创建性思维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灵感,一是联想四、决策方案设计的程序  1、资料的收集及其初步分析  (1)收集决策目标的有关资料;(2)收集此类决策问题以往解决的阅历和类似决策问题以往解决的可能途径和方法;(3)收集与该类问题有关的环境资料,尤其是方案设计过程中的环境约束性资料。

        2、决策方案的设计  其基本步骤是:(1)对所要设计的方案进行分类;(2)设计方案五、决策方案的详细内容  1、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 2、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  3、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  4、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  5、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六、决策备选方案的选择  1、决策方案的评估 (1)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①效益标准;②方案协调性标准;③方案的适应性标准;④决策方案力度标准  2、评估中运用的技术  决策方案的评估具有预料性,所以决策评估的方法多为预料性方法,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靠专家的才智和阅历进行主观打分的方法,习惯上称之为专家评估法或定性评估法;另一类是运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和推导的方法,一般称之为定量评估法七、选择决策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1、悲观原则,或称小中取大原则,由伍尔德提出  2、乐观原则,或称大中取大原则,由赫威兹提出  3、最小缺憾原则,或称大中取小原则,由萨凡奇提出八、决策方案选择的方法  1、干脆比较法;  2、综合比较法;  3、多重标准决策的方法九、决策方案选择中共识的形成  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三种:交换、劝服和强制。

      十一、决策方案的调整  1、提出调整方案  应把握以下几项原则:(1)反馈原则;(2)动态原则;(3)整体原则十二、选择调整方案   追踪决策与一般决策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回溯分析;  2、非零起点;  3、双重优化;  4、心理效应  选择调整方案要把握:①符合实际;②刚好坚决;③可行性原则第五章一、政策执行的理论  1、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实行的广泛行动  2、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须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  3、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两类内容,即(1)把政策确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状况导出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的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实力  4、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  5、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气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

        6、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供应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7、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事实上会产生冲突与冲突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二、政策执行探讨的基本模型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