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河源市细坳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1页广东省河源市细坳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一组离子是( )A.H+、Cl﹣、PO43﹣、Na+ B.H+、Fe2+、SO42﹣、NO3﹣C.K+、H+、NO3﹣、Na+ D.OH﹣、Br﹣、SO42﹣、NH4+参考答案:C【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H+、PO43﹣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共存,故A不选;B.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B不选;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选;D.OH﹣、NH4+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共存,故D不选;故选C.2. 地震过后,需及时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一些卫生专家建议使用15%的过氧乙酸(CH3COOOH,分子结构与H2O2一样都有“—O—O—”)溶液进行消毒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其水溶液有酸性 B.本身是电解质 C.不可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D.可与苯酚混合使用参考答案:AB略3. 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BCD两极材料Zn片、石墨Cu片、Ag片Zn片、Cu片Fe片、Cu片插入溶液H2SO4溶液AgNO3溶液无水乙醇稀盐酸 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锌是活泼金属,石墨能导电,锌和硫酸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A错误;B、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且铜片能自发的与AgNO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B错误;C、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是无水乙醇是非电解质,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C正确;D、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铁和稀盐酸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D错误 4.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过氧化氢的电子式:C.188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D. NaHSO4熔融电离:NaHSO4Na++H+ +SO42-参考答案:C5. 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 )A. 溴水 B. 水 C.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参考答案:B详解】A.甲烷不能使溴水褪色,乙烯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A项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B.烃类都不溶于水,所以水不能用于区别甲烷和乙烯,B项错误,符合题意;C.甲烷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可以与溴发生加成,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项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D.甲烷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可以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项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B。
6.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B.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D.胶体是纯净物,其它分散系是混合物参考答案:A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分散系中能通过滤纸的分散系为溶液、胶体,能通过半透膜的分散系是溶液,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微粒直径在1nm﹣100nm,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解答:解: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子直径大于100nm,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分散系中能通过滤纸的分散系为溶液、胶体.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本质特征,注意胶体的性质和在滤纸、半透膜中的透性来分析,较简单7. 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有关C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6 B、电子数为13 C、中子数为6 D、质量数为6参考答案:A略8. X、Y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X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一定是气态B.R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R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R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参考答案:D9. 将4.34g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中Na、Na2O和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1:1:2 C.1:2:2 D.4:3:2参考答案:D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方法1、Na、Na2O、Na2O2 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说明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等于它们反应的计量数之比,由混合气体的体积可得出氢气、氧气的物质的量.氢气来源于钠和水的反应,通过氢气可求出钠的物质的量;氧气来源于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通过氧气的物质的量可求出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乘以摩尔质量可分别求出钠、过氧化钠的质量,总重量减去钠、过氧化钠的质量就是氧化钠的质量,质量除以摩尔质量可得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用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即可;方法2、Na、Na2O、Na2O2 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说明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等于它们反应的计量数之比,氢气来源于钠和水的反应,氧气来源于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通过钠与水、过氧化钠与水、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找出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直接核对选项即可得答案.解答:解:Na、Na2O、Na2O2 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说明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等于它们反应的计量数之比,氢气来源于钠和水的反应,氧气来源于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钠与水、过氧化钠与水、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Na+2H2O=2NaOH+H2↑ 钠与氢气的关系式为2Na﹣﹣H22Na2O2+2H2O=4NaOH+O2↑ 过氧化钠与氧气的关系式为 2Na2O2﹣﹣O22H2+O22H2O 氢气和氧气的关系式为2H2﹣﹣O2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说明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等于它们反应的计量数之比,即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通过钠与氢气、过氧化钠与氧气、氢气与氧气的关系式可得钠与过氧化钠的关系式为:4Na﹣﹣2H2﹣﹣O2﹣﹣2Na2O2所以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2,A、C选项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错;B选项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所以错;D选项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2,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如果采用常规做法,计算量较大,应用公式次数较多,较容易出错,如果抓住关键字采用关系式进行分析m化繁为简,效果较好10.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过程不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用新制Cu(OH)2检验尿糖 B. 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C.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 CCl4使溴水褪色参考答案:D略11. 除了物质本身性质外,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反应的温度 B.催化剂C.反应体系的压强 D.反应物的浓度参考答案:B12.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胶体微粒不能穿过滤纸 B.有丁达尔现象 C.有导电现象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参考答案:B略13.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 mol/L K2SO4溶液中含有K+数目为 0.2NAB. 将1 mL 5 mol/L的FeCl3溶液滴入100 mL沸水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所得分散系含胶粒数为0.005NAC. 常温常压下,1.56 g Na2O2含有阴离子个数为0.02NAD. 28 g铁粉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H2数目为0.5NA参考答案:C14.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
A.Cl2+2I-==2Cl-+I2 B.稳定性:HCl>HIC.酸性:HClO4>HIO4 D.酸性:HClO3>HIO3参考答案:D15.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M为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N到MB. N上有气体放出C. M为正极,N为负极D. M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参考答案:C分析: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为负极,失去电子,即M为负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而被还原为H2,则N为正极.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应由正极(N)流向负极(M)详解: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则M为原电池的负极,石墨为正极,负极M被氧化,正极生成氢气,则A、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到负极,即从N到M,A正确;B、N为正极,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M为原电池的负极,N为正极,C错误;D、M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D正确;答案选C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中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再用铜粉和氯气制取少量CuCl2,其实验流程如下: 气体发生装置→洗气装置→洗气装置→Cl2与Cu反应装置→尾气吸收装置 A B C D E 上图中”→”表示气体流向,请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A中的化学方程式 (2)B与C所需用的仪器是 ,B中应选用的试剂是 , 其作用是 ;C中选用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3)D中反应所产生的现象是 ,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E装置中的试剂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MnO2+4HCl(淡)MnCl2+Cl2↑+2H2O (2) 洗气瓶 , 饱和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