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阅读41-50.pdf
15页1 / 15书上元夜游【原文】己卯①上元②,予③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④,曰:“良月嘉⑤夜,先生能一出乎 ?”予欣然⑥从之,步⑦城西,入僧舍,历⑧小巷,民夷杂糅⑨,屠沽纷然⑩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 已再?鼾矣放杖而笑, 孰?为得失 ?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注释】①己卯: 公元 1099 年②上元: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③予:我④过:访问⑤嘉:美妙⑥欣然:高兴的样子⑦步:走 ⑧历:经过已再鼻鼾,再:同“在”孰:哪个过:苏过,字叔党,苏轼幼子盖:大概?然:然而,但是⑨民夷杂糅:各族百姓居住在一起民夷:指汉族和当地少数人民杂糅:混杂在一起⑩屠沽纷然:生活井然有序屠沽:卖肉的人和卖酒的人, 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纷然:杂乱热闹的样子三鼓:深夜三更时分鼓:动词,击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一夜报五次韩退之钓鱼无得: 韩愈钓鱼没有钓到 韩愈《赠侯喜》诗说“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 (浅水处)”,这里借韩愈的诗句,表示不赞同其强求多得这诗也将自己一生立身行事比喻作钓鱼走海者:走到大海边的人 苏轼隐指自己, 他在海南岛, 称得上是“走海者”。
2 / 15【译文】1099 年农历正月十五,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便很高兴地听从他们,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和尚的住所,经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 家里的人闭门熟睡, 睡得很鼾甜 (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寓意】讲“得”与“失”的关系表现出作者乐观豁达情感并由此悟出一种因缘自适、随遇而安、达观的生活哲理【阅读思考】1. 问:作者夜游时见到了什么景象?答:民夷杂糅,屠沽纷然2. 问:从作者出游回家已经三更的细节中,你可以想象到什么?答:上元之夜的繁荣景象和祥和淳朴的民风,以及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3. 问:回家后,作者为什么“放杖而笑”?答:为自己“看破得失”而笑,也笑韩愈不能看破得失,不能做到随遇而安4. 问:“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说出了什么生活哲理?答:因缘自势,随遇而安,达观的生活哲理5. 问:“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答:作者借韩愈的比喻 (把人生比作钓鱼 ) ,把上元夜游的得失,推及为人生的得失同样也是没有确定的标准,流露出苏轼对人生的深刻空漠之感及其追求解脱的心理。
3 / 15伯牙与钟子期【原文】伯牙善鼓①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②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③,峨峨④兮⑤若泰山!”少选之间⑥,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⑦哉乎,洋洋⑧兮若江河!”伯牙所念⑨,钟子期必得之⑩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20”【注释】①鼓: 弹. ②志:心意,想着 . ③哉: 语气词 , 表示感叹 . ④峨峨: 高,巍峨 . ⑤兮: 语气词 , 相当于“啊” . ⑥少选之间:过了一会⑦善:语气助词,相当于“好”⑧洋洋: 广阔⑨念:心里所想的⑩得之:知道?阴:北面,山的北面卒:同“猝”,猝然,突然?操:曲调?造:奏?辄:就?穷其趣:彻底理解他的志趣?舍:放下?夫:语气助词,无义犹:犹如,好像?吾于何逃声哉?:我的心声能躲到哪里去呢?逃:逃避译文】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过了一会,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
4 / 15(有一次)他们到泰山的北面游玩,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他们在一块大岩石下停下避雨,伯牙心里感到悲伤,于是就拿出琴弹起来开始弹绵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每弹一曲,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想象的犹如我的心意,我的心声能躲到哪里去呢?”京西店老人【原文】唐韦行规,自言少时游京西,暮止店中更欲前进,店前老人方工作,谓曰:“客勿夜行,此中多盗韦曰:“某留心弧矢,无所患也行数十里,天黑,有人起草中尾之韦叱不应,连发矢中之,复不退矢尽,韦惧,奔马有顷,风雷总至韦下马,负一大树,见空中有电光相逐,如鞫杖势,渐逼树杪觉物纷纷坠其前,韦视之,乃木札也须臾,积札埋至膝韦惊惧,投弓矢,仰空中乞命拜数十,电光渐高而灭,风雷亦息韦顾大树,枝干童矣鞭驮已失,遂返前店见老人方箍桶韦意其异人,拜之,且谢有误也老人笑曰:“客勿恃弓矢,须知剑术引韦入后院,指鞍驮言:“却领取,聊相试耳又出桶板一片,昨夜之箭,悉中其上,韦请役力承事,不许,微露击剑事,韦亦得一二焉译文】唐朝有个名叫韦行规的人,曾对人叙述他年轻时游览京西的事情,傍晚时分到了一所客店,还想继续前进。
店前有个老人正在箍桶,对他说:“客官不可赶夜路,这一带盗贼很多韦行规道:“在下会弯弓射箭,没有什么担心5 / 15的于是继续前进韦行规又数十里,天已黑了,有人在草丛中跟踪他,他大声喝叱,对方不应他连射数箭,射中了,那人始终不退箭射完了,韦行规害怕了,驰马向前急奔片刻间,风雷大作,韦行规纵身下马,背靠大树站着,见空中电闪雷鸣,相互追逐,好像许多大木杖,渐近树梢感觉空中有物纷纷坠落在他面前,韦行规看看它们,却是一些木头片一会儿,木头片堆积到他的膝盖韦行规大惊战栗,抛下手中长弓,仰头向空中哀求乞命,跪拜了几十拜后,电光渐渐远去,风熄了,雷也停了韦行规看那大树,只见枝干已被削尽他马背上的鞍子和行李都已丢失,只得返回原来的客店见那老人仍在箍桶,韦行规知道遇到了异人,当即拜谢并承认错误老人笑道:“客官,不要依恃你有弓箭, 还需学点剑术 ”于是引韦行规到后院, 指着马鞍行李说: “都取回罢,刚才不过试试你而已又取出一片桶板,见昨夜所射的羽箭,全都插在板上韦行规请老人收他为徒,老人不许,但指点了一些击剑的要道,韦行规也学得了十之一二启示】《京西店老人》简述了韦行规游京西时,遇到一老人劝他别走夜路,但韦行规自恃箭术高明不听劝告,老人以高绝剑术试之,并传授他剑术一二的故事。
比喻高深莫测,身怀绝技或异能的高人隐士6 / 15贪污者不得归本家【原文】包孝肃公家训云 :“ 后世子孙仕宦①, 有犯赃滥②者, 不得放归③本家,亡殁④之后,不得葬于大茔⑤之中. 不从⑥吾志, 非吾子孙 .“ 共三十七字 .其下押字⑦又云:“ 仰⑧珙刊⑨石,竖于堂屋东壁, 以⑩诏?后世.“ 又十四字 . 珙者, 孝肃之子【注释】①仕宦:做官②赃滥:贪污③放归:罢官后回归故里④殁(m ò):死⑤大茔(yíng):祖坟⑥从:听从;顺从⑦押字:此指落款⑧仰:嘱告⑨刊:刻⑩以:用来?诏:告诉、 晓喻【译文】包孝肃公( 包拯)在家训 中说:“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的人,都不许回归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家族祖坟之中如不顺从我的心意,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 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 后落款时又写道:“嘱告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 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包家后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7 / 15曹操奸诈【原文】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至庐中人皆出现帝乃抽刃劫新妇,与绍还(xuán)出失道,堕枳棘中绍不能动,帝复大叫:“偷儿今在此。
绍惶迫自掷出,俱免魏武又尝云: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与所幸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必心动,便戮汝汝但勿言,当后相报侍者信焉,遂斩之,谋逆者挫气矣又袁绍年少时,曾夜遣人以剑掷魏武,少下不著帝揆其后来必高,因贴卧床上魏武又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辄斩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慎之后乃佯冻所幸小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耳莫敢近之注释】【尝】曾经【因】于是【庐】家【还出】按原路返回【失道】迷路【惶】惊恐的【迫】被迫【掷出】跳出【枳棘】荆棘【挫气】挫伤气焰【著】中【幸】宠幸【相】你 . 称代性副词 , 用在动词前【译文】曹操年少的时候,曾经与袁绍都是游手好闲的街头小混混看见别人在举行婚礼,就偷偷的进入新郎家中,半夜的时候大叫:“有小偷来了屋里的人全部跑出来了曹操拔出刀劫持了新娘,与袁绍按原路出去两人迷路了,不小心走进了荆棘里袁绍走不了,曹操又大叫:“小偷在这呢袁绍惊慌地跳了出来,两个人才免于被抓魏武帝又曾经说:别人要危害自己,自己一定会害怕于是对自己宠幸的人说:“你拿着刀来,我心里一定会害怕,便要杀你你别在外面说,以后我8 / 15一定会报答你 ”服侍他的人信了, 就被杀了,这使谋划杀他的人挫伤了气焰当袁绍年纪还小时,曾经在夜里派遣人用剑扔魏武帝,第一下稍微偏下了一点没打着。
魏武帝猜第二剑一定会偏高,便紧贴在床上那一剑果然偏高魏武帝又说:“我睡着后别人不能妄自接近,走近了我就会杀掉他,这不是我自觉的你们侍者应该谨慎然后故意在睡觉时蹬开被子,他所宠幸的侍者,悄悄地帮他盖好被子,于是侍者被魏武帝杀了从此没人敢接近他经典故事】为什么说曹操奸诈?1. 曹操“梦中杀人”的故事曹操生怕遭人暗算,扬言他有特异功能,谁若在他熟睡时靠近其卧榻, 他虽在梦中也能觉察到 他还对侍臣和姬妾们说: “我睡觉时不可随便靠近我,一靠近我,我便杀人,而且我自己也不知道一日,曹操佯装熟睡,故意没盖被子,一个近侍忘了曹操“梦中杀人”的话,好心去给他盖上了被子,结果此人好心未得好报,被一跃而起的曹操一剑砍死了从此,在曹操睡觉的时候,左右谁也不敢靠近其卧榻2、曹操声称自己“人欲危己,己辄心动”他私下对一个侍从说:“你暗藏刀子来到我的面前,我说我的心动,然后佯装要杀你你不要说是我安排的,就一定不会有事事后我有重赏那个倒霉的侍从信以为真,怀藏刀子靠近曹操,曹操遂大叫“心动”,令人将那个侍从拿下,果然从其怀中搜出了利刃曹操立即令将那个侍从斩首,可怜那个倒霉蛋至死不明白自己是为什么死的3 、曹操杀粮官以塞众口的故事。
在与袁绍对峙时,军中粮草已尽,曹操生怕士兵们因为吃不上饭而生变故,乃将粮官找来商量对策,粮官说:“分发粮食时可用小斛代替大斛曹操高兴地答应了但这种弄虚作假的做法肯定瞒不过将士们,军营里顿时议论纷纷,皆骂曹操骗人其实曹操何尝不知此法难以欺众?对此他早已胸有成竹他对粮官说:“我要借你的头以平众怒,9 / 15不然事情不好办遂将粮官斩首,令人挑着粮官的头在军营中示众,血淋淋的脑袋上还贴着曹操的亲笔判词:“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将军粮不足的责任推到了粮官的身上众人见曹操已经将“贪官”斩首,也就消了气4、一瓜杀三妾:曹操宴请官于水阁时盛夏,唤侍妾用玉盘进瓜妾捧盘低头以进操问:“瓜熟否?”对曰:“极熟操怒斩之坐客莫敢问故操更呼别妾进瓜群妾皆惊,内一妾聪敏,逐整容而前者操问如初,对曰:“不生操怒,复斩之再呼进瓜,无敢进者一妾名兰香,操所深昵,众妾皆逊之香乃擎盘齐眉而进操问曰:“瓜味如何?”曰:“甚甜操大呼:“速斩之!”坐客皆拜伏请罪操问:“公安坐,听诉起罪前二妾吾斩之者,久在承应,岂不知进瓜必须齐眉而捧盘耶?及答吾问,皆开口字,斩其愚也!兰香来未久,极聪慧,高捧其盘,是矣;复对以合口字,足知吾心吾用兵之人,斩之以绝其患!”5、代人捉刀。
曹操因觉自己容貌丑陋,便让美男子崔琰代替自己接见远方的使者,自己假扮侍从,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