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初探.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381213422
  • 上传时间:2023-08-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初探  【摘要】本文就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谈点初浅看法  【关键词】桑植花灯;艺术魅力;地域特色  桑植地处湖南湘西省西北部武陵山脉腹地,是一个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人民是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既各自独立地开展,又互相影响互相浸透,形成了这一地区保存至今的多元化的文化气氛,从而孕育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其中,桑植花灯就是各民族人民最受欢送的传统歌舞艺术本文就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谈点初浅看法  一、概述  桑植花灯,一般指以湖南省桑植县为代表的,广泛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一带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它是当地人民在自己的消费、生活过程中,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结合民间舞蹈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歌舞艺术经过历代艺人对桑植花灯不断地丰富和开展,桑植花灯已经可以多方面反映人民的消费、生活和思想感情,艺术体系日趋完善,艺术表现手法日趋成熟,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千百年以来,桑植花灯在当地的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如今,在湘西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桑植花灯仍然是新春节日里广阔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重要的文化生活形式。

        桑植花灯大局部剧目质朴安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反映消费劳动的剧目?茶山歌?中唱到:“远看茶山一片青,近看茶山绿茵茵……摘茶山歌岭连岭,四面八方闹腾腾〞它不仅唱出了劳动的艰辛,也唱出了丰收的喜悦又如描写封建社会中爱情的剧目?五想奴的苦?诉说到:“一想奴的娘,不该把奴养,把我送去当童养媳,我越想越心伤……五想奴的哥,我俩情意合,两人商量逃出去,美满婚姻多快活〞这些生动而又朴实的语言,表达了青年男女对封建婚姻的强烈对抗,对自由婚姻的迫切追求再如反映封建社会锋利的阶级矛盾的剧目?壮丁苦?:“正月是新春,爹娘把儿生,生下孩儿是苦命,长大要当兵……长到十六七,积劳也成疾,保长甲长带狗腿,闯进我家里绳索把我捆,解到壮丁营,风餐露宿受鞭打,背井离乡泪淋淋〞在这首唱词里,可以看出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残酷迫害,同时也反映了对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和憎恨新中国建立以后,桑植花灯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当地的艺人们以饱满的热情,利用丰富多彩的花灯舞蹈(下转第167页)语汇,创作了许多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新生活的花灯节目,如?四季花儿开?、?田间乐?、?庆丰收?等  根据桑植县出土文物上记载的花灯套路,桑植花灯在唐末五代就到达了极高的程度。

      到清朝乾垄嘉庆年间,凤凰县水田就建立了兔平茶灯会(即花灯会)从此,优秀的花灯艺人层出不穷,大大地加速了桑植花灯艺术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桑植花灯这一民间奇葩的内涵,使它真正成为民间舞蹈的精华下面,我将对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试做一深化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二、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  1、桑植花灯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  花灯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有“六六三百六,拌形似于猴,回生有奇葩,跳灯不用愁〞之说,不管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土里长的都可以表现出来,单凭一双手,即可刻划出日、月、风、云、夜、雷、雨、雪、山、花、鱼、浪、草、木、鸟、虫、来、去、开、关、转等通过手眼身步相边,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舞蹈形象,均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如“雪花盖顶〞、“美女梳头〞、“嫦娥奔月〞、“燕子含泥〞、“鸳鸯游池〞、“兔子望月〞、“鲤鱼跳龙门〞、“牛赶碾〞、“猴子吃奶〞、“观音坐莲〞等200余种动作,称为“套子〞,通过多层次的组合后,使其形成一个较为完好的舞蹈小品,拆散那么可以填到其他舞蹈中去而贯穿“套子〞的地位变换道路图,又称为“圈子〞,对“套子〞和“圈子〞互相关系,概括为“套子走圈子,圈子绕套子,圈套结合通路子,圈套不合乱套子〞四句话。

      说明了什么“圈子〞只能做什么“套子〞;反之,什么“套子〞就得走什么“圈子〞,否那么会乱套子花灯往往是在一张桌子上表演,假设两人圈套不合就不会协调,甚至相撞,无法表演圈子要圆、套子要连,成为花灯的特有规律常用的圈子有:“一把弓〞、“半边月〞、“内荷花〞、“扣莲花〞、“箱子环〞、“纱帕子〞、“扭麻花〞、“扯四方〞、“环圆圈〞、“过堂圈〞、“斜纵圈〞等等花灯步伐也富于变换有猴步、鸭步、梭步、踢步、辗步、铺步、云步、歪八步、风摆柳、探步、蹬山步等等  2、桑植花灯的音乐优美动听  花灯音乐总的来说旋律明快流畅,节奏跳跃活泼,构造严谨规整,有浓郁地方味的生活气息,花灯曲调非常丰富,根本上都是专调专曲,花灯音乐与花灯舞配合严密,由于表演形式和场地的要求,花灯音乐在旋律和节奏方面也必须有相应的特点,加地方方言衬词,故在旋律中大量运用衬腔,充实丰富了曲调的表现力又增加了生活气息,突出了地方风味乐队伴奏,早期师“一套锣鼓一把琴〞,由师徒共兼的六人小乐队,一套锣鼓里:堂鼓、土锣、勾锣、头钵、二钵等五件击乐,一把琴是指一把狮子吐弦的大筒,后来又逐渐增加了笛子、唢呐、二胡等主题鲜明的节奏和强烈的音响效果,来配合舞台表演,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情绪的变化。

        花灯的音乐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花灯音乐的曲调非常丰富,根本上都是专调专曲,一曲填多词的现象几乎没有;其次是强调多样,宫、商、角、徵、羽诸调式都有,虽然单一调式数量最多,但也有交替调式,如角羽交替、羽商交替以及徵商调式、宫商调式等,绝大局部属于五声音阶;再次是花灯音乐与花灯舞蹈配合严密,由于表演形式和场地的要求,使得花灯音乐在旋律和节奏方面也必须有相应的特点,如旋律多位级进,渐进较少尤其是五度以上的大跳就更不多见了,整个曲调显得小巧细腻、明快流畅再如节奏方面,时值较短的音符用的很多,时值长的音符那么用的很少这合适动态不大,动率较快的舞蹈动作,以表现欢快跳跃,幽默活泼的情绪;再次是大量的运用衬腔,既丰富了曲调的表现力,又增加了生活气息,突出地方风味最后一点是打击乐的锣鼓点子非常丰富这是因为在表演花灯时,演唱局部舞蹈并不强,每唱完一段那么由锣鼓伴奏表演花灯舞蹈,变化多端的舞蹈局部是促使锣鼓点子丰富多样的主要原因最初花灯的主要伴奏乐器也只是打击乐,后来才逐步增加竹笛、唢呐、胡琴等吹管、丝弦乐器  3、桑植花灯讲究“三节〞、“六合〞的运用  桑植花灯具有载歌载舞,幽默活泼的艺术特点。

      在表演中要根据歌唱的内容,通过手眼身法步刻化人物的形象,性格和感情要求演员在表演中讲究“三节〞“六合〞的运用  所谓“三节〞、“六合〞,拿手臂来说:手是“稍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腿来讲:脚是“稍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就整个身体来讲:头是“稍节〞,腰是“中节〞,脚是“根节〞六合〞,有内三合,外三合外三合就是稍、中、根节,内三合,即是每做一个动作都要做到稍节起,中节随,根节追内三合就是说:演员在表演时要做到精、气、神精〞就是要演员在表演时,把人物的精神气质表现出来;“气〞就是要呼吸自然,表演自如;“神〞就是演员表演时注意力集中内三合〞和“外三合〞的结合,也就是内在的感情与外在的动作,以及面部表情很好的结合,才能使自己塑造的角色,到达“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  同时在表演中要做到:“气沉丹田,头顶虚空,全凭腰转,两肩轻松〞气沉丹田〞是要演员在表演时心平气和,呼吸自如,并要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紧收腹部,气存丹田,这样才能定好“桩〞头顶虚空〞是演员排除一切私心杂念,集中思想,完全进入角色全凭腰转〞是告诉演员要擅长用腰,要懂得用腰的方法两肩轻松〞就是要演员两膀灵敏自如另外就是演员的面部表情要灵敏运用,如眼睛在表演时有笑眼、媚眼、呆眼、恨眼、冷眼、定眼、留情眼、回忆眼等多种。

      鼻子可以做出皱鼻、哄鼻等嘴也有歪嘴、斜嘴、啄嘴、逗嘴等这些都是表演艺术必须遵循的规律  综上所述,桑植花灯是丰富多彩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短小精悍,舞蹈动作幽默活泼,曲调优美流畅,乡土气息浓郁,随着社会的演变,历代艺人不断丰富和开展,使它逐步形成了较完好,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艺术形式,并能多方面反映人民的消费、生活和思想感情,在人民群众中扎下根,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麻根生·湘西墟场文化[].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于平·舞蹈形态学[].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1998  [3]钟以轩·桑植民歌[].湖南:岳麓出版社,2000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5]谢心宁·湘西探秘[].贵阳:贵州出版社,1994  [6]湘西自治州地方文化志编辑委员会·湘西自治州文化志[].湖南出版社,199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