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x
9页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由欧姆定律公式I=UR变形得R=UI,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灯泡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 B.灯泡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大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3.韩梅梅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做实验,其中R为定值电阻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4V,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闭合S2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9V,电流表的示数为0.44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2闭合后,通过L的电流为0.19A B.S2闭合后,通过R的电流为0.44AC.S2闭合后,通过R的电流小于0.24A D.S2闭合前后,R两端的电压都为2.4V4.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2A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其中电源电压恒为 6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1A”,电流表量程为 0~0.6A,电压表量程为 0~3V,所用定值电阻为 5Ω、10Ω、15Ω、20Ω四种。
要完成所有实验,他应控制电压表示数为多少一定( )A.1V B.2V C.3V D.4V6.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 P 由 b 移到 a 的过程中,定值电阻 R1 两端的电压与滑动变阻器 接入电路的电阻 R2 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 R1 的阻值为 20ΩB.滑片 P 移到 b 端时,R2 两端的电压为 6VC.滑片 P 移到 a 端时,R2 的电流为 0.1AD.当滑片 P 移到中点时,通过 R1 的电流为 0.3A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2,且U1∶U2=3∶2,则( )A.R1∶R2=1∶2 B.R1∶R2=2∶1 C.R1∶R2=1∶3 D.R1∶R2=3∶18.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R1和R2中的某个电阻其“I-U”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1的阻值是20Ω B.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30ΩC.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0.2A D.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4V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电阻R2的阻值为10 Ω。
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1.0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6 A,则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 A,电源电压为 V,电阻R1的阻值为 Ω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R2为定值电阻且R2=30Ω当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R1= Ω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30Ω,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流表示数是0.3A,当闭合S、S1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则R2= Ω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当S闭合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V和0.4A当变阻器滑片Р滑到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 V,Rx的阻值为 Ω13.小明给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蔬菜大棚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湿度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20Ω,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湿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空气湿度越大时,电压表的示数 ;当空气湿度为50%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A三、实验探究题14.“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5Ω、10Ω、2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甲“50Ω 1A”,乙“10Ω 2A”)和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图 (要求连线不得交叉);(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 (选填“A”或“B”)端;(3)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填序号);A.定值电阻R短路 B.定值电阻R开路C.滑动变阻器开路 D.电流表开路(4)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5)上述实验中,小强用R=5Ω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他应向 (选填“A”或“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6)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选填“甲”或“乙”)。
15.如图所示,小明测量标有“2.5V”字样的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电流表示数减小);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1.0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题乙图所示为 A,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 V;(4)小明多次实验后,画出了如丙图所示的U−I图像,该图像是曲线的原因是 由图像可知,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 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小华组电表不全,他也想测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电源电压U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已知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下列电路能实现的是 (仅一项正确)四、计算题16.将阻值为10Ω的电阻R1与另一电阻R2接入电源电压恒定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5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A求:(1)通过R2的电流;(2)电源电压1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闭合开关S1和S2,断开开关S3,电流表A的示数为1.5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
求:(1)电阻R1和R2的阻值;(2)闭合开关S3、断开开关S1和S2时,电流表A的示数18.如图所示,R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1)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V2示数为3V时,求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流表A示数为0.4A时,求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3)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逐渐滑动到b端,发现电压表V1示数从2V变化到6V,而电压表V2表示数从4V变化到0,求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参考答案1.A2.C3.C4.D5.C6.D7.A8.D9.0.4;6;1510.2011.4512.3;513.越大;0.1514.(1)(2)断开;A(3)B(4)反比(5)A;2(6)甲15.;灯泡短路;0.2;2.5;灯丝的电阻受温度影响;8.3;C16.(1)解:如图所示,电阻R1和R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R1的电流通过R2的电流,通过R2的电流为I2=I−I1=0.45A−0.3A=0.15A答:通过R2的电流为0.15A;(2)解:电源电压等于R1两端电压U=U1=I1R1=0.3A×10Ω=3V答:电源电压为3V17.(1)解: 当闭合开关S1和S2,断开开关S3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量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1测量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知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为:I2=I-I1=1.5A-0.3A=1.2A根据I=UR知电阻R1的阻值为:R1=UI1=6V0.3A=20Ω;R2的阻值为:R2=UI2=6V1.2A=5Ω;答:电阻R8和R2的阻值分别为20Ω、5Ω;(2)解: 闭合开关S3、断开开关S1和S2时,两电阻串联,两电流表都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由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得电路中的电流为: I'=UR1+R2=6V20Ω+5Ω=0.24A。
答:闭合开关S3、断开开关S1和S2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24A18.(1)解: 由图可知,R和R′是串联,电压表V1测R的电压,V2测R′两端的电压,所以当电压表V2示数为3V时,即滑动变阻器R´电压是3V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V2示数为3V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3V;(2)解: 当电流表A示数为0.4A时,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计算出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UR=IRR=IR=0.4A×10Ω=4V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流表A示数为0.4A时,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是4V;(3)解:当滑片P在b端时,此时滑动变阻器没有接入电路,即电压表V2的示数为0,电路中只有R一个用电器,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即为电源电压,是6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b=U电R=6V10Ω=0.6A当滑片在a端时,电压表V1的示数是2V,电压表V2的示数是4V,所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Ia=U1R=2V10Ω=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2A~0.6A答: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0.2A~0.6A第 9 页 共 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