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卷(模拟).doc
16页北京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7·无棣模拟) 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生物都能运动 B . 生物都能制造有机物 C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 生物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2. (2分) (2017·沂源模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某人因意外受伤流血,血液呈现红色,并随着心脏的跳动一股一股的涌出,这属于动脉出血,需从伤口的远心端止血B . 如果饮食中缺碘,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就会减少,幼儿会患呆小症,成年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C .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途径为:先进入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排出体外D . 蜻蜓点水体现了生物能繁殖、望梅止渴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 (2分) (2015七上·葫芦岛期中) 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 . 孔子鸟化石 B . 珊瑚 C . 钟乳石 D . 石头上的青苔 4. (2分) (2015七上·克什克腾旗月考)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A .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 . 阳光、空气、水组成 C .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 D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5. (2分) (2016九上·抚州期末) 图解可以帮助我们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下列图解表述的概念关系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6. (2分) (2019七上·东源期末)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其中所包含的食物链正确是( ) A . 虾米→小鱼→大鱼 B . 虾米←小鱼←大鱼 C . 阳光→浮游植物→虾米→小鱼→大鱼 D . 浮游植物→虾米→小鱼→大鱼 7. (2分) (2019八上·潮安月考)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③蛔虫 ②沙蚕 ①蚯蚓 (1) 图中所示的动物属于线形动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属于环节动物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2) 沙蚕身体由许多________构成 (3) 蛔虫体表有________,可以抵抗消化液的侵蚀,对自身有保护作用 (4) 蛔虫的消化管结构比较________(选填“简单”或“复杂”),其________器官发达,这些特点都是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 8. (2分) (2018七上·韶关期末) 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 . 北极熊白色的体毛 B . 鱼的体型为梭型 C . 牦牛的绒很保暖 D . 孔雀开屏 9. (2分) (2016·海南) 下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 . B . C . D . 10. (2分) (2019八下·开州月考)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作( ) A . 大气圈 B . 生物圈 C . 水圈 D . 岩石圈 11. (2分) (2016七上·锦州月考) 在某生态系统中,存在蛇、猫头鹰和鼠等动物当猫头鹰也以鼠为食时,蛇与鼠、蛇与猫头鹰的关系是:( ) A . 捕食与捕食 B . 竞争与捕食 C . 捕食与竞争 D . 寄生和捕食 12. (2分) (2018七上·东莞期中)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蜥蜴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也非常接近,此现象说明(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环境适应生物 13. (2分) 食物网具的特征是( ) A . 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所捕食 B . 每一种生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C . 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D . 有很多相关联的食物链 14. (2分) (2017九上·鄱阳月考)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下列有关生物圈、地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不同的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有生物圈一个家 B .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C . 去年秋至今的长时间干旱,对黄冈市水稻生产有较大影响 D . 现代化温室虽然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果蔬,但它不是生态系统 15. (2分) (2017八下·揭西期末) 在日常生活中,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物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A . 动物饲养麻烦、花功夫多、投资大 B . 动物性食物营养价值高 C . 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 . 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16. (2分) (2019七上·磴口期中) 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之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它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 生物能改造环境 D . 环境能适应生物 17. (2分)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 在—定地域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及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 . 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不会遭到破坏 18. (2分)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和大气层 B .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生活的范围 C .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D . 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 19. (2分) (2017·东胜模拟) 在草原中,羊吃草,狼吃羊形成较简单的食物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若草原狼灭绝,则草原生态平衡更易维持 B . 羊的血管和草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C . 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对比,羊比草多了系统 D . 草的细胞内都有叶绿体,羊和狼的细胞都没有细胞壁 20. (2分) (2018七上·辉南期末) 鼠妇、老鼠、袋鼠,虽然它们的个体差异很大,但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 系统 B . 器官 C . 组织 D . 细胞 21. (2分) (2015七上·会泽月考) 不属于生物圈的是( )A . 大气圈底部 B . 大气圈中部 C . 岩石圈表面 D . 水圈大部 22. (2分) (2017八下·高邮期中) 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为11084米)里有鱼虾类生存,但没有绿色植物,这主要是因为那里( ) A . 温度太低 B . 没有氧气 C . 没有二氧化碳 D . 没有阳光 23. (2分) (2019九上·西城期末)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相对数量的柱状图,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丙所示生物最可能是植物 B . 甲所示生物群体获得的总能量最多 C . 若丁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一定会增多 D . 难分解的有毒物质会在丙个体内积累最多 24. (2分) (2019七上·耒阳月考) 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发现乙的数量增加,试分析此时甲、丙、丁的数量变化正确的是( ) A .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减少 B .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减少 C .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 D .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25. (2分) (2018七上·龙湖期末) 下列哪一项不是生命现象?( ) A . 种子发芽 B . 细菌分裂 C . 蝌蚪长出后肢 D . 机器人弹钢琴 26. (2分) (2017七上·上蔡期末) 某学生在载玻片上写“69”字样,他在目镜中看到的物像应是( ) A . 69 B . 96 C . 66 D . 99 27. (2分) (2018七上·南海期末) 将有“6”字样的玻片标本正放入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 ) A . 6 B . 9 C . 0 D . 8 28. (2分) (2019七上·中山期末) 对同一装片进行观察,下列镜头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A . 目镜5x,物镜10x B . 目镜10x,物镜10x C . 目镜5x,物镜40x D . 目镜10x,物镜40x 29. (2分) 用显微镜观察某玻片标本时,欲将如图所示视野中的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A . 左上方 B . 右下方 C . 左下方 D . 右上方 30. (2分) (2018七上·台商期末)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候,若发现视野中细胞重叠无法观察,应该 ( )A . 更换目镜 B . 更换物镜 C . 移动装片 D . 调亮视野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实验探究、读图理解、资料分析、综合应用4 (共4题;共40分)31. (10.0分) (2019七上·昭通期末) 探究实验: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请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1) 作出假设:________ 制定计划:(材料用具)健康状况相同的20只鼠妇,潮湿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实施计划: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记录如下:环境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6分钟7分钟8分钟9分钟10分钟11分钟明亮3只2只2只2只2只3只2只2只1只2只阴暗17只18只18只18只18只17只18只18只19只18只(2)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鼠妇喜欢在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