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二章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战略.ppt

3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4182436
  • 上传时间:2018-09-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80M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 十二 章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第一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 衡增长,2,引言,二元结构中如何将有限资本资源分配到各部门,采取什么样的分配形式,属于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主张把资金投资于各个部门以谋求经济全面增长,属于平衡增长战略;但为何欠发达国家筹集不到平衡增长的所需资金,只能优先发展一些部门这又属于不平衡经济增长理论3,第一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一、平衡增长战略 二、不平衡增长战略,4,一、平衡增长战略 平衡增长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 1943年,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在他的著名论文《东欧和东南欧工业化问题》中,系统阐述了他的平衡增长理论 1953年,纳克斯(R.Nurkse)在他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也主张发展中国家实行平衡增长战略5,所谓平衡增长战略,即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同一比例或不同比例全面增长,以此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1、极端的平衡增长 2、温和的平衡增长 3、完善的平衡增长,6,实行平衡增长战略的原因-- 在于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不可分性。

      这种不可分性表现在: (1)社会分摊资本或基础设施的不可分性 (2)储蓄的不可分性 (3)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7,罗森斯坦-罗丹还用规模经济理论说明平衡增长的必要性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缺乏规模经济效益,只有全面大规模地投资,才能使各行业和企业获得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的规模效益8,平衡增长理论的类型 平衡增长理论可以分为“极端的”平衡增长和“温和的”平衡增长及“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三种典型: (1)“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对各个工业部门同时、按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森斯坦—罗丹9,(2)“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理论背景:贫困的恶性循环(纳克斯)认为欠发达国家最主要问题是国内市场狭小,所以全面投资以创造更大的市场容量,从而引诱更大的投资发展初期各部门应该同时扩大,既实现内部经济,又实现外部经济 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不一样,投资必须与收入需求弹性相适应,根据两弹性原则确定最优投资比例10,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对经济中的各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同时但不一定按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纳克斯他认为,应当以各部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人弹性的大小来确定其投资比率。

      11,(3)完善的平衡增长,斯特里顿提出,一方面接受了两个经济学家的观点,扩大投资量来克服供给方面的不可分性和需求方面的互补性,取得工业农业消费工的平衡,在一定时期有些部门优先发展,优先部门的需求弹性和价格弹性较高 平衡增长是目标,但是从总量上达到平衡增长,过程都存在许多不平衡的增长这是个动态的理论12,实现机制 如何实现平衡增长呢? 平衡增长论者一致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调节作用有限,即使市场机制作用较大,要在短期内筹集到大量资金并配置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主张实行国家干预,通过国家计划化实现平衡增长13,二、不平衡增长理论 赫尔希曼(A.Hirschman)在1958年出版了他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指出了平衡增长战略的不可行性,并相应地提出了“不平衡增长”(unbalanced growth简称UG)理论 不平衡增长理论: 失业问题→有效需求不足→政府干预有效需求不足→企业设备能力闲置,14,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15,建议 : 在投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当暂时延迟对铁路、公路、通讯、电力、学校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集中资本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以尽快地获得投资效益,增加产出和收入。

      然后利用直接生产部门先行发展所增加的收入及其所形成的“瓶颈”压力,扩大基础设施投资,从而诱致基础设施发展起来16,,原因: (1)减少风险:如果先确保工农业生产——即使由于缺乏足够的交通运输和动力而需要加以补贴——然后让随之而来的压力决定对社会间接资本的适当支出及其配置 (2)提高效益:先着手扩充直接生产活动,其生产成本很可能大幅度提高,参与直接生产活动者将会认识到通过社会间接资本设施的扩充,可能获得大量经济效益,其结果是扩充社会间接资本设施的压力将会发生作用,因而诱使采取这一顺序 的下一个步骤17,首先,赫希曼认为,平衡增长的思想是在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萧条时期,由于开工不足存在着大量闲置资源,资本存量和其他生产要素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平衡增长理论试图用发达国家的情况来说明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忽视二者在基本经济条件上的差异,其理论是“早熟的”赫希曼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批评,18,其次,发展是经济从一种类型向其他更先进的类型转变的渐进过程,各国的增长过程存在“关联效应”,是不平衡的 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地利用其有限的经济资源加速经济增长19,(三)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相对性,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对立统一的。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就是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对立统一过程,任何将它们对立化的做法都将对经济发展造成危害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之间的关系: 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20,第二节 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一、区域发展理论 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 三、中国的区域发展,21,一、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思路:,一个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个是从区际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侧重研究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均衡与协调问题22,(一)“发展极”理论 “发展极” (development poles)—佩鲁(法国) “发展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可能在每个部门、行业或地区都以同一速度进行增长迅猛的产业往往集中于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这些部门和行业通常又聚集在某些地区在国民经济增长的不同时期一般集中在不同的地区由于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聚集的地区常常是大城市中心(如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等---这些中心就成为“发展极” 通过具有“发展极”的地区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23,“发展极”的形成 1、必须在该区域有足够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

      2、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 3、必须有适当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24,“发展极”的作用 “发展极”具有“支配单位”和“创新”的特点,它能形成一定的势力范围的“经济空间”,对周围的区域发生支配作用,即发生吸引和扩散的作用具体地说,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1.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作用 2.资本的集中与输出的作用 3.获取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的作用 4.产生“凝聚经济效果”的作用25,(二)“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1.“回波效应”,是指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26,2.“扩散效应”,“回波效应”也是有限度的,当“发展极”达到一定程度后,它还会产生“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因为发达地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引起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从而引起生产成本上升,有利的投资机会减少,资本必然向其他地区寻找出路,这时,会出现资本技术向落后地区扩散的现象27,3.“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缪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在空间上并存的二元结构 据此,他提出了经济发展“优先次序”,即政府应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对经济基础较好并已积累起发展优势的地区给予重点投资,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

      当这些地区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并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28,(三)倒“U”形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J.G.),29,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域间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均衡过程即区域发展差异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30,,,(四)“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及其转移; 产业结构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 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次序地从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31,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传统经济的平衡发展状态 现代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战略,,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32,2.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路,从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战略来看,他认为,不同部门和区域的不平衡可以创造各种发展机会,并通过市场和非市场机制迫使社会对这些机会分别加以利用,有利于动员更多的资源和投资,达到经济高速增长的目的 平衡增长战略试图通过一定规模的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为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

      33,三、中国的区域发展,从历史上看,东南沿海地区最先接触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而内陆地区相对比较延迟 从地理角度看,自东向西呈现出不平衡的资源条件34,中国经济的成功启动,是通过不平衡发展的方式取得的: ----由农村到城市、农业到工业、特区到沿海到内地,最后带动全民经济的全面启动和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