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及上报流程.doc
42页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及上报流程一、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上报表1 –Ⅲ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表2–Ⅱ预防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填写含有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咨询检测记录的孕期保健门诊登记、分娩登记等上报:表1 –Ⅱ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 表2-Ⅰ预防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由助产机构填写)上报系列个案登记卡(保密)表3–Ⅲ艾滋病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表4-Ⅲ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表5-II乙肝感染产妇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上报系列个案登记卡(保密):表3-Ⅰ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表4–Ⅰ梅毒感染产妇登记卡表3–Ⅱ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妊娠及所生婴儿登记卡表4-Ⅱ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新生儿登记卡表5-I乙肝感染产妇及所生新生儿登记卡非住院分娩产妇及其所生婴儿(区)县/市妇幼保健机构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幼儿填写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婚前保健门诊登记上报:表1-Ⅰ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 表3-Ⅰ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保密)县/市项目指导办公室审核、整理汇总、反馈、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海南省项目指导办公室审核、整理汇总、上报提供助产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婚前保健机构婚前保健青年男女所有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实施单位 目标人群 填报表格 上报流程1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时限及要求(一)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表1、表1-Ⅰ、表1-Ⅱ、表1-Ⅲ,表2、表2-Ⅰ、表 2-Ⅱ)。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每月初及时将上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报表(本机构填写部分)上报至本辖区的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和审核后,形成“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汇总)表”(表1)及“预防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汇总)表(表2)”,并尽快完成网络报告各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应于每月15日前完成本省各类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的逐级审核、汇总与网络报告,并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二)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系列个案登记卡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表3-Ⅰ)应于获得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补充试验阳性结果后5日内填写完成对既往已确诊感染者,也应在本次了解其感染状态后5日内填写完成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妊娠及所生婴儿登记卡(表3-Ⅱ)应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产褥期(分娩至产后42日)后的5日内填写完成,对发生自然流产、人工终止妊娠、死亡或失访等其他情况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应在确定其结局后的5日内填写完成艾滋病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表3-Ⅲ)应分别于艾滋病感染产妇所生儿童满1、3、6、9、12、18个月后 5日内填写完成。
如艾滋病感染产妇所生儿童已满18月龄,在不了解其最终结局前,应在随后的3个月内连续随访3次,在仍无法得到该儿童的诊断结果及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可定义为儿童失访,同时应于最后一次随访后的5日内填写完成“艾滋病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表3-Ⅲ)梅毒感染孕产妇登记卡(表4-Ⅰ)应于梅毒感染孕产妇明确感染后的5日内填写完成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新生儿登记卡(表4-Ⅱ)应于梅毒感染孕产妇分娩后的5日内填写完成,在分娩时尚未完成本治疗疗程者,在完成疗程后的5日内填写完成对发生自然流产、人工终止妊娠、死亡或失访等情况的梅毒感染孕产妇,应在确定其结局后的5日内填写完成为了解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的生存状况及先天梅毒诊断情况,需要于儿童出生后的3、6、9、12、15、18月时提供随访及梅毒相关检测服务,并在每次随访后的5日内,及时填写“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表4-Ⅲ)如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已满18月龄,在不了解其最终结局前,应在随后的3个月内连续随访3次,在仍无法得到该儿童的诊断结果及相关信息,可定义为儿童失访,同时应于最后一次随访后的5日内填写完成“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表4-Ⅲ)。
乙肝感染产妇及所生新生儿登记卡(表5-Ⅰ)应于乙肝感染产妇分娩后5日内填报乙肝感染产妇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表5-II)应于乙肝感染产妇所生儿童满7月龄后进行随访,并于随访后5日内填报并完成EpiData数据录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于各类个案登记卡的纸质版填写完成后5日内,完成网络报告或将纸质登记卡交由辖区妇幼保健机构完成网络报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或)卫健行政部门应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随时通过网络报告的各类“个案登记卡”,进行逐级网络审核,并于医疗卫生机构网络报告后的10日内完成省级终审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将相关的原始登记及系列个案登记卡留存备案三)填报要求填写上述工作月报表与系列个案登记卡时,要求使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钢笔,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需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及时上报三、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表1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汇总)表(由妇幼保健机构汇总)_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___市(县)________年______月编号项目人数指标说明1.婚前保健接受婚前保健人数男由表1–Ⅰ汇总获得2.女3.接受艾滋病咨询人数男4.女5.接受HIV检测人数男6.女7.HIV检测阳性人数男8.女9.孕期接受初次产前保健的孕妇数由表1–Ⅱ汇总获得。
10.接受艾滋病咨询孕妇数11.接受HIV检测孕妇数12.其中孕早期接受HIV检测孕妇数13.HIV检测阳性孕妇数14.住院分娩住院分娩产妇数15.孕期接受艾滋病咨询产妇数16.孕期接受HIV检测产妇数17.仅产时接受艾滋病咨询产妇数18.仅产时接受HIV检测产妇数19.仅产时HIV检测阳性产妇数20.HIV检测阳性产妇总数21.住院分娩活产数22.HIV阳性产妇所生活产数23.非住院分娩非住院分娩产妇数由表1–Ⅲ汇总获得24.孕期接受艾滋病咨询产妇数25.孕期接受HIV检测产妇数26.仅产时接受HIV检测产妇数27.仅产时HIV检测阳性产妇数28.HIV检测阳性产妇数29.非住院分娩活产数30.HIV阳性产妇所生活产数31.地区产妇总数32.地区活产总数填报时间:____________ 填报人:________________填报单位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填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表1–Ⅰ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由婚前保健机构填写)_______市(县)________________医院(妇幼保健院)______年____月编号项目人数1.接受婚前保健人数男2.女3.其中接受艾滋病咨询人数男4.女5.其中接受HIV检测人数男6.女7.其中HIV检测阳性人数男8.女填报时间:_____________填报人:_____________填报单位负责人:_____________填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40表1–Ⅱ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由助产机构填写)_________市(县)__________________医院(妇幼保健院)_______年_____月编号项目人数指标说明9.孕期接受初次产前保健的孕妇数指初次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孕妇人数。
10.接受艾滋病咨询孕妇数以艾滋病检测相关告知登记或咨询登记或其他记录资料为依据11.接受HIV检测孕妇数孕期初次接受HIV检测的孕妇人数,以艾滋病检测结果报告单为依据12.其中:孕早期接受HIV检测孕妇数孕期初次接受HIV检测孕周≤12+6周的孕妇人数,以艾滋病检测结果报告单为依据13.HIV检测阳性孕妇数包括所有在孕期经HIV补充试验检测阳性的孕妇,无论其妊娠结局如何14.住院分娩住院分娩产妇数包括在本机构住院分娩的所有产妇(含≥28孕周引产的产妇)15.孕期接受艾滋病咨询产妇数本机构住院分娩产妇中在孕期接受艾滋病咨询的人数,依据孕期告知登记、咨询记录及相关信息资料为依据16.孕期接受HIV检测产妇数本机构住院分娩产妇中在孕期接受HIV检测的人数17.仅产时接受艾滋病咨询产妇数本机构住院分娩产妇中在孕期未接受艾滋病咨询与检测,仅在住院分娩时才接受艾滋病咨询的产妇人数,以产时登记或出具相关信息材料为依据统计18.仅产时接受HIV检测产妇数本机构住院分娩产妇中在孕期未接受HIV检测,仅在住院分娩时才接受该检测的产妇人数,依据分娩登记及艾滋病检测结果报告单填写19.仅产时HIV检测阳性产妇数本机构住院分娩产妇中在孕期未接受HIV检测,仅在住院分娩时才接该检测,且经HIV补充试验检测阳性的产妇人数。
20.HIV检测阳性产妇总数在本机构住院分娩的所有经HIV补充试验检测阳性的产妇人数,无论其在孕期还是产时检出21.住院分娩活产数包括所有住院分娩活产数22.HIV阳性产妇所生活产数在本机构住院分娩经HIV补充试验检测阳性产妇分娩活产数注:如果1个孕产妇在孕产期多次接受咨询、检测,则仅上报1次填报时间:______________填报人:________________填报单位负责人:_______________填报单位(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1–Ⅲ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由县/市妇幼保健机构填写)_________市(县)________年______月编号项目人数指标说明23.非住院分娩非住院分娩产妇数由三级保健网络常规上报数据获得24.孕期接受艾滋病咨询产妇数在孕期接受过艾滋病咨询的产妇人数,以“孕产期保健手册”记录为依据25.孕期接受HIV检测产妇数在孕期接受过HIV检测的产妇人数,以“孕产期保健手册”记录或“艾滋病检测结果报告单”为依据26.其中孕早期接受HIV检测孕妇数孕期初次接受HIV检测孕周≤12+6周的孕妇人数,以艾滋病检测结果报告单为依据。
27.仅产时接受HIV检测产妇数在孕期未接受HIV检测,仅分娩时才接受该检测的产妇人数,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