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世界经济史(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高德步 王珏 著 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ppt

18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89371504
  • 上传时间:2019-05-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0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比利时、瑞士等小国工业化的特点 法国的工业化进程 德国的工业化 俄国的工业化,重点问题,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一节 欧洲小国的工业化 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 第三节 德国的工业化 第四节 俄国的工业化,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一节 欧洲小国的工业化,一般地,小国只要有一两个工业部门发展突出,就能带动整个经济的飞跃,因此工业化表现出速度快、代价小的特点 一、比利时的工业化 欧洲大陆各国中,比利时是第一个开始工业化的国家 比利时工业化的原因,原 因,,,,独立的经济联盟,古老的工业传统,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一节 欧洲小国的工业化,比利时的工业革命从纺织业开始,对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做出贡献的是英国人约翰·科克里尔 到1840年,比利时已经成为欧洲大陆最重要的工业国之一 二、瑞士的工业化 瑞士工业化的背景 (1)拿破仑战争对瑞士封建制度的扫除 (2)特殊的国家管理体制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一节 欧洲小国的工业化,瑞士主要的工业部门是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和钟表业。

      瑞士工业化的进程中,对外贸易起着关键的作用 瑞士的工业化是世界上进行得最轻快的工业革命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一、法国大革命前的经济改革 杜尔阁对法国经济的改革 主要的改革措施: (1)整理财政 (2)开放麦禁,任谷物在国内自由买卖 (3)限制行会与废止徭役 (4)希望实行纳税公平的原则,规定不管业主是否为特权者都一律缴纳地产附加税 杜尔阁的改革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遭到各方面的抵制和反对 ,1776年5月杜尔阁被免职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内克对法国经济的改革 他不再关心制度改革,一心解决财政问题但是,他希望贵族和教士与平民一起纳税的做法,同样遭到攻击,最后也被免职以后的财政总长只能依靠举债度日 18世纪后半期的法国政府也进行了工业化的尝试 ,专注于引进英国的技术和机器,聘请英国的工厂家和技术工人 大革命前的改革没有动摇旧的制度,王权、行会牢牢控制着整个经济,掌握新技术的棉纺织业只是法国经济中的“飞地”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二、大革命时期土地问题的解决 法国的农奴制在十四五世纪已经基本废除,但是农村中的土地所有权和封建义务问题并没有解决。

      1793年雅各宾派发布了三个法令,,封建土地制度被推翻,大多数农民分到了土地,法国成为一个小农经济的国家 但是法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后产生的小农经济,并不像英国和美国那样在竞争中被淘汰,而是广泛长久地存在着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对法国的工业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小农经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阻碍大机器生产的发展 (3)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三、拿破仑的经济政策 拿破仑主要的经济政策 : (1)鼓励法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倡使用机器,奖励发明创造 ;实行大陆封锁政策 (2)改革法国金融制度 (3)废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其他障碍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拿破仑的经济政策,保留了大革命彻底破坏封建专治制度的成果,有利于国内市场的统一和私有产权的发展 但是政府的保护和鼓励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工业化的展开 法国废除了大陆封锁政策,恢复了与英国的经济联系,大量的技术设备、技术人才流入法国 纺织业是采用机器最快、最广泛的部门 法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煤、铁不能自给 1815年后国家支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二节 法国的工业化,五、国际经济地位的下降 普法战争失败,不仅使法国丧失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而且还要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在整个19世纪,法国工业都表现出资金来源紧张的问题 投资者对工业部门的投资活动普遍谨慎,而感兴趣的是海外市场和国内有政府背景的交通运输业 总之,普法战争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法国战争、政变与动乱不断,虽然工业化仍然在继续推进,但是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是落后了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三节 德国的工业化,一、关税同盟 背景 (1)德意志各邦经拿破仑战争后,被迫都进行了一些改革,废除了农奴制 (2)国家组织十分松散,仍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3)48道关税和入市线,使得国内的交通麻痹 普鲁士首先进行关税改革 ,完成经济统一的重任 1819年各邦分别组织了不同地区的关税同盟,有南部关税同盟、北部关税同盟和中部关税同盟 在普鲁士的努力下,全国性的关税同盟于1834年元旦成立,采取了温和的保护工业的政策,订立了盟约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三节 德国的工业化,二、工业基础 德国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工业革命的迹象,当时主要的工业部门有麻纺织业、毛纺织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其中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最引人注目。

      关税同盟建立之后,德意志各邦致力于修筑铁路 19世纪50—70年代,德国的工业出现了一次发展的高潮,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增长的现象 三、国家的统一与工业化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俾斯麦任首相,着手整顿全国经济 德国统一后,工业出现跳跃式发展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四节 俄国的工业化,一、工业革命的准备 17世纪上半叶,俄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机器在个别部门的使用,可看做是工业革命的准备阶段17世纪后半叶,俄国出现了类似手工工场的大规模作坊 18世纪,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实行鼓励和扶植手工工场的政策,使工场手工业获得很大发展 19世纪上半叶,法令正式允许把农奴劳动应用于工业中,政府实行保护关税、币制改革、兴办专门工业学院等一系列有利的政策,使工场手工业得到很快的发展 在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俄国的个别工业部门运用进口机器设备,开始了机器生产 但直到1861年以前,手工作坊仍然起着决定性作用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四节 俄国的工业化,二、19世纪60—80年代工业化 俄国1861年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改革中农民缴纳的赎金成为俄国工业革命的重要资金来源。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工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小商品生产阶段、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和机器大工业阶段 19世纪60—80年代,尽管俄国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工业发展的许多条件尚不具备,工业发展很不稳定,经济狂热和经济萧条交替出现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四节 俄国的工业化,三、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高潮 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业的发展,不论在速度或规模上都是空前的 90年代的工业发展,就绝对生产额来讲,纺织业仍占优势 这一时期,俄国铁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总之,经过90年代工业高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完全排挤了手工业,以钢铁、煤炭、石油为主的重工业已经建立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第四节 俄国的工业化,四、俄国工业化的特点 第一,政府和外国资本在俄国工业革命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 第二,俄国工业革命自始至终受到农奴制残余 势力的影响 第三,俄国的工业化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表现出 生产的高度集中 第四,由于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国家的积 极干预等原因,尽管俄国工业革命发生 晚,但进程快,由此也带来了一些列矛 盾特 点,,第十三章 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化,复习,关键术语 小国的工业化 法国的工业化 德国的工业化 俄国的工业化 思考题 1.与大国相比,比利时、瑞士等小国的工业化有何特点? 2.试述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对法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3.分析法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经济地位下降的原因 4.简述德国关税同盟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5.俄国工业化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对后进国家有何启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