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方案(精简篇).doc
13页2016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方案2016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2016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2016〕号)精神,按照XX市 十二五 规划纲要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部署,现就2016年全市重点领域改革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组织领导,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创新的关系、增量改革和存量优化的关系、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的关系,推进一批重点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实现经济科学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二、重点工作和责任单位(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1.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继续做好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调查工作对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养殖用海,依法予以确权登记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沿海各县(市)政府负责)2.改革农村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推行和谐征迁 五五工作法 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水平。
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建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转让、作价(出资)入股、出租等流转制度,探索在依法自愿有偿前提下农村土地转化为股权、农民房产转化为资产,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市国土资源局、市农办、市农业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政府负责)3.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继续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引导合作社逐步开展资金互助业务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市农业局、银监分局牵头,市农办、市林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供销社配合)4.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林权登记发证全覆盖完善林业配套服务工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改革林权评估管理机制,推动林权公开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探索建立林权收储机制,完善林业投融资配套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协调开发适应林业生产特点的林(茶、果)权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继续推进森林综合保险,扩大保险覆盖面市林业局、市农业局、人民银行负责,市财政局、银监分局配合)5.创建一批省级农民创业园和示范基地,重点加快平和农民创业园和XX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建设。
建设东厦、仙都、陈城、山城等市级农民创业园市农业局牵头,市农办、各县(市、区)政府负责)6.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积极探索建立农业灌溉水费财政直补惠农机制落实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政策推进农村政策性保险落实公益性捐赠农村公益事业支出所得税前扣除政策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16年市财政局牵头,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人民银行、银监分局配合)(二)加快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1.抓住厦漳同城化加快推进的有利契机,围绕 田园都市、生态之城 的发展定位,走有文化内涵、有XX特色、有现代气息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施 中心东移、跨江南扩、面海拓展 的空间发展战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加快培育角美新城、圆山新城、XX新港城、古雷新港城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投资区)管委会负责,市直各相关部门配合)2.继续加大 三农 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市农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经贸委牵头,市直各相关部门配合)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突破户籍、土地、财税、住房、教育、社保等方面的体制政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逐步推进流动人口与居住地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服务研究制定推动教育、医疗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的政策措施探索将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探索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流动人口集体宿舍分类明确城镇落户政策探索建立农民进城落户后的城镇住房保障与原有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相衔接的制度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和各开发区(投资区)管委会负责)4.创新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大都市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跨区行政协调机制创新跨市域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推进、投融资等建设模式,探索跨界市政设施共建共享积极争取厦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优惠政策向大都市区延伸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芗城区、龙文区、XX市、XX县、华安县、XX县、南靖县政府,XX开发区、XX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及市直各相关部门配合)5.坚持 四规合一 创新城乡规划体制机制支持中心城市创新规划管理机制,将周边联系密切的市、县和乡镇纳入规划管理范围。
探索城乡规划全覆盖编制试点,开展派驻乡村规划师试点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负责)6.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稳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从城市社区向小城镇和农村延伸,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协调做好XX、平和、XX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挂钩和结对帮扶创新山海协作机制,支持山区与沿海共建产业园区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经贸委、市农办,XX县、平和县、XX县政府负责)7.深化提升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支持XX、XX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推动龙文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加快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逐步推进城乡供水同网同价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编办、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物价局等有关部门配合)(三)完善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1.进一步完善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海洋经济发展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印发海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重点抓好 八个一批 ,切实落实责任分工积极争创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市发展改革委、市海洋与渔业局,沿海各县(市)政府和开发区(投资区)管委会负责)2.对符合条件的海洋企业和项目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继续探索海域使用权和海岛使用权抵押贷款等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型信贷模式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人民银行负责)3.完善海洋产业分类引导机制和产业退出机制,推行并联审核,建立项目用海的海域使用审批服务新机制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4.完善岸线、海域、无居民海岛等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的,出让金高出国家和省定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的溢价部分全部留在地方深化拓展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无居民海岛招投标试点工作开展无居民海岛保护开发试点,在符合条件的海岛开发实施 以岛养岛 政策市海洋与渔业局、厦门港口管理局XX分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配合)5.围绕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示范试点,探索建立以海湾为单元,跨行政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综合协调管理机制建立完善陆源污染物排海溯源追究和生态补偿制度开展海岸带综合治理和海域生态修复试点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环保局牵头,市农业局、XX海事局、市财政局、市政府法制办、沿海各县(市)政府负责)6.推进海洋与渔业执法机构与海事、海关、海警等部门的海上联合执法,整合海上执法力量,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深化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探索建立海上执法信息共享与通报机制,进一步强化国家实行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缉私体制市编办、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XX海事局、XX海关、XX海关、市边防支队、市政府法制办以及沿海相关县(市)政府配合)(四)构建美丽XX生态文明体制机制1.根据 五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效能办牵头)2.研究制定配套措施,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布局,有效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切实推进全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国土资源局、市经贸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等市直有关部门配合)3.加快国家级生态市创建步伐,确保2016年底全市50%的县达标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推动建设美丽乡村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切实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海洋与渔业局负责)4.实施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生态保护补助力度。
继续完善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环境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协同保护市财政局、市环保局负责)5.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建立各行政区域交界断面水量水质控制指标和管理制度,明晰各行政区取排水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责权推进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开展水权交易改革试点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推进水价改革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建设,积极争取金融对水利建设的更大支持健全九龙江河道采砂长效治理机制市水利局、市环保局负责,各县(市、区)政府配合)6.继续实施造林、森林抚育、林木良种等林业补贴政策,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稳步增长机制通过收取森林资源补偿费,引导科学合理节约利用林地市财政局、市林业局负责)7.严格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的规定实施审批认真落实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 三同时 等制度市环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委负责)8.探索建立低碳发展机制体制,落实碳强度下降目标责任制将低碳指标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经贸委、市环保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配合)(五)加快企业改革优化体制环境1.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所出资企业改制重组及相关重点领域改革工作,提高所出资企业市场化主体地位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资产规模的国有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央企、省企和优势企业的合作对接,加快国有股权对外合作步伐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做好上市准备工作市属国有企业要继续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创新融资方式,提升融资能力集中力量将XX漳龙和九龙江建设两大集团打造为XX核心优势融资主体市国资委牵头,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配合)2.优化民营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切实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政公用事业等行业和领域探索建立政府直接补助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新型养老补助制度,促进民办养老机构竞争和发展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与建设市经贸委、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卫生局、市民政局等市直各相关部门配合)3.健全扶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服务体系,落实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扶持措施,扩大中小企业质押融资规模;引导企业靠大联强,鼓励开展兼并重组,培育壮大一批民营大企业大集团。
市经贸委牵头,市直各相关部门配合)4.深入实施民资 回归工程 ,积极推进民营经济配套发展央企和外企的上下游产业,提高 三维 对接落地率兑现企业上市扶持政策鼓励上市企业返程投资完善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领导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