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8页2022年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考上大学后,他给自己尊敬的老师写了一封(缠绵悱恻)的信,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B.李教授德高望重,(道貌岸然),在学术界很受人尊敬C.晚饭后在教学楼后面是草坪上散步,与我班的王小玲(邂逅相遇),正好一起探讨了今天一道难题的解法D.朱总理的话高屋建瓴,对中美贸易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答案:D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秀颀(qí)盔甲(huī)B.玷污(zhàn)方醇(chún)C.黄晕(hūn)裨益(bì)D.颓唐(tuí)酝酿(niàng)答案:D3.依次填人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们都应静下心来好好_______丛飞以短暂的青春年华和感人肺腑的善举谱写的生命之歌2)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下机器人即将用于我国海底矿物资源的_______3)现代化的北京城需要现代歌舞艺术,现代歌舞艺术更需要扎根于现代化的北京城,这已是无可_______的事实。
A.品味考查质疑B.品味考察置疑C.品尝考察质疑D.品尝考查置疑答案:B4.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出句,下面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答案:A5.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下岗后靠那点微薄的补贴养活(嗷嗷待哺)的四口之家已经十分困难,实在没有力量再供他念书B.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这个排雷部队已伤亡200多人C.除了银河系的星星以外,河外星系里还有无数的星星,真是(举不胜举)D.一个工作不足半年,就利用职权挪用挥霍公款达950万元之巨的蛀虫,仅被判处无期徒刑,(罚不当罪),难平民愤答案:C6.下列句子运用夸张手法不当的一句是()A.山高水险石卡卡,红苕洋芋包谷耙要想吃碗大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等到大米找回来,娃娃已经满地爬B.王老汉种的甜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C.面片擀得一张纸,面条切下一条线,下到锅里莲花转,盛到碗里赛牡丹D.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答案:D二、填空题1.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答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朝避猛虎,____________,磨牙吮血,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答案:夕避长蛇杀人如麻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早生华发一尊还酹江月4.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诗经.氓》)答案:士贰其行士也罔极5.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廉颇老矣尚能饭否6.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答案: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三、古诗文阅读1.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对《琵琶行》中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轻细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答案:C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C.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D.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答案:D四、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构建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那么从汉字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是由图画抽象、规范、滋生而成的古代的汉字表明,古人不习惯于抽象而习惯于具象,比如“牛”,各种字形始终突出地显现着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又如食物,有“米”“稻”“禾”“黍”等等,但并没有一个总的类名,如庄稼、粮食之类反过来看,汉字的这种象形性也对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使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始终不曾与事实世界的具体形象分离,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汉字的衍生和分类也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汉字的衍生是一个树形滋生的过程,以造字时代独立产生的象形“初文”(章太炎语)为根,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几种造字的方法,滋蘖出“字”。
从每个“初文”中产生的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字,在后来被视为同属于某一个“部首”,它们所表示的现象或事物,在古人看来就是事实世界的一个“类”这种分类方式与近代西方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人特别注意一个现象、一个事物可以感知的表象,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因此那些以类相从的字,无论以什么“初文”为义符,“初文”的象征性总是使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使人们一看就可以体会它的大体意思这种归类的思路,以事物可以感知的特征为依据,通过感觉与联想,甚至隐喻的方式进行系联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那么以“木”为义符的字应该都表示树木,如梅、李、桃、桂等等,但实际上,“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它可以是树木的一部分,如“本”“末”,可以是与树木有关的某些性质与特征,如“柔”“枯”,甚至还可以是与树木并不直接相关,却可以从树木引申的其他现象,如“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冥也).再如“彳”字,本来是象形的通衢大道,殷商时代的卜辞中,不少字就与它有关,而“役”字,在甲骨文中本不从“彳”,但当它在后世以“彳”为义符后,就使人觉得从役之人好像真的总是在路上奔波当汉字作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思想运算的符号被接受时,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就反过来影响、制约和规范了人对世界的认识。
汉字的象形性也影响了汉语的句式,独立呈意性使汉字在任何场合均无需严密的句法即可表现意义这就使得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似乎不那么注意逻辑、次序和规则,话语发出者和接受者凭着共同的文化习惯,就能够表述和理解很复杂的意义我们除了能从汉字本身大体了解古人“怎么想”,还可以从中了解他们“想什么”,此如能从汉字的字形中探寻某种思想和制度的起源,从汉字的分类中理解古人生活的重心和兴趣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古老的汉字置于思想史的视野之中,考察其中的思想史意义摘编自葛兆光《作为思想史的汉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因此从汉字中,我们能读出古代中国人深层思维和意识结构中的一些东西B.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由具体图画演变而成,它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方式衍生滋蘗,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符号体系C.在古代汉字中,“牛”的各种字形都突显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习惯于具象而不习惯于抽象的思维特征D.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许多表具体事物的文字,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如指食物时有“米”“黍”等字,却无表“庄稼”“粮食”这类抽象意义的字答案: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字的分类中包含着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分类的依据是现象与事物的表象,这种分类方式不同于近代西方的分类方式。
B.象形的“初文”是汉字衍生的根基,作为义符,每个初文都能提示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汉字的大体意思,后来又被视为该类汉字的“部首”C.由“木”引申出“梅”“李”,进而引申出“本”“末”,再引申出“杲”“杳”,体现了汉字归类通过感觉、联想、隐喻等方式进行系联的特征D.“役”字原不从“彳”,后来才以“彳”为义符,因为“彳”是通衢大道的象形,所以人们看到“役”字就会产生从役之人奔波于路的联想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既留下了创造者思维方式的烙印,反过来又会影响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古代中国人旳思维始终与具体形象相联系,就与汉字的象形性大有关系B.象形性使汉字能独立呈现意义,因而说话者在缀词成句表达某个意思肘,无需严密的句法,听话者就能借助共同的文化习惯顺畅理解话语的意思C.古代中国人主要通过表象来感知世界,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这种感知世界的方式使汉字具备了强烈的象形性D.古老的汉字能让我们感知古人的思维务式初知识观念,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应当被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答案:C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