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甲壳素和壳聚糖.docx

25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20179710
  • 上传时间:2023-07-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47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7章甲壳素和壳聚糖 :备注7.1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性能 |7.2甲壳素的存在状态与提取方法 |7.3甲壳素与壳聚糖的改性 |7.4甲壳素与壳聚糖及其改性产物的应用 :掌握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基本结构和反应性能 :了解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改性和应用 ;7.1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性能 |7.1.1甲壳素的发现与命名 !1、 1811年H.Braconnot温热的稀碱溶液反复处理蘑菇,提取甲壳素,|命名Fungine,真菌纤维素 :2、 1823年A.Odier甲壳类昆虫翅鞘中分离,命名Chitin :3、 :4、 1878年G.Ledderhose从Chitin水解反应液中检出氨基葡萄糖和乙!酸 |5、 1894年E.Gilson进一步证明Chitin中含有氨基葡萄糖,后来研究j证明,Chitin是由N-乙酰基葡萄糖缩聚而成的 :6. 1859年C.Rouget将甲壳素浸泡在浓KOH溶液中煮沸一段时间,取出! 发现可溶于有机酸中 !7.1894年F.Hoppe-Seiler确认这种产物是脱掉了部分乙酰基的甲壳素,并命名为壳聚糖(Chitosan) j壳聚糖是甲壳素的N-脱乙酰基的产物,一般而言,N-乙酰基脱去55%以; 上就可以称之为壳聚糖,这种脱乙酰度的壳聚糖能溶于1%乙酸或1%盐酸。

      作为有实用价值的工业品壳聚糖,N-脱乙酰度必须在70%以上 I根据N-脱乙酰度可以把壳聚糖分为: ;55%-70%为低脱乙酰度壳聚糖 ;70%-85%为中脱乙酰度壳聚糖 :85%-95%为高脱乙酰度壳聚糖 |95%-100%为超高脱乙酰度壳聚糖(极难制备) |7.1.2甲壳素与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 |一、一般性质 !尝素是白色或灰白色无定形、半透明固体,分子量因原料不同而有数« 十万至数百万,不溶于水、稀酸、稀碱、浓碱、一般有机溶剂,可溶于浓的«盐酸、硫酸、磷酸和无水甲酸,但同时主链发生降解 :二、 结构特征 !研究证实,甲壳素与其他多糖一样,其分子链也是螺旋形,XRD照片给出j 的螺距为0.515nm,一个螺旋平面由6个糖残基组成 |测定方法:红外、核磁共振 i三、 壳聚糖的主要特性 |1. 不能完全溶解于水和碱溶液中,但可溶于稀酸(pH<6),游离氨基质子!化促进溶解溶于稀酸呈黏稠状,在稀酸中壳聚糖的B-1,4糖苷键会慢慢! 水解,生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 ;2. 壳聚糖在溶液中是带正电荷多聚电解质,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3. 壳聚糖的溶解性与脱乙酰度、相对分子质量、黏度有关,脱乙酰度越!高,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越易溶于水. !4. 壳聚糖具有很好的吸附性、成膜性、通透性、成纤性、吸湿性和保湿;性 |N-脱乙酰度和黏度(平均分子量)是壳聚糖的两项主要性能指标 ;脱乙酰度 |(1) 脱乙酰度(D.D.)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它在稀酸中的溶解能力、黏!度、离子交换能力、絮凝性能和与氨基有关的化学反应能力。

      2)测定的方法有酸碱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氢漠酸盐法、胶体滴定法、 苦味酸分光光度法、UV、IR法等5、黏度黏度反应了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大小,在壳聚糖的生产上,常用旋转黏 度计来测定其黏度,这是表观黏度,其数值可大体反映出壳聚糖分子量的大 小常由此说高黏度壳聚糖、中黏度壳聚糖、低黏度壳聚糖7.2甲壳素的存在状态与提取方法7.2.1甲壳素的存在状态天然有机化合物中,数量最大的是纤维素(植物生成),其实是甲壳素 (动物生成)估计自然界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将近100亿~1000亿吨甲壳素是地球上除蛋白质外数量最大的含氮天然有机化合物一、在自然界的存在甲壳素广泛存在于甲壳纲动物虾和蟹的甲壳、昆虫外壳、真菌(酵母、 霉菌)的细胞壁和植物(如蘑菇)的细胞壁中二、存在状态 :甲壳类动物外壳的结构材料就是甲壳素,它既有生理作用,又能保护机! 体防止外来机械性冲击;同时,还具有吸收高能辐射的性能在真菌的细胞! 壁中,甲壳素与其他多糖相连,在动物体内,则是与蛋白质结合成蛋白聚糖」甲壳素的结构因氢键类型不同而有三种结晶体: |? a-甲壳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糖链组成 |? B-甲壳素,由两条同向平行的糖链组成 :? Y-甲壳素,由三条糖链组成,其中两条同向,一条反向。

      i壳聚糖(chitosan)是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也是少数具有电荷| 特性的天然产物之一,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 ;7.2.2甲壳素与壳聚糖的提取 :一、甲壳素的制备 i制备甲壳素的主要操作是:脱钙和脱蛋白 |制备甲壳素的传统工艺 |(1) 酸的作用即为脱钙,即用于浸泡虾蟹壳时使其中的碳酸钙和无机盐!变为水溶性溶液和二氧化碳等 :(2) 碱的作用即为脱蛋白,因为蛋白质在碱液中比在酸液中溶解得较快;也较完全 i(3)剩余下来的就是甲壳素 !【举例子】 i《EDTA处理虾壳制备甲壳素的研究》黄俊娴,杨建男 :在提取工艺上大多围绕着如何将脱钙和脱蛋白进行得更彻底更完全 ;1、 实验原理: :(1) 传统工艺用虾壳制备甲壳素,一般是酸脱钙,用碱脱蛋白质,不仅!消耗较多的酸和碱,且易破坏甲壳素的结构,脱蛋白时往往还需加热 «(2) 前人Foster和Hackman曾用EDTA先在pH 9,后在pH 3条件下处:理蟹壳,钙和蛋白质的脱除率为100%和95% (存在10%~20%的误差) :(3) 但是经实验测定,用该方法处理己粉碎的虾壳时,效果不如上述文!献中的理想 i2、 实验过程概述及结论: |(1) 根据pH 13时,EDTA-Ca的lgk,=lgk的特征,且EDTA的溶解度接;近最大的特点,建立用EDTA在室温下一步处理虾壳制备甲壳素的方法,40 min : 时脱钙和脱蛋白率分别为100%和98.7%,且EDTA可回收循环使用。

      |(2) EDTA 一步法处理虾壳制备甲壳素,可操作性强,操作步骤简单,生j 产周期短、原料和能量消耗小,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且在制:备甲壳素的同时回收了蛋白质等,使虾壳的利用价值增强 i二、壳聚糖的制备 !(一) 壳聚糖的一般制备 !1、 化学法 |壳聚糖的制取通常采用化学法,制备工艺程序为:甲壳一脱钙一脱蛋白; 质一脱色一甲壳质一脱乙酰基一壳聚糖 :2、 微生物法 i甲壳素是绝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许多制药企业和酶制剂« 的发酵过程产生的下脚料中含有真菌的菌丝体,可从中提取甲壳素如黑曲| 霉、雅致放射毛霉鲁氏毛霉等,真菌中的甲壳素是a-甲壳素 ;3、 微波法 :微波法比常规法达到相同的脱乙酰度所需的反应时间可以缩短9/10,壳I 聚糖的黏度也有提高 i(二) 特种壳聚糖的制备 |1、高黏度壳聚糖 :高黏度壳聚糖,一般是指1000mPa/s以上的壳聚糖 :优点:分子量高,制成的膜或纤维强度大 i高黏度壳聚糖制备注意的环节: :(1) 虾蟹壳比蚕蛹壳、柠檬酸发酵菌渣等其他原料较有可能制备出高黏!度壳聚糖 !(2) 虾蟹壳堆放长时间后因微生物破坏,不能用于生产高黏度壳聚糖。

      3) 生产甲壳素的过程中,不能用浓度大的强酸、强碱高温长时间处理」(4) 在生产壳聚糖过程中,要掌握高温、短时间原则 |(5) 不能使用KMnO4等强氧化剂长时间脱色,强氧化剂对糖苷键的破坏I很严重 i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案: :第一,较低温度、较长时间下进行反应如在常温或60〜65°C下脱乙酰化,:均能获得质量较好、黏度较高的壳聚糖产品 :第二,高温短时间如将甲壳素粗粉碎后,先用50%的NaOH溶液浸泡,|然后在110C均匀保温1h左右,也可得到黏度在1Pa・s以上的壳聚糖2、高脱乙酰度壳聚糖 j一般工业使用,不要求壳聚糖有很高脱乙酰度,但在食品、医药、活细;胞和酶的固定化、制作反渗透膜中常用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 |如果只是要求高脱乙酰度,只要在脱乙酰化反应时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I反应时间即可当用40%的烧碱,反应温度在135〜140C,1~2h基本能得到100%脱乙酰度的壳聚糖 :3、水溶性壳聚糖 !壳聚糖只能溶于一些稀的无机酸或有机酸中,不能直接溶于水 i(1) 水溶性壳聚糖: |能溶于水的壳聚糖 ;能溶于水的壳聚糖盐 !能溶于水的羧甲基壳聚糖 i能溶于水的低分子甲壳素 |能溶于水的低分子壳聚糖 ;(2) 判断是何种水溶性壳聚糖的方法: |把壳聚糖溶于水,看溶液有无黏性,没有黏性的是低分子甲壳素或壳聚i糖 i往水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浑浊或沉淀,是壳聚糖盐。

      ;如果滴加HCl溶液产生浑浊,则是羧甲基壳聚糖 |R-COONa+H+一R-COOH+Na+ :R为氨基葡萄糖残基 :甲壳素在均相条件下进行脱乙酰化应,当脱乙酰度为50%左右时,这种壳j 聚糖能溶于水 :对较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进行乙酰化,控制其脱乙酰度在50〜60%,也可| 得到水溶性壳糖 I4、 羧甲基壳聚糖 |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种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其抗菌性、具有保鲜作用、| 是一种两性聚电解质等 i羧甲基壳聚糖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氯乙酸与壳聚糖反应而得到,但羧甲i 基既会在-OH上发生取代,也会在-NH2上发生取代,生成O-羧甲基壳聚糖和« N-羧甲基壳聚糖 «羧甲基壳聚糖的水溶性,除了因为它是一种羧酸钠盐而溶于水外,还有| 一个原因是羧甲基的导入破坏了壳聚糖分子的二次结构,使其结晶度大大降; 低,几乎成为无定形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很多) i将壳聚糖溶于稀乙酸中,用过量丙酮沉淀,得到壳聚糖乙酸盐;转入带| 有搅拌的反应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和异丙醇,边搅拌边滴加氯乙酸; 的异丙醇溶液,控制反应温度为70度,反应数小时,冷却至室温,用稀酸调: pH至中性,用85%甲醇洗涤,干燥,即得到羧甲基壳聚糖。

      :5、 低聚糖 !低聚糖也叫做寡糖,过去把双糖到十糖称为寡糖,现在一般把范围扩大i 到二十糖,称作低聚糖 :相对分子量低于10000的壳聚糖具有许多优于高分子量壳聚糖的功能 比如具有生物活性的甲壳素和壳聚糖的五糖至九糖,特别是六糖和九糖在抑: 制肿瘤方面有着令人鼓舞的作用 |低聚糖的常见的制备方法: ;(1) 酸水解法:壳聚糖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会发生长链的部分水解,i即糖苷键的断裂,形成许多分子量大小不等的片段 !(2) 氧化法:过氧化氢氧化法最为常见,加AHO进行降解反应 «2 2 :(3) 酶解法:利用专一性或非专一性酶对甲壳素或壳聚糖进行降解I6、微晶壳聚糖和磁性壳聚糖 :微晶壳聚糖由于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如保! 水性好、成氢键能力强、成膜性好、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强等,在农业、纺! 织、医药、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I可用2%的醋酸水溶液溶解一定量的壳聚糖,经过滤除去不溶物及凝胶颗: 粒;再于一定温度下进行热降解,并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使之产生絮状; 凝聚物,最后用蒸馏水洗涤并在真空下干燥,即得微晶壳聚糖 |壳聚糖由于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亲和性和无毒等特性,分子链上大量! 存在的羟基和氨基又使其易于进行化学改性,因此常被用作磁性高分子材料; 的“外壳”。

      壳聚糖与Fe3O4复合形成的磁性壳聚糖微球具有磁响应性,可作为分离富 集、靶'向药物、固定化酶的载体,从而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等领域7、俄罗斯研制壳聚糖碳纤维材料活性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