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年关于“大学生隐形逃课”问题的研究综述新编.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1352****589
  • 文档编号:172824537
  • 上传时间:2021-03-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8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关于“大学生隐形逃课”问题的研究综述关于“大学生隐形逃课”问题的研究综述 隐性逃课是相对于显性逃课而言的,是一种心理旷课行为,指的是上课时学生从事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如自学其它科目、睡觉、聊天、玩、发呆、想事情等隐性逃课涉及面广、危害性强,无论从研究层面还是从现实角度,都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关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研究,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 (一)实证研究类 郎佳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研究》一文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东、中、西部,每个地区抽取一般本科院校和985或Zn学校各一所,共六所高校(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xx大学、渤海大学、西南大学、xx民族大学)的在读本科生进行调查以便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和原因有更客观的了解,提出了教师、学生和学习动机三方面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李杰和郑玉章在《音乐院校专业小课“隐性逃课”的归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则是从音乐院校专业小课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和对策张晶在《对独立学院隐性逃课的调查》中的调查研究对象则是xx农业大学东西校区的大一学生,找到了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主要有心理因素、对教学方式和环境的不适应、对课程或专业不感兴趣、缺乏动力、意志不坚定等,但她只提出了原因,但并未提出对策。

      (二)理论角度分析大学生隐性逃课类 周琦在《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中从社会学角度以个体层面和制度层面两方面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进行剖析而吴丽华和卢森林的《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则主要从学生个体和教师个体来分析隐性逃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曾红、黎光明、温海英和黄文庚在《大学生隐性逃课与人格特征及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一文中主要集中在探讨大学生隐性逃课倾向与人格特征、核心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上,从人格特征、核心自我评价方面分析了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 (三) 从学生、教师、课程、学校、社会、家庭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苏晨佳在《大学生“隐性逃课”问题分析》中主要从学生、教师和管理和考核体制方面分析隐性逃课出现原因及对策而邓建壮则在《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动因分析及对策》一文中提出“隐性逃课”行为这不仅仅是学生的自身问题,而且也是教学管理、家庭教育、教育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提出措施来改变这一状况张赛斌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探析》一文中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隐性逃课现象除大学生自身及教师因素外,还与教材、教室安排、网络游戏的诱惑、学校和家庭教育、就业压力及考试制度密不可分。

      陈洁和周坤在《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之我见》中说,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不容忽视,针对其反应出来的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努力予以解决对学生个人而言,隐性逃课有好有坏,关键在于如何权衡利弊,予以适当处理黄彬的《大学生逃课的社会成因及矫治》分别从科技发展、市场经济、教育体制等层面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解读,探讨大学生逃课的社会成因及矫治的方法但是,他们由于角度过多加之篇幅限制,分析深度不够 (四)在逃课现状描述中提及隐性逃课的 尹海燕在《大学生逃课和隐形逃课现象的成因及对策》一文中从课程设置、管理、社会因素、教师等各个层面上,剖析了目前高校教学课堂上学生逃课和隐性逃课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对症下药地提出了几个解决的办法xx民则是在《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成因与对策》中从学生自身、教师授课、教学管理三个方面分析学生逃课现象的主要成因,并提出对策但他们只是在分析逃课现象时提及了隐性逃课,在其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中都主要针对逃课,并未针对隐性逃课做出较深刻的分析本文来自 逃课 综述 隐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