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校园网.docx
2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八中校园网 八中校园网篇一 北安八中简介 播种梦想的沃土 放飞梦想的家园 ——记北安市第八中学 北安八中是市内一所出名的初级中学,在市委、市政府、黑河市督导室及市教导局领导的屡屡亲临关切指导下,为我们北安市的教导进展书写了辉煌的业绩:先后获得国家级“学校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测验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标准化创办初级中学先进学校”、“省级德育先进集体”、“省级群众最合意学校”、“省级绿色学校”、“黑河市优秀家长学校”等多项国家、省、地、市各级各类殊荣 一、吸纳人才,师资气力雄厚 北安八中现有教师134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省级教学能手4人,省级优秀班主任7人,地级优秀教师21人,地级骨干教师38人,市级名师7人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生1265人在历届生源相对薄弱的处境下,北安八中的全体教师团结奋进,砥砺前行,每天早来晚走,辛勤耕耘连续多年在中考中取得骄人劳绩: 2022年我校考入一中79人,前十名有2人2022年我校中考劳绩再次令全市瞩目:93人考入一中,前十名我校占4人!2022年,考入一中80人,前十名有2人!其中孙宁梓同学以数学总分值成为单科状元。
2022年又攀新高,考入一中90人 二、书香校园,文化内涵丰富 打造一流校园文化,创造书香校园是北安八中的办学特色几年来,特色办学和常规管理相辅相成,制度文化和人性化和谐统一学校以“为学生终身进展奠基”为办学理念,秉承“公、诚、勤、毅”的校训,提防学校文化内涵创办,提防教师队伍和学生素质的提升,形成了“正德、励志、崇实、创新”的校风,“博爱、严谨、务实、进取”的教风和“笃志、博学、求实、切思”的学风在校园创办上,学校购置了大量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建起高标准的多功能微机室和教室,领先实现了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建立健全了各种活动室学校内教学区、绿化区、生活区、休闲区、运动区布局合理,各种设施一应俱全人文气息和自然风貌融为一体,科学精神与育人空气相得益彰绿草和鲜花伴师生成长,树木亭阁与楼舍相望,校园文化空气如丝丝细雨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影响和教导 三、科研兴校,教学动力不竭 教学科研是兴校之本,是学校持续进展的不竭动力多年来,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北安八中不断从实践中总结教导教学方法,更新教导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五环节”教学法,即:目标认定——自主预习——表示交流——点拨升华——达标检测。
五个环节的终极思想是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从根本意义上实现真正的主体教学,使课堂回归生命的活力为了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集众人之聪慧,重点模范集体备课,让大家在学科研讨中获得进步每学期学校还要屡屡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如:抽签课、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备课小组同课异构赛课,教研组汇报课、“先学后教”研讨课,“高效课堂”推进课等,来促进教师彼此学习、相互探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 夯实根基,高考屡创佳绩 2022届高考终止后,八中的老师冲动不已由于高考前四名同学竟然都是八中的毕业生初中在八中就读的金杰同学以应届生的身份考上了清华大学,成为黑河地区的理科状元,而另一位同样在八中读初中的马君琳同学那么以黑河地区的文科状元的劳绩考入了中央财经大学!赵继文同学以黑河地区其次名的劳绩考入了哈工大,陈秉旭,徐肖然等那么并列第四名,分别被浙江大学和南开大学入选而在这之前,八中毕业的王凯同学曾以全市其次的劳绩考入了上海华东师大!吴雪、李鹤、高考时分别考入中国财经大学、中国航天航空大学王炳尧同学全市其次名考入哈工大这样的学生还有好多好多正由于八中的老师分外提防对学生举行方法指导,使之能够夯实根基,踏踏实实。
而在思想教导方面那么倡导“先做好人,再做学问”,因而,学生升入重点高中后,照旧能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上进一中老师更是赞不绝口,说八中学生后劲足,潜力大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做人赢得了一中领导及老师的高度赞誉 四、 “导员”制度,解家长后顾之忧 八中的良好的声誉吸引了周边农林牧场的学生来校就读在托管学生和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处境下,八中校领导创新管理模式,建立了“导员制度”,即八中安置每位教师带2——3名特殊学生(即留守儿童、单亲孩子、托管学生、学困生、贫困子女等),担负起家长的职责,结合学生学习中或生活中展现的问题, 实时地赋予关切和扶助,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和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家长能够放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解决了片面打工农人的后顾之忧 五、踏实肯干,赢得社会认可 八中的老师有一句自我评价的俗语“不用扬鞭自奋蹄”,虽是一句戏谑的话,但是八中老师的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是有目共睹的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八中赋予了高度的评价正由于八中学生在高中阶段踏实的学习态度,让高中的老师对八中的教导弥漫了信仰!北安一中、北安三中的片面老师纷纷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八中就读。
省督学来八中督导评估时也说:“北安八中进展速度快,管理理念新,教学质量高,目前在黑河地区都是一流的 环境创造人,学识变更命运,教导成就未来我们相信在八中这片播种梦想 的沃土上,在这个放飞梦想的精神家园里,在这块蕴含着丰厚文化积淀和弥漫盎然活力的天地间,确定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栋梁之才! 在历届生源相对薄弱的处境下,北安八中的全体教师团结奋进,砥砺前行,每天早来晚走,辛勤耕耘连续多年在中考中取得骄人劳绩: 08年中考考入一中79人,全市前十名六人,张晓雪同学获得全市中考状元09年考入一中78人,前十名我校占3人10年我校考入一中79人,前十名有2人2022年我校中考劳绩再次令全市瞩目:93人考入一中,前十名我校占4人!2022年,考入一中80人,前十名有2人!其中孙宁梓同学以数学总分值成为单科状元 八中校园网篇二 胶州八中聪慧校园创造汇报材料11 加强信息化创办 打造聪慧化校园 ——胶州市第八中学“聪慧校园”创办汇报材料 一、学校概况 胶州八中是一所新建学校,新校位于李哥庄镇李王路一号,由李哥庄镇党委政府投资1.6亿元创办,占地面积约192亩。
是首批青岛市模范化学校之一,也是最早的青岛市标准化学校之一,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785人,教职工140名,专任教师135人,其中本科学历104人,专科学历31人,教师学历达标100% 二、聪慧校园环境创办 (一)根基创办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我校根据上级信息化创办要求,在信息化创办方面,按照新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了校园网的创办:网络中心配备了专业级核心交换机、4台网络服务器、独立的网络防火墙以及负载均衡设备;做到了光纤进教室,千兆网络到桌面;新安装了32套班班通设备,其中包括了65寸电视白板和电子视频展台等设备;教师办公电脑达成人手一机;一个可以容纳200多人的多媒体教室,两个信息技术教室;新建录播教室和电子书包;学校开通并使用了数字图书馆,便当教师学生阅读使用,下一步还将改建综合阅览区就目前学校配置方面在我们当地处于较高水平,保证了学校5-10年内领先及后续升级配备过程中不落后 (二)机制保障和队伍创办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数字聪慧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按需配备了网络管理员和电教管理人员:配备了一名专职电教管理人员(网管员)和两名兼职人员,管理人员有多年的工作阅历和专业背景。
为保证数字聪慧校园的创办,我校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规划,包括:聪慧校园管理、使用、网络安好、人员培训等制度,并积极落实到实处在学校制定年度工作筹划时,我校将数字校园的创办都放到重要的地位,概括规划数字聪慧校园进展目标、内容,并积极按筹划实施 2.全面开展教师信息化应用才能培训建立教师信息化应用才能培训制度,把信息技术应用才能纳入教师教学根本功考核开展校本化的教师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操作才能、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共享才能、新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和数字化教学设计的培训,每学年教师培训10学时以上通过培训,老师们的信息化应用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打下了坚实根基 (三)创办聪慧化校园{八中校园网}. 聪慧化校园的创办方面,以学校应用为根本,它将学校各自独立的资源及服务系统科学规划,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能将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等功能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主要功能有校园播送、校内即时通、校园电视台、网络课堂直播、会议直播、优秀课例表示、会议培训等,实现了信息化设施和软件平台之间无缝对接,可以实现常态化的应用 1.学校投资30万元配备了一套多功能自动化录播系统(智能录播室),根本得志网络环境下多媒体互动教学(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和校内研训交流需要,在录播教室平台上,领导和教师可以相互实时的观看课堂的教学处境,掌管第一手资料。
2.聪慧校园平台实现了教学、教研资源集聚共享学校有筹划的将教学课件、课例设计、一师一优课、微课程、论文等资源充实完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老师们可以在平台上录制、上传自己的教学过程;还可以上传自己的微课资源、备课和课件等附件;可以查询优质教学资源;可以举行网络直播,实时评价;可以根据录课,举行教学反思 3.聪慧校园平台为学生供给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可在平台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学习 4.聪慧化校园平台也向家长开放,家长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公众号、飞信、群等平台,实时的查看学校的教学情景,增加了学校常态工作的通明度,加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 5.聪慧化校园平台同时也将校园安好监控、校园播送等原本独立的系统集成 在平台上,实现统一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 6.学校聪慧化校园还告成与胶州市教体局“云平台”形成了对接,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实现资源价值 (四)尝试“城乡一体”,达成资源共享 我校尝试“城乡一体”,与城阳七中、青岛63中牵手联盟,形成教研互动、资源共享等强大功能,实现“城乡共享课堂”、课例、课件、案例等教学资源的融通共享。
(五)举行“一对一”网络课堂(电子书包)创办 今年5月份,我校配备了一个教学班的智能终端设备(优学派平板电脑),并积极应用于课堂教学 “一对一”网络课堂的开设,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交流和互动,并举行了翻转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的探索 在常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实现每人一个客户终端,教师借助聪慧校园平台,不仅能随时掌控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处境和整个班级的学习动态,还能在第一时间对不同的学生举行单独指导师生之间通过语音或文字实现互动,实时提出或解答有关的问题并且,借助录播教室,整个教学过程可同步录制成课件,以备学生随时点播观看 网络课堂的运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做到了全方位地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加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为每个班级学生开设学习空间,支持学生随时随地举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支持学生交流协作,实现高效的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同时,它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学生借助电子书包,可实现教学资料的共享,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提升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 1. 全体教师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举行电子备课。
2.教师能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 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3.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学识技能掌管处境举行检查反应,对学生学习效果举行数字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