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中、歧化反应规律.doc
7页1.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归中反应: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只含有该元素中间价态 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归中反应发生归中反应的条件是要符合中间价态理论: 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只有当这种元素有中间价态时,才有可能发生 归中反应而且高低价态变化的结果是生成该元素的中间价态 归中反应的特点是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是同一种物质利用中间价态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二氧化 硫可用浓硫酸干燥(因为不存在+5价的硫)C+ CO2=2COS02+ 2H2S= 3S J+2H2OH2SO3+ 2H2S= 3S J+3H2OH2S+ 3H2SO4浓)=4SO2+ 4H2O2Fe3++ Fe= 3Fe2+6HC1+ KC1O3 = KCl + 3C12 T+H2O5NaBr+ NaBrO3+ 3H2SO4= 3Br2+ 3Na2SO4+ 3H2OCa(CIO)2+ 4HCI(浓)=2CI2 T£aCI2+ 2H2OCuO+ Cu=Cu2O2Na+ Na2O2 =2Na2O1 .邻位转化规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者降低到相邻的价态如:S有-2, 0, +4,+6的价态,如果是0价的S参加反应,贝U升高到临近的+4, 或降低到临近的-2。
2. 跳位转化规律般都满足邻位规律, 但是如果遇到强氧化剂或强还原剂, 则会被氧化为高价态 或还原为低价态如:-2价的S如果遇到一般的氧化剂,则被氧化到 0价【2H2S+SO2====3S J +2H2O】(反应方式不唯一,图示为配平方法),但如果遇 到强氧化剂,则可能被氧化到 +6 价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 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一中间价】的规律,不会出现交错现象如在反应【2Na2S+SO2====2Na2O+3S】中,Na2S中的S是-2价,它跟SO2反 应后生成S为0价的So3. 价态归中规律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 多达到相同的价态,而绝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 其中价态归中是指高价态的化合价降低, 低价态的化合价升高, 但不可能低价态 的元素最后升的比原来高价态化合价还高,即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反应遵循 "可 靠拢不相交 "o4. 中间价态规律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 只有当这种元素有中间价态时, 才有可能 发生归中反应而且高低价态变化的结果是生成该元素的中间价态利用中间价态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二氧化硫可用浓硫酸干燥 (因为不存在 +5 价的S)o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归中反应含有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 生成只含有该元素中间价态的物 质的反应叫做归中反应 碳和二氧化碳反应【C+C02==高温==2C0】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 SO2+2H2S====3S J +2H2O】硫化氢和亚硫酸反应【 H2SO3+2H2S====3S J +3H2O】铁和铁离子反应【 Fe+2Fe====3Fe 】 次氯酸钙和浓盐酸反应【Ca(CIO)2+4HCI(浓)====2CI2 T +CaCl2+2HO 】溴的归中【 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 】铜和氧化铜反应【 CuO+Cu=Cu2O】硫化氢和浓硫酸反应 (设 n(H2S):n(H2SO4)=n)n=1【 H2S+H2SO4====SJ +SO2T +2H2O】 (等体积 )n>1【3H2S+H2SO4====4S J +4H2O】 (H2S 过量)n<1【H2S+3H2SO4====4SO2 T +4H2O】 (H2SO4 过量)折叠 双水解反应中归中反应这类归中反应指 :能形成两性化合物的元素所形成的两类盐溶液反应形成氢氧化 物的反应。
这是金属阳离子和该金属所生成的阴离子生成中性的氢氧化物沉淀的归中现象铝【 AI+3AIO2+6H2O====4AI(OH)3 J】锌【 Zn+ZnO2+2H2O====2Zn(OH)2 J】【高价+低价—中间价】解释:例 :2H2S+SO2====3S J +2H2O此反应中,H2S中的S是-2价,SO2中的S是+4价,它们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生成0价的S和水折叠 其余的归中反应(1) 碱与多元酸反应 :当多元酸过量时可形成酸式盐过量硫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 NaOH+H2S====NaHS+H2O 】过量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H2SO4+NaOH====NaHSO4+H2O 】(2) 多元酸与对应的正盐反应硫化钠和硫化氢反应【 Na2S+H2S====2NaHS】碳酸钙和碳酸反应【 CaCO3+H2CO3====Ca(HCO3)2 】硫酸钠与硫酸反应【 Na2SO4+H2SO4====2NaHSO4 】亚硫酸铵与亚硫酸反应【 (NH4)2SO3+H2SO3====2NH4HSO3 】磷酸钙与磷酸反应【 Ca3(PO4)2+4H3PO4====3Ca(H2PO4)2】(3) 多元酸与对应的酸式盐磷酸一氢钠与磷酸反应 【Na2HPO4+H3PO4====2NaH2PO4 】(4) 正盐与对应的酸式盐磷酸二氢钠与磷酸钠反应【 NaH2PO4+Na3PO4=2Na2HPO4】 如果把正盐和碱中所含的可电离的氢离子看成是零, 那么生成酸式盐的归中条件 是:两种反应物组成上要相差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电离的氢离子。
如果两种反应物 的组成相差两个以上可电离的氢离子 (即三元酸与对应正盐或与碱反应 ),则生成 物与反应物用量有关,但符合 "显强性 "原理,即生成物的组成接近于过量物的组成例 1: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设 n(H3PO4):n(NaOH)=a(n 表示物质的量 )a < 1,反应式【H3PO4+NaOH====NaH2PO4+H2O 】1 3,反应式【H3PO4+3NaOH====Na3PO4+3H2O 】例2:磷酸与磷酸钠反应,设n(H3PO4):n(Na3PO4)=b(n表示物质的量)b<1 ,反应式【 H3PO4+2Na3PO4====3Na2HPO4 】b=1 ,反应式【 H3PO4+Na3PO4====NaH2PO4+Na2HPO4 】 b > 2,反应式【2H3PO4+Na3PO4====3NaH2PO4 】归中反应中,若一种元素化合价有数种,任意价转换后不能超过 (大于或小于 )中间价,可以根据此原则判断电子转移。
如某元素化合价有 -2, 0, +1, +2, +5,那么-2价的元素只能转换为 0或+1, +5 价的元素只能转换为 +2或+1, 0价的元素只能转换为 +1, +2价的元素只能转换 为+1 ,即 :+1 价在此反应中为中间价态大于 +1 价的最多转化为 +1 价和原价之间的价, 用区间表示为 [+1 ,原价 )小于 +1 价的最多转化为 +1 价和原价之间的价, 用区间表示为(原价, +1] 谬误:6HCI+KCIO3====KCI+3CI2 T +3H2O驳斥 :该方程是错误的,氯酸盐绝对不能用来制备氯气 [1] ,因为会生成大量难以 分离且易爆炸的 CIO2[2] 归中反应就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那种元素的化合价向 中间靠拢歧化反应刚好与归中反应相反,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向两边散开,例如 2Na2O2+2CO2====2Na2CO3+O2此反应中,Na2O2中的O是-1价,他跟CO2反应后生成O为-2价的Na2CO3 和O为0价的O2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其结果是两种价态只能相互靠近或最 多达到相同的价态, 而决不会出现高价态变低、 低价态变高的交叉现象。
——归 中反应规律价态归中是指 ,高价态的化合价降低 ,低价态的化合价升高 ,但不可能低的最后升 的比原来高价态化合价还高归中现象: 在反应中,若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发生在同一分子内部处于同一氧化态的元素 上,使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还原这种自身的氧 化还原反应称为歧化反应 .例如 2Na2O2+2CO2====2Na2CO3+O2此反应中,Na2O2中的O是-1价,他跟CO2反应后生成O为-2价的Na2CO3 和 O 为 0 价的 O2还有 CI2+H2O=HCIO+HCI 此反应中 Cl2 原本是 0 价 反应后一个升为 +1 价,一个降为 -1 价 歧化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反应中某个元素的化合价既有上升又有下降 例子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氯酸钠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 3Cl2 + 6OH- = 5Cl- + ClO3- + 3H2O 氯气中氯的化合价为 0氯化钠中氯的化合价下降到 -1;而氯酸钠中氯的化合价 则上升到 +5所以,该反应是歧化反应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 word 文本 方便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