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6 孤独之旅[23].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33974885
  • 上传时间:2024-04-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2M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6 孤独之旅1.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2.体会文本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3.感悟人物的成长经历,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一、导入新课到了九年级,同学们都觉得自己长大了的确,你们的身高或许超过了父母、老师,但你们的心理“长大”了吗?能否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有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跟随父亲到芦苇荡里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的寂寞,使他痛苦也令他成长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你有这样“长大”的体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说《孤独之旅》二、教学新课本文节选自《草房子》,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的经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富裕的生活、优异的成绩,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然而,一次意外变故,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一)初读文本,找出这篇小说的三要素明确:人物:少年杜小康环境:远离家乡,孤独偏僻的芦苇荡情节:贫困失学后,在孤独艰苦的环境中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

      二)再读文本,梳理具体情节明确:开端:家道中落,随父放鸭发展:撑船赶鸭,初到芦荡高潮:芦荡遇雨,经受考验结局:与鸭共成长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体悟人物情感变化1.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孤独”呢?请同学们用横线标记出体现“孤独”的句子,圈画出关键词语,并把文中所有的“杜小康”以及指代杜小康的“他”都读作“我”,把“杜雍和”读作“爸爸”或是“父亲”进入角色,充满感情地读你画出的语句读了之后,要把你们真实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语句并分析,教师总结学生可能找到的句子:(1)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白茫茫的水分析:这是杜小康对前景的茫然,但似乎也包含着对未来的向往2)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分析:面对眼前无边无际的芦苇荡,杜小康产生了害怕现实、害怕孤独的感觉3)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分析:对陌生环境的不适,被沉重的孤独感所替代他们生活贫乏、空虚,害怕孤独,可又无法逃避4)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分析:杜小康和他的父亲已经学会适应现实环境,面对孤独5)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分析:杜小康经过了风雨的考验,在困境中磨炼了自己,终于敢于面对现实,并勇敢地战胜了自然界和人生中的风雨,使自己的意志更加坚强了教师小结:在整个放鸭的过程中,杜小康经历了由害怕孤独到面对孤独再到战胜孤独的过程,这其实也就是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教学提示】怎样分析小说题目的含义或作用?小说题目的含义或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②作为文章的线索③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④具有其他的象征义⑤揭示文章中心⑥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说文中的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明确: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并能在困难中成长,越磨炼越坚强的孩子他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

      他是一个碰到困难不退缩,遇到委屈不怨天尤人,遭到挫折不颓唐,积极地面对一切挑战的坚强的孩子1.文中环境描写也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一定作用,找出有关语句并分析作用教学提示】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如芦苇荡、放鸭图、孤独的杜小康等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1)对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鸭群、水流虽然美,但毕竟单调这些更增添了杜小康对家乡生活的留恋2)黄昏时的炊烟和河面的热气,单调、虚无,更增添了孤寂的感受3)芦苇荡的宽阔无边,给人一种压迫感,虽有清香的气味、萤火虫的亮光和水鸟,但这一切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而这种压迫感、孤独感也是对杜小康的一种磨炼4)芦苇荡暴风雨的凶猛,是对杜小康的考验和磨炼在这场暴风雨中,杜小康从幼稚、软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教学提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②渲染故事气氛,增强故事真实性③烘托人物形象④推动故事情节⑤暗示社会环境⑥深化主题2.鸭群是杜小康最亲密的伙伴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描写这些鸭子,这与表现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明确:杜小康失学后,去放鸭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他是不能回避的;在孤独中,鸭群是他的伙伴,他也只能从鸭子身上得到心灵的安慰;在风雨中他保护鸭群,感到成长的艰辛和喜悦;最后鸭子下蛋,不仅是放鸭的成果,也是杜小康人生的一段成果,其中的甘苦都化在“鸭下蛋了”的惊喜中。

      三、板书设计可取之处  放手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去感悟、去思索,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足之处  文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龄相仿,杜小康的经历肯定能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启示,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没有很好地去引导,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不是很到位第五单元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第五单元 )  理想信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