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科(材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7页材料学科(材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502授 工学 学位)一、培养目标1. 具有坚实宽广的本学科和主要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2.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3. 熟练掌握运用一门外国语, 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表面科学与工程3.新型金属和陶瓷材料5.新型能源材料及器件2.新型块体非晶及纳米材料4.复合材料6・光电材料与电子封装技术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 限一般为4-6年四、学分要求已麵舞伽士生总学分要求M29学分硕博连读、直攻 总学分要求$53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类别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普通博上研究生以同 等学 力报 考博 士生总学分$53学分$29学分按硕 博连 读、 直攻 博研 究生 的要 求培 养, 符合 课程 免修修课学分>34学 分,其 中:高 水平课 程N6学 分(全 英课程 >2 学 分,国 际一流 课程二2校级公共必修课程$10学分,其中: 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 义2学分;辩证法/经典著作选读1学分; 硕士一外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 校级公共选修课刃 学分:人文类或理工类 或其它类课1学分M 10 学分, 其中: 全英 课程 >2学 分或 国际 _流 课程 >2学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学分,其中: 一级学科慕础课8学分(必修) 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邙比定选修) 硕上专业课4学分(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 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 选)专业课4学分(任选)学分)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分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 学分规定 的, 可申 请免 修。
研究 环节N19学 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N 19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 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 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 并提交论文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 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五、课程设置:勰代码课程名称公共课程 一级学科基础课 花和葩课 学位课程{注明全英文课程和国际一流课程}411.500408.601408.550411.80040&810011.50001L501110.510110.504110.515110.503110.514110.805110.505110.512110.501110.511110.513110.508第一外国语(英语)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英语论文写作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矩阵论数理统计固体物理(国际一流) 材料热力学(全英语) 现祀材料分析写测试技 术材料化学 (国际一流)材料分析与表征技术纳米尺度材料模拟(全英语)高分子物理和化学(国际一流)陶瓷材料电子制造技术 固态相变理论 表面工程学 粉末材料制备学323618323648484048402.5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马院数学系数学系材料学院材料学院材料学院备注硕博连读、直攻博生必修M6学分。
所有博士生必修WS连 读、直 期生 必信 8学分(数学 选一门404032323232323232跨一级学科学科课程 32 2材料学院材料学院材料学院材料学院材料学院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硕博连 读、直 攻博生 必修N 4学分所有博士生必 修M2学 分(硕博 连读生、 直博生 需另增 加跨学 科课程 2学分, 共计4学分博士专修课程110.801晶体材料结构和性能(全英语)322单年秋材料学院所有博 士荻 修M4 学分110.802先进功能材料(全英语)322单年 秋材料学院110.805纳米尺度材料模拟(全英语)322单年 秋材料学院110.804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322单年 秋材料学院非 学 位 课补 修 课 程材料科学基础966材料学院榊E材料物理性能483材料学院研 究 环 节650.801文献阅读和选题报告1材料学院>19 学分, 所有博 士生必 修650.802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 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 论文1材料学院650.803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材料学院650.804发表论文1材料学院650.805学位论文15材料学院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2. 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材料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3. 参加国际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发表学术论文博士生在3-5年的学业期间应该参加本院组织的学术报告10次以上并公开作一次 以上学术报告方可获得研究环节中参加学术会议或作学术报告的1学分4. 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1)课题的来源、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4) 预期成果;(5) 主要参考文献5. 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1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査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1) 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2) 完成论文选题报告;(3) 完成论文中期报告;(4) 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5) 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6) 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7. 博士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第一作者的学术论文 3篇以上,其中包括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外文学术论文1篇以上。
博士生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发表单 位材料学院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如下: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我院博士研究生申请博 士学位前,本学科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必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任意一条:(1) 在校人事部门规定的B类以上刊物(含B类)上发表论文1篇;(2) 在校人事部门规定的C类以上刊物(含C类)上发表论文2篇,且发表的论文中至少有1篇是以外文全文在C类及以上刊物上发表;(3)在校人事部门规定的C类以上刊物(含C类)上发表外文论文1篇,且作为境外国际会议正式论文第1作者并参加该境外会议;(4)在校人事部门规定的C类以上刊物(含C类)上发表外文论文1篇,且作为第1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答辩前要获得受理通知书)学位申请人的导师是其学术论文审査的第一责任人,申请人的学术论文必须由导 师审核同意后方可发表学位申请人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发明专 利必须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 果,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或 申请的发明专利,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可为第二作者)。
对于”同等贡献作者”排名 的认定,参照《华中科技大学期刊分类办法》(校人(2008) 28号文)执行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国(境)外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如作为申请华 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的学术论文之一,则必须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并应明确注明作者 的双重身份,即国(境)外某大学或研究机构访问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等 字样,华中科技大学可以不作为第一署名单位8. 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经导师评阅同意,方可送同行评阅人评阅博士学位论文经评阅后,根据评阅人对论文的意见,博士生应在1〜6个月内完成对博士学位 论文的修改,经导师审阅同意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华中科技大学学位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9. 学位论文的要求博士学位论文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应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科技发展或社会发展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 的成果,并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10. 博士论文的答辩,一般由不少于5位教授组成答辩委员会,其中要求至少有一 位是来自校外的教授,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为博士导师,客观公正地评价博士生的能力 及博士论文的水平。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