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温泉文化历史源远流长.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wm****3
  • 文档编号:41821340
  • 上传时间:2018-05-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温泉文化历史源远流长.txt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 自由的一种工具女人在约会前,一定先去美容院;男人约会前,一定先去银行 本文 由 8501792 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我国温泉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温泉利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公元前四 千多年“神农氏尝百草 之滋味, 知水泉之甘苦, 令民之所避就 ”(见 西汉司马迁《史记》)公元前 500 至 600 年,孔子《论语?先进篇》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风 乎舞雩, 泳而归”浴乎沂,即在曲阜以南的沂水中泡浸温汤,可见孔子也是我 国温泉文化 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河南下汤温泉,称为御汤,历代都有帝王、皇妃在此沐浴 《河 南通志》记载:“温 泉在鲁山县,旧名皇泉,商后尝浴其处……” 明嘉清《鲁山县志》记载:“皇女温泉,去 县西五十里,旧名汤谷温 泉,今按《水经》名皇女汤,乃商后良夜常浴之其所,泉发于山 之石 中, 神如鼎沸, 里泯引以为沐浴地, 疮疾濯之即愈, 有骊山神出之验 ” 商后 是最早有记载来此沐浴的一位。

      在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房山县的人民群众已谱写利用温泉 洗浴、 灌慨的历史了 “骊山温泉自三代末显于世”(见顺冶本《临潼县1志》 2800 年前骊山温泉就被发现, ), 西周时期周幽王在此修建了“骊 宫” ,历史 上称为“星辰汤” 到了秦始皇时,开始修建离宫别墅, 名“骊山汤” 西汉武帝时扩建为 “离宫” , 东汉张衡在“阳春三月, 酉草萋萋”之时, “适骊山,观温泉,浴神井,风中峦” ,大赞此地 “壮厥之独美,思在化之所原,览中域之珍怪,无斯水之神灵, ”写 下了《温 泉赋》 ,赞美了温泉的“六气淫错,有疾疠兮温最汨焉, 以流秽兮蠲除苛匿,服中正 兮熙哉帝载,保性命兮”的功德,是 当时赞美骊山温泉的名赋 北魏元茛在《温泉颂》 碑文赞颂道:温泉“乃自然之经方,天地 元医,出于河渭之南,泄于骊山之下,渊华玉澈, 心清万仞,于是左 汤谷,右蒙记,南九江,北瀚海,干城万国之民,怀痪沉疴之客,莫 不 宿粮而来宾,疗苦于斯水” 这个时期开发的温采有陕西勉县温泉 和山东临沂温泉,北魏郦 道元的《水经往》有载而江西庐山温泉也在北魏《水经注》出现庐山温泉的历史,见 于记载的最早时期是 在东晋陶渊明隐居于庐山山南温泉,每日耕田2种菊,饮酒作文,欣然自得。

      写下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和《归去来 兮辞》 ,山以文 显,庐山温泉因而名见经传少后于他的谢灵运、董 承等人都曾在此结庐而居,在温泉留 下了醉卧石、燔经台、杏林池等 名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便是现在 庐山的黄 龙山麓,离温泉井仅数百米之遥而此时的温泉能被载于史册的十分 稀少 《水经注》所记载的温泉共有 31 个,其中 12 个可以疗养它按温 度的不同从低温到高 温分 5 个等级,依次为“暖” 、 “热” 、 “炎热 特甚” 、 “炎热倍甚”和“炎热奇毒” 如“炎 热特甚”的温泉,可 以将鸡、猪等动物的毛去掉;“炎热倍甚”能使人的足部烫烂;“炎 热奇毒”泉水可以将稻米煮熟 《水经注》多次提到“大融山石出温 汤,疗治百病” 、 “温 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涌如汤杜彦回曰,可治 百病,水清则病愈,世浊则无验”等,都可 见到北魏时期的温泉发现 都还集中在广义上的中原区域, 依然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 转移 而变化的 唐代 中国历史上,温泉较大规模的利用,起源于秦汉而盛于唐唐朝时 期,文化达到鼎盛阶段,温泉的发掘也开始涉及到了长江以南湖南 的灰汤温泉、江西宜 春的温汤温泉都留下了李白、韩愈等人的足迹和 诗文歌颂。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使宜春温汤温泉名见经传, 唐会昌元年(公元 841 年) ,我国佛教禅宗五派之一沩仰宗创 始人慧 寂禅师创建的栖隐寺(太平兴国寺)也开始在温泉边上香火旺盛会3昌五年,温汤人易重成为江西的第二位状元,更使温汤温泉蒙上了一 层融合了佛家儒 家文化的神秘色彩 唐太宗是位文韬武略兼备,文浩武功辉煌的皇帝他的传奇经历 也与 温泉结下不解之缘, 早年他东征经过辽宁鞍山汤岗子, 途径此地, 坐骑马失前蹄,不想 竟踏出一池清澈的泉水将士在此安歇休整,洗 浴征尘,神奇的泉水将疲劳一扫而光,军 队士气大振当即,李世民 登上身后小岛的亭阁,凝视东方许愿:“如果我东征得胜归来, 必将 重新修建此亭 ”果然,此次东征大获全胜唐太宗李世民不忘许下 的诺言,命人重 修此亭,名叫“祈愿亭” 唐太宗晚年因为“忧劳积 虑,风疾屡婴”他写了一篇《沥泉赋》 表达自己“每濯患于斯源,不 移时而获损”以温泉冶风疾的愿望唐贞观十八年(644 年), 他命阎 立德在骊山营建宫殿,名为“汤泉官” 而他的孙子唐玄宗李隆基则是中国历史上 最酷爱温泉, 醉心温泉 养生取乐的皇帝,他从唐开元年掌握了最高权力开始,除了五次去 东 都,几乎每年都到温泉宫。

      杨贵妃入宫以后,玄宗到骊山时日明显增 多,每年往往在骊 山住一个月以上;天宝二年(743)住了 38 天,天宝 十年冬到第二年的正月,在骊山留了 96 天,还在温泉宫让全体大臣 从长安到师山温泉宫来举行朝贺活动天宝六年更大兴土术, 扩建温 泉宫,改名华清池唐玄宗从开元二年(公元 714 年)到天宝 14 年(公 元 755 年) 41 年间,先后去华清宫达 36 次之多,杨贵妃有 11 年到过 华清宫养生、 美容、 浸浴温 泉, 以葆其青春风韵 “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华清池千秋留美名4唐玄宗李隆基是个精通音律,多才多艺的皇帝,同时是一位温泉 文化的大力倡导者, 唐开元年间, 他写了一首表达自己温泉理想的 《温 泉言志》诗: 桂殿与山连,兰沥涌自 然 阴崖含秀色,温谷吐潺渡 绩为蠲邪著,功目养正宜 愿言将亿兆,同此共昌延 他在诗序言中说“唯此温泉,是称愈疾,朕不能独受其福,恩与 兆人共之” 唐玄宗的诗一 出,群臣争相唱和,尚书左丞相燕国公张 说写了《奉和圣制温泉言志应制》诗,颂唐玄采 关怀民众冷暖之德, 可媲美尧舜: 温泉媚新丰,骊山横半空 汤池蒸水殿,翠本暖烟宫5起疾迎仙藻,无私舍圣功。

      始知尧舜德,心与万人同 而后名相张九龄也写了《奉和 圣制温泉》 ,郑义真等大臣亦纷纷 唱和,颂赞唐玄宗“吾君利物心,玄泽浸苍黔,渐渍神汤 无疾苦,薰 歌一曲感人深” ,这一君臣温泉诗唱和的盛会,是中国温泉文化史上 的一次盛 会 宋代 宋代是中国温泉文化的又一个发展时期, 相传宋仁宗赵祯南巡时 到过湖北咸宁 温泉沐浴北宋政府很关心庐山“黄龙温泉”的建设, 宋真宗亲自赐其名为“灵阳净慧禅 院” 当时禅院壁上有一首可迁写 的温泉诗: 祥庭谁化石龙头,龙口温泉沸不休 直待 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净混常流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游览庐山行至温泉,见壁间可迂写的诗, 不由 诗兴大发,索笔和诗一首: 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 若信众生本无垢, 此泉何处觅寒温? 一时传为温泉文化中的佳话 至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 年)时,湖北 宜昌温汤温泉更因为出 了个孝宗皇帝赵昚的正宫娘娘而轰动一时,成为当朝权贵向往之地辽金时代 《中国名胜词典》对辽宁汤岗子温泉记载:“泉水的利用历史久6远,金天会八年(1130 年) ,太宗曾赴此温汤辽、金在此附近设 有汤池县,县当以 泉得名 ”天赞三年(924 年) ,辽太祖耶律阿保 机到赛罕坝(唐称为松漠,清称为兴安大 岭,也称为带林)拜日,路 过此内蒙古热水塘温泉,曾逗留洗浴。

      天显十二年(937 年) , 辽太 宗耶律德光曾专程来温泉洗浴 元代 在元代,内蒙古的敖汉温泉、克什克腾旗温泉已经开发利用,史 载元世祖曾于克什克腾旗温泉驻跸, 世居应昌的鲁王则封克什克腾旗 温泉为“神泉” 、 “圣水” 而北京小汤山温泉,风景优美,历来是帝王度假之地,在元代就 被辟为皇家园林 明清 明清时代是中国温泉的又一个大发展时代, 有“天下第一泉”之 称的云南安宁温泉, 云南腾冲县热海温泉都是这个时期由著名地理学 家、旅行家徐霞客和 大学者杨慎亲自实地考察发现的杨慎在《安宁 温泉涛序》中加以力荐,指出安宁温泉有 7 种特色:“皓镜百尺,纤 芥必呈;四山壁起,中为石凹;浮垢自去,不待拂拭;温凉适 宜,四 时可浴;掏之可饮,尤发茗颜……”经这一宣传,名人效应立显,安 宁温泉遂名扬 天下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曾亲临庐山温泉考察,并在他的巨著 《本草纲目》中详尽 记载了庐山温泉的性质、作用、治疗方法、适应 症及效果, 对其疗效、 泉质提出了精辟 的见解和科学的论断 其文曰:7“庐山温泉四孔,可以熟鸡蛋……患有疥癣、风癞、杨梅疮者,饱 食入池,久浴后 出汗以旬日自愈也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 我国的矿泉分为热泉、冷泉、甘泉、酸 泉和苦泉,是我国最早的温泉 分类学者之一。

      并且,他把温泉直接划归为药引之一,写下 温泉功效 有:“温泉主治诸风温、盘骨挛缩及肌皮顽疥,手足不遂……” 至 此,温泉历 史进入了真正意义上药用时期 明朝诗人徐景崇行至辽宁兴城温泉,被其吸引,写下了赞 美的诗 句: 万古温泉水,百年几度游; 炎流从地发,暖气欲天浮 风过亭台爽,山还景 物幽; 自怜多病害,不是濯孆帱 清代也开发不少名泉, 在明代小汤山温泉主泉口周围 修筑白玉围 栏,成为帝王宸游禁地的基础上,建起了汤泉行宫,又开发了承德热 河温泉 大连安波温泉也于此时期开发热河泉“吐玉喷珠飨佳宾, 寒来最是见精神,冰封塞外三 千里,泉水独留一段春 ”后人评价很 高 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 ,康熙皇帝亲征噶尔 丹,取得乌兰布 统之战的胜利后,曾到热水塘沐浴,为荟祥寺题写匾额,至今还留有 “康 熙浴井”遗址 解放前 本世纪 20 年代,东北军阀张作霖大元帅在辽宁兴城温泉附近修8建了别墅,使温泉地区的景致别具一格 1930 年,活佛九世班禅曲吉尼玛来经棚庆宁 寺讲经时,曾到内 蒙古热水温泉洗浴布赫副委员长曾赋诗赞道:“克旗景色秀丽,旅 游 意志还……更喜造化功,四季沐温泉” 1932 年,熊式辉主持江西省政,授命下属拨款一 万元,在庐山 建立起现代化的温泉浴室。

      庐山温泉的疗养时期到来了陈炎冰教授 《温泉 与医疗》 记载: “九江之庐山温泉, 风景特佳, 建有新式澡堂, 颇为壮观 ”就是这个 时候,宋美龄来到庐山温泉浸浴,留下了一段 美人出浴的佳话文/温泉文化网)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