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38480352
  • 上传时间:2023-04-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总汇 一、 筛选信息类题答题技巧: 1、句中的这(上述、此、这些等)在文中指代什么?此类题答案通常都在指代词不远处出现,大部分可以直接提取,少数题需要对提取句进行简单的加工2、概括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作用):首先通过浏览全文,锁定介绍指定事物特点的段落,然后从每一个段落中分别概括出事物的特点,最后对概括的结果进行加工合并3、概括情感变化的过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从事情的不同阶段找出表达人物感情的语句,然后从中提取关键词,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4、理解文意类题,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在题干代入处所在的段落寻找答案,可以直接用文中相关句子作答,也可以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语进行加工二、深层含义类答题技巧:1、文章以此标题有哪些深层含义?首先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把形象的词语抽象化,然后联系文章的主旨作答,从而得出其深层含义2、分析加点词语的含义: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词语所在段落表达的含义,再从形象到抽象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即可得出答案3、说出句子的深刻含义:将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具体语境或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然后用浅显的语言表达;解释这个句子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悟,启示,或者对作者说的话的认识:按照从主旨到生活的思路,用主要人物的精神指导自己的生活具体两种答法:(1)我从某的身上明白了某道理,我要学习某某的精神(品质、性格、态度),在生活中应怎么做2)我从某事物身上明白了某个道理,我会接受某事物的教训,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三、审美鉴赏类答题技巧:1、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好在哪里)?(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反映文章的内容、点明主旨;(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作者情感的变化2、请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套路是:这个词语采用了什么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1)动词生动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某事物的情状,表现人物的心情2)形容词、副词细致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或描绘出一幅怎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什么心情3)词语活用题,原意是指什么,这里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什么心情4)下面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解释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的意思,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指出加点词语体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或特点套路是,不能删,某词的意思是说明了什么,如果删去意思就变成了什么,这样就与实际不符合(表达不够准确),加点词语体现了某文体语言的周密性(生动性),所以不能删去。

      3、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或自由赏析,以及修辞方法的作用套路是:分析该句的修辞+修辞方法的作用:比喻,用什么比喻什么,形象的写出了什么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什么情感拟人,把什么直接当成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什么的情状,表达了人物对什么的感情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什么,突出了人物的什么感情夸张,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人物什么情感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什么,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态度(观点,情感)设问,开头出现,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通常为引起了对什么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什么代什么,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通常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者是为了说明什么引用故事、神话传说,通常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对偶,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4、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套路是:人物描写则是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突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心理、品质环境描写则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烘托了)一种什么气氛,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某段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的答题套路:此段在开头:(1)引出下文;(2)开头点明故事所要描写(说明、议论)的对象;(3)照应文章标题;(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5)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此段在中间:(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此段在结尾:(1)总结全文;(2)解释全文主旨:(3)照应前文;(4)照应文章标题;(5)引人深思6、文中哪几段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说明你的理由答题套路:(1)不能,因为这几段和第几段的第几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2)不能,因为这几段存在着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或不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7、人物题型:(1)通读全文,概括文中的人物形象2)文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3)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的人物是怎样一个人4)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谁怎样的品质?答题套路:代入所在段落检索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提取关键词,分析人物性格,并对结果进行合并8、写作技巧:文中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伏笔、照应、烘托、先抑后扬(欲扬先抑)、铺垫、设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联想等等。

      答题套路:(1)对比:谁和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也突出了文章的中心;(2)象征: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3)伏笔: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令主题更加鲜明5)烘托: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6)欲扬先抑: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7)铺垫:突出主要的,使文章内容丰富多彩,情节起伏,增添文章的艺术感染力8)设悬: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