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鳝网箱养殖技术.docx
6页黄鳝网箱养殖技术 摘要介绍了黄鳝网箱养殖技术,包括池塘选择及网箱布局、鳝种选择与投放、饲养管理、水草投放、鱼巢与遮荫设置、水质调控、日常管理等内容,以供养殖者参考 关键词黄鳝;网箱养殖;鳝种选择;饲养管理;水草投放;水质调控 黄鳝俗称鳝鱼,在我国自然环境中分布广,生活在河流、湖泊、水库、沟渠、稻田等水域中在自然条件下,黄鳝主要捕食水生昆虫、小鱼虾等动物性饵料,养殖条件下经过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黄鳝肉质爽滑,味道鲜美,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而深受消费者青睐黄鳝市场价格高,社会消费量大,是目前具有很大养殖发展潜力的名特优水产品种黄鳝静水无土养殖节水节劳力,投资少,见效快,适应范围广,一般经过6~7个月的生产周期,鳝可增重3~5倍,鳝池纯收入可达100~150元/m2因此,探索网箱养殖黄鳝对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一条有效途径 1池塘选择及网箱布局 池塘选用常规精养鱼池,要求水深 m以上,进、排水方便网箱选用聚乙烯无结节网片为佳,网孔尺寸为~ mm,网箱上下绳索直径为 cm,网箱缝制为长方体,网箱短边不超过3 m,网箱面积以15~20 m2为宜。
池塘网箱应设置在水深大于1 m处,水面面积宜在500 m2以上,网箱总面积不宜超过水面面积的1/3,网箱吃水深度 m,网箱上沿距水面 m以上规模化养鳝基地的网箱设置行与列之间应方便木船行驶放养前15 d用高锰酸钾浸泡网箱20 min 2鳝种选择与投放 选择从原产地采捕或收购野生鳝种,或隔年高密度培育的野生鳝种,或从国家认可的黄鳝原(良)种场人工繁育获得鳝种放养的鳝种应反应灵敏、无伤病、无病灶,活动能力强,黏液分泌正常[1]宜选择深黄大斑鳝、土红大斑鳝等地方品种将水花生或凤眼莲放入网箱使其生长鳝种消毒采用药物浸泡,消毒时水温差应小于2 ℃可用%食盐,浸浴5~8 min,或季铵盐络合碘(季铵盐含量50%)~ mg/L浸浴30~60 min放养鳝种宜选择晴天,避开生殖高峰期或长途运输后立即放种黄鳝放养密度应视鳝池大小、种苗规格、饲料和管理水平而定一般以15~20 g/尾为宜,放养80~150尾/m2,放养密度为~ kg/m2,一般不宜超过3 kg/m2,要注意及时分池网箱放养1~2 kg/m2为宜(40 尾/m2左右) 3饲养管理 野生鳝种入箱后3 d不喂食。
3 d后,于17:00—18:00投喂鲜鱼糜,按鳝种总重的1%确定饵料量,按鲜鱼饵重的10%拌入螺肉、龙虾、糠虾或蚯蚓等作为诱食剂一同加工根据第1天的摄食情况确定第2天的投饲量,当天吃完的,每天投饵率增加1%,达到6%时,驯食完成,此过程一般为10 d左右鳝种摄食正常7 d后,每100 kg鳝鱼用~ g左旋咪唑或甲苯咪唑拌饲驱虫1次,3 d后再驱虫1次,然后开始驯食全价配合饲料,5~7 d驯饲完成每过5 d根据各箱鳝种摄食情况作调整[2]每次调整按日投饵率1%增减,切勿随意直线增减8—9月摄食高峰期控制鲜饵料日投饵率 ≤12%(全价配方饲料日投饵率≤3%)鲜饲料最好在投饲前经沸水处理和消毒漂洗 4水草投放 一般每月投放水草1~2次,常见的水草有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细绿萍等在不同季节按比例合理搭配水草,夏天以水葫芦和水浮莲为主,春秋以水花生和细绿萍为主,冬天不留水草以防止黄鳝栖身水草下受冻一般在鳝种放养前15 d投放水草投放前要用%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水草浸泡30 min进行消毒,水草种植面积不宜超过全池面积的2/3,至少要空出1/3鱼池面积来设置食台和便于黄鳝活动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时将多余的水草捞出或将过长的水草刈割,并结合鳝池消毒在草上泼洒 mg/kg的生石灰,防止水草病菌感染。
5鱼巢与遮荫设置 各种管子、竹筒、砖瓦、废轮胎、水草、丝瓜络、棕片、聚乙烯网片等都可以作鱼巢生产中一般用废旧自行车轮胎经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作鳝巢效果比较好,轮胎置入水草下面,每个小池可放5~6个轮胎也可用竹筒,2根竹筒为1排,每池设3~5排,每排间距 m左右每排竹筒下垫砖头,使竹巢下面有较大空间,便于流水排污为固定竹巢,最好在其洞口上方压放砖头,还起到遮光隐蔽作用黄鳝静水无土养殖池较小(15~20 m2),水位浅(15~20 cm),在夏天水温极易超过30 ℃,因此对水池进行遮荫避暑措施必不可少一般在池上搭架遮荫网,并在池边种植葡萄、丝瓜、南瓜等攀援植物但注意池水面要留有10%~30%的光线气温超过30 ℃时,要加深池中水位,降低黄鳝密度,并缓缓注入新水(采用地下水调节渔池水温) 6水质调控 水体每隔10~15 d用生石灰~ mg/kg的漂白粉全池泼洒,交叉使用北方水质偏碱,使用漂白粉的次数要少一些;南方水质偏酸,使用生石灰的次数可多些黄鳝吃食和呼吸需经常把头部伸出水面,为减少鳝体力的消耗,水位宜浅但水位太浅,水温则变化快,黄鳝的活动空间又小,极不利于黄鳝的生长发育。
因此,一般水位为10~15 cm,气温高时可加深至25 cm如果水草生长繁茂,每月换水1次即可, (下转第335页) (上接第331页) 一般要根据水蒸发量及时补充清水鳝池要放养田螺、小杂鱼、泥鳅等来清除残饵以调节水质但要注意这些生物应在量上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鳝池放养泥鳅不宜超过 kg/m2,泥鳅宜在黄鳝驯食配合饲料后放养,方可充分发挥泥鳅吃食黄鳝粪便等作用放养蟾蜍对于防止黄鳝特有的梅花斑病有特效,一般每小池放1~2只即可放养田螺不宜超过 kg/m2另外,还可在池中培育适量的绿藻等[3] 7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箱检查,并做好日常记录,适时清洗网箱,除去过多的杂物和附着藻类,保持网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及时修补、更换破损网箱,防止黄鳝逃逸黄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8 ℃,最佳摄食温度为23~26 ℃当水温升高时,喜低温的病原体生长繁殖就受到抑制,会使一些病少发生,如水霉病、白点病;注意水温日温差不宜超过10 ℃,否则极易出现打印病另外,调节水温到最佳温度,会促进黄鳝摄食,增强其体质按照“以防为主、有病早治”的原则进行病害防治在网箱内放养蟾蜍及利用滤食性鱼类、水草、换水等来调控水质进行生态防病,发现疾病,及时用高效、低毒、无残伤的药物进行治疗[4]。
中草药防治的主要途径是在配合饲料中添加已经粉碎的中草药或泡制的中草药制剂,也可用中草药液全池泼洒或将新鲜中草药植物茎叶浸泡于鳝池中目前已被证实对黄鳝有效的中草药有马齿苋、大黄、黄芪、五倍子、苦楝树及贯众、水辣蓼等黄鳝肠道寄生虫尤其是新棘虫、毛细线虫寄生率和寄生强度非常高,这是黄鳝生长慢、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利用野生鳝种养殖要“治病先治虫”,一旦驯食配合饲料成功,要立即杀灭寄生虫 8参考文献 [1] 周军.黄鳝网箱生态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9):332. [2] 吕代钧.黄鳝网箱养殖技术规程[J].科学养鱼,2017(5):33-34. [3] 何世言,吴祚霞,刘琴.黄鳝网箱生态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7(14):46-47. [4] 张成亮.黄鳝网箱养殖技术及其病害防治[J].水产养殖,2017,29(5):19-20.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