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寒地旱区西瓜保护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docx
7页北方寒地旱区西瓜保护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 摘要:黑龙江省中部和西南部范围内的西瓜生产主要以露地栽培或单层地膜覆盖栽培为主,集中在每年的七、八月份上市,生产过程中育苗质量不高,忽视病虫害防治,盲目过量施肥,带来的后果是病虫害发生重、西瓜品质差、生产效益低推广良种、良法配套的保护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生产过程中采用抗病品种、超早育苗、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较好地控制了西瓜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从源头上减少了化学投入品的使用,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安全,并且提前西瓜上市时间1个月西瓜产量高、病害少、口感佳、市场竞争力强,有效解决了集中上市、价格偏低、效益不好的问题,对于调优种植结构,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加快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为壮大西瓜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关键词:西瓜保护地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推广1 适宜范围本技术适用于黑龙江省中部和西南部范围内的寒地半干旱农业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30mm左右,年有效积温2500~2800℃,无霜期在130~145d,土壤类型为碳酸盐黑钙土、沙壤土、草甸暗棕壤土和轻度盐碱土等,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3%。
2 主要栽培技术模式采取“优质品种选用+保护地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为主)+病虫害综合防控”配套技术3 配套技术要点3.1 优质品种选用3.1.1 新品种选择选择产量高、抗病性强、耐储耐运、商品性好、货架期长,适于本地区种植的西瓜品种松嫩平原主推庆红999、庆红666、懒蔓1号、懒蔓2号、林研6号、林丰999等适合铺蔓种植的大果型西瓜品种(其中懒蔓1号和懒蔓2号免整枝、免压蔓)以及“甜妞”、“冰爽”吊雷西瓜等适合吊蔓种植的小果型品种3.1.2 种子处理西瓜种子在播种前应先进行晒种并消毒一般先在温度相对不太热的早上或上午进行晾晒4个小时左右,让水分充分降低,之后再在高温下暴晒8个小时左右,借助太阳光杀死西瓜种子表面的虫卵或者病菌用热水烫种,水温要控制在50~55℃,浸种消毒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也可利用多菌灵浸种消毒,这样可以提高瓜苗的抗病能力③浸种催芽有3种方法一是温烫浸种,这种方法浸种发芽速度快,保持水温54℃浸种30分钟,边浸边搅动,自然冷却后再浸种2小时二是冷水浸种,一般冷水浸种是10~15℃,需要浸种6~8小时三是恒温浸种,水的温度控制在25~30℃左右,在恒温条件下浸2小时。
在浸完种后,要将种子放在清水中反复的清洗,洗掉种子表面的一些黏物质,这样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3.2 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为主)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方便的地块,并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性除草剂的非瓜类茬口实施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三年深翻一次耕翻深度20厘米~23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耙耢,按种植要求的垄距及时起垄一般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20公斤3.3 保护地栽培3.3.1 育苗育苗地要选择土质好,地势平坦,有浇水条件,离移栽田较近的地块日光温室西瓜早春栽培的播种时间为上年度12月末,育苗时可在苗床上加扣小拱棚,起到增温促早出苗作用,苗龄30天,如果温室保温不好,采取必要的加温措施;大棚早春栽培西瓜育苗播种时间为3月初,苗龄30天,育苗时苗床采用地热线加扣小拱棚或加扣三层拱膜;露地早熟栽培西瓜育苗播种时间为4月初,苗龄30天,育苗时苗床采用小拱棚,加扣两层拱膜3.3.2 苗床管理播后至出苗前,白天控制在20-25℃,不超过30℃,夜间控制在6℃以上播后1-8天一般不浇水,幼苗出土后要严格控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进行蹲苗,如土壤干旱时,要及时浇水,移栽前10天停止浇水,移栽前1天要浇透水。
同时棚内温度过高时,一定要及时通风,炼苗,防止苗徒长,形成弱苗,达到健苗、壮苗原则:根据苗龄控制好温湿度3.3.3 定植定植田要采取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相结合,按种植模式要求起垄,达到待植状态日光温室西瓜1月末定植,地表覆一层地膜;大棚早春西瓜4月初定植,地表覆一层地膜,地上拱一层拱膜;露地早熟西瓜5月初定植,地表覆一层膜,地上拱两层拱膜3.3.4 田间管理 ①中耕在西瓜定植还苗后要进行中耕,为了节约时间,可以间苗、松土同时进行,在蔓长达到 30 cm时要追一次肥,然后再进行培土西瓜在生长到一定程度后蔓叶比较繁茂,如果不加以人工干预,任其瓜蔓无序生长,会影响西瓜生殖生长,降低西瓜产量一般西瓜整枝的方法有单蔓整枝、双蔓整枝和三蔓整枝单蔓整枝是每株西瓜只留下一枝蔓,将剩下的侧蔓全部摘除,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保留的西瓜株数多、结瓜数量多,但单株供给营养的叶片少,结出的西瓜不易长大,整体产量和品质比较低双蔓整枝是在主蔓长到 30 cm以上时,除保留一枝主蔓外,在基部再留一个健壮的侧蔓作为副蔓,将剩下的侧蔓全部摘除三蔓整枝是在主蔓长到 30 cm以上时,除保留一枝主蔓外,在基部再留两个健壮的侧蔓作为副蔓,将剩下的侧蔓全部摘除。
一般情况下,早熟的小型西瓜品种,采用三蔓结双瓜的整枝方法效果最好,大型西瓜品种以 2~3 蔓留一个西瓜效果最好在西瓜蔓长达到30 cm时,应人工理蔓,使其均匀分布,并在节上用土盖住,进行压蔓,促使蔓上产生不定根,固定住叶蔓,防止被风吹乱、吹断,伤根损叶,同时也可以避免蔓叶间相互遮光每隔 5~6 节压一次蔓,直至蔓叶铺满畦面为止一般情况下整枝和压蔓都应在下午进行,因为下午瓜蔓比较蔫,这样可以防止碰断脆嫩瓜藤④灌、排水西瓜的果实个头大,储存大量水分,因此在整个生长期对水的需求量比较大,在特别干旱的季节最需要灌溉,另外,当西瓜生长期雨水多的时候,又特别容易烂瓜、烂秧,因此也要注意田中排水工作在排水时中要三沟配套,即畦沟、腰沟和田块周边的排水沟,将这三沟贯通相连,确保下雨后田间积水及时得到排空3.4 病虫害综合防控坚持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原则农业防治:选用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与非瓜类作物实行5年以上轮作,同时加强田间管理物理防治:采用杀虫灯或黄粘板、蓝粘板诱杀蚜虫、蓟马等害虫化学防治:西瓜普遍发生的主要病害是疫病和枯萎病防治疫病可在西瓜开花的初期用64%杀毒矾600倍液进行喷雾,每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续喷雾2~3次;枯萎病可在西瓜移栽后用40%瓜枯宁600倍液进行浇根预防;西瓜的主要害虫是蚜虫,可以用吡虫啉2500倍液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
4 效益分析在黑龙江省中部和西南部地区推广西瓜保护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能够实现“三大效益”目标,加快西瓜产业发展步伐4.1 经济效益更加突出十四五”期间,西瓜保护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将达到80万亩,将直接增加农民收入32亿元集成推广西瓜绿色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技术模式,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全面实现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西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4.2 社会效益显著增强通过示范带动,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广泛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带动劳动力转移,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化发展,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层次和水平,带动农民增收4.3 生态效益不断改善通过推广该项技术,着力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西瓜种植面积、改善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实施田块肥药节本增效5%以上,带动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肥药节本增效2%以上,建立起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西瓜生产新格局参考文献:[1]鲁进恒,孟凡奇,袁刘正,朱新红.早春保护地小果型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02):154-156.[2]刘竹青.湘苎良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J].中国麻业,2006(02):94-96.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