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写作能力的研究与实践.doc
9页小学语文自主创新写作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报告一、专题研究的背景(一)时代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创新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前提自主创新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就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自主创新作文就是摆在师生面前的重要课题,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有创意表达的重要措施三)作文教学的现状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好形式但是,由于教育观念的相对滞后,教学思维的定势化,作文教学无本可依,无章可循,盲目性,随意性很大,即便是教师讲作文,也是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致使学生的创作个性无法张扬,作文效果差,作文的语言表述能力低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耗时多,效果低”的问题我校的语文教师,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但如何突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应试作文教学模式的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我们意识到突破那种封闭、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与价值观,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已势在必行同时,我们也看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抓好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要求、创新实践的训练和研究,符合时代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因此,我们把《小学语文自主创新写作能力的研究与实验》作为研究的专题我们希望通过开拓写作教学的空间,开发写作教学的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建立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同时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提高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二、专题的理论依据(一)源于“三主论”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思维和情感的,因此,在认知过程中,人是主体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主体只有自觉地生成主体意识,“主体”才能真正地主动起来,在教育学习中学文,在社会生活中做人,并使学文与做人和谐地发展二)基于“实践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出于某种目的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社会活动,就是说,通过自主活动不仅认识和改造了客观世界,也作用于参与活动者本身,使之发生变化和进步深入观察生活,积极投身实践,自主探索问题,则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途径。
我们的写作教学,就是要深入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然后正确认识生活,准确表达生活三)基于“兴趣论”兴趣是学生的内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是学生主体的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上的选择兴趣对学习活动产生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兴趣直接引发学习动机,因为兴趣具有使人的好奇心大发的作用,使人的注意、心向不由自主地指向客观目标,从而引发行动趋向目标二是兴趣推动学习活动的发展,使主体获得好的学习效果三是兴趣体现了学习态度的倾向性,好学者渴求知识,兴趣盎然,对学习表现出积极主动性有了兴趣,则能学习主动积极主动作文了,积极作文了,写作教学中,学生这个主体就主动了三、研究目标在创新思想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研究,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和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构建以个体交往合作为基础,以主体言语实践为主线,以探究发现为导向的小学作文创新教学体系,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作文教学新观点,新理念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作文教学的实践,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学习与实践中更新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探索出作文教学的新路子,在这过程中切实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在以创新为目标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四、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小学语文自主创新写作能力的研究与实践”专题,以培养学生主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以学生主体积极参与为发展宗旨,借助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参与自主实践,来构建具有实践性、兴趣性、灵活性、互动性、合作性的多途径写作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打通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通道的研究二)全方面积累写作素材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研究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研究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培养学生创新作文的研究五)引导学生多途径练笔与培养学生创新习作的研究六)开展多种活动与促进学生自主创新习作的研究七)探索学生自改作文的途径与培养自主创新写作习惯的研究六、专题研究的方法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讨论法、指导法、经验总结法七、专题研究的步骤1.专题准备阶段 2005年10月——2006年5月,在这一阶段,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当前专题的研究状况开展调研,运用调查法掌握学生作文现状组建课题组,拟定实施方案2、专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6年6月——2007年6月,在这个阶段,专题组的成员运用行动研究法,按计划开展研究,教师利用课堂主阵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运用讨论法、指导法、经验总结法初步探索出培养小学生自主创新写作能力的途径与方法3、专题的结题阶段2007年7——2007年10月,专题组成员运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专题进行认真总结,整理各种资料,包括:教师个人简历,课题研究计划、总结,学习反思,教师优秀论文,专题研究片,学生优秀作文等完成结题报告,举行结题会,请有关专家对专题进行鉴定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调查摸底,了解作文现状我们从四——六年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 ,从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学生害怕作文,缺乏正确的写作态度,不是“一吐为快”自由而作,而是“奉命被逼”痛苦而诉;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技巧的训练,疏忽了与学生情感的沟通,学生作文远离生活,缺乏真情实感;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写作,作文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心声二)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为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优势,把专题研究落到实处我们根据教师的特点分工如下:刘克军、杨丽君老师负责问卷调查、汇总、统计、分析;贾庆民老师负责电子稿校对、保管工作;刘文侠、许俊菊、王淑英老师负责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赵宝香老师负责撰写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教师的研究情况纳入学校年终考评三)加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我们系统学习了《走进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点击课改50问》这四本书,及天津市教研室下发的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导意见。
还上网查阅了大量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明确了专题研究的重点,并制定了研究计划四)落实研究计划,改进实施方案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初步摸索出:1.习作练习:以日记为突破口,增大训练密度2、习作批改:以生改为突破口,实施分层批改3、习作讲评:以生评为突破口,发展自主意识的方法学生消除了对写作的畏惧感、神秘感,写作的自信心和兴趣高涨起来,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了,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但是我们也渐渐发现,孩子们的作文内容欠丰富、欠具体,语言枯燥,时代感不强我们将专题进行分解,针对子专题展开学习、实践、研究,还请到了特级教师吕瑞玲进行听、评课的专业引领人人讲研究课,对照课例找差距,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五)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学校定期开展朗读、演讲比赛、体育竞技比赛、军训活动等;还定期走入社会,寻找不规范字,搜集公共设施的使用、保护方法,捡拾白色垃圾等;在家帮父母收拾家务等每项活动后,都要求学生写成文章,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六)总结培养小学生自主创新写作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综合各个教师的研究经验,我们摸索出培养小学生自主创新写作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即:构建创新作文积累体系、构建创新作文训练体系、构建创新作文修改体系,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
九、专题研究成果(—)构建了创新素材积累体系积累是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从小学生作文来看,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行的没有生活积累就没写作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将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没有语言积累,学生作文将是“茶壶里面装饺子——有货倒不出来”,内心无法表达,内心有情有感不能抒发所以我们在学生作文之道中要树立大语文观,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观察和体验生活,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1.积累生活(1)指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引导他们细致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学校生活中感悟同学的友情、师长的关爱;从家庭生活中体会亲情和美德;从社会生活中体察世事的真善美……总之,只要留心观察,深入思考,身边熟悉的人、事、景、物就会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2)鼓励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写“生活日记”让学生把一天中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任由学生舒展个性写“我心”,表“我意”2.积累语言(1)落实课本上指定背诵的优美诗文 (2)将《培养读书习惯 提高素质品味》课题的研究迁移到此课题中,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报目录,激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种体裁、各种题材的课外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指导,告诉大家不能一味只读《作文指导》《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名家名篇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浏览、精读相结合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好段,学写读后感对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尽量做到熟读成诵3)倡导学生建立剪贴本、摘记本、日记本、随记本,随时收集一些他们作文所需的资料,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想,另外,定期举办手抄报、黑板报、壁报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刺激学生积累知识的欲望4)让口语交际课焕发活力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逐步发展的,我们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巧用导入、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运用竞争机制等为学生创设说话机会,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使学生在大量的说话训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我们还充分利用每天的晨会课、午会课、语文课等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让口语交际持续、有序地进行有机地将说、写结合起来3.积累技巧所谓积累技巧就是通过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各种作文单项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表达思想的方法,它包括语言表达的技巧,篇章结构的技巧,选材立意的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片断练习,如进行总分式、并列式的语序结构训练;进行仿写拟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的语言感染力训练;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的描写训练;还可以对课文进行扩写、缩写、续写、改写。
可以练习各种形式的开头结尾,可以结合相关课文练习写景、状物的写作顺序,可以联系课文的题目分析作者的选材,立意的目的在进行片段训练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多项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技巧的训练,鼓励学生写童话式、畅想式、科幻式作文,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水平二)构建了创新能力训练体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基于以上的一些认识,我们在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坚持作文教学与阅读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与口语交际相结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做到自主选材、自由表达、自能作文在学生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