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优秀征文:看中国体育辉煌走过六十年.docx
21页庆祝建国庆祝建国 6060 周年优秀征文:看中国体育辉周年优秀征文:看中国体育辉 煌走过六十年煌走过六十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之际,恰逢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 60 周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即将开幕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和新中国体育的腾飞,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走过了辉煌 60 年的历程让我们共同回顾60 年历程,温故知新,共谋未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简称体总),是中国成立最早、会员最多的全国群众性体育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体育工作者的纽带、桥梁,发展体育事业的助手近 60 年来,全国体总是在继承与改造旧中国体育组织的基础上,伴随新中国社会变迁和体育事业发展建立而发展起来的一、国家体委成立前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1949.1O-1952.11)1949 年以前,民弱国穷的中国,被世界列强讥讽为“东亚病夫”,中华民族为摘掉这顶帽子,前赴后继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国民体质的改善有赖于体育的普及,普及体育运动必须建立高效的体育组织加以管理指导新中国建立伊始,中央人民政府委托团中央着手对 1924 年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进行改组,筹备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将体育普及到千百万人民中间,开展新民主主义的新体育。
一)召开第一、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筹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1949 年 10 月 27 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在XX 成立(后称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到会讲话,大会推选冯文彬为主任,马约翰、吴蕴瑞、徐英超、荣高棠为副主任,秘书长由荣高棠兼任筹委会有来自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西南、华南、XX 市、军队、全总、妇联、学联、青联、团中央、铁路工会(筹建)、教育部、少数民族的 108 名代表组成由 25 人组成常委会,负责闭会期间执行体总筹委会的工作常委会下设秘书处处理日常事务1952 年 6 月 20 日-24 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 XX 举行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英文名称:A11-China Sports Federation,缩写”ACSF”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为成立大会作了重要题词毛主席的题词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朱德副主席的题词是:“普及人民体育运动,为生产和国防服务毛主席的题词成为当时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在今天仍具指导意义朱德任体总名誉主席,马叙伦为主席,韦悫、肖华、刘宁一、李德全、荣高棠、马约翰为副主席,荣高棠兼任秘书长,黄中为副秘书长,常委会由 65 名委员组成。
出席大会的有各大行政区、解放军、中央各有关机关团体的代表和特邀的体育与文艺界著名人士、运动生理学家、战斗英雄、民兵英雄、劳动模范、女飞行员等代表 147 人二)赋予组织职能1949 年,体总在筹备期间的宗旨和任务是:团结全国体育界,协助政府提倡新民主主义体育,为国防与生产服务1952 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后在其章程里明确规定了体总的宗旨:“在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共同纲领第 48 条:‘提倡国民体育’的规定与人民政府有关发展体育的政策,协助政府组织、领导并推进国民体育运动,为增进人民身体健康及为国防与生产服务体总的任务是:“制定全国体育运动计划,并领导与督促全国各体育组织实施之;制定并公布各种有关体育运动的制度及规则;负责国际间体育运动事务联络工作;举办全国性的运动竞赛会,选拔并训练各项运动的国家选手;编制体育运动书刊;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体育运动宣传教育工作;培养体育工作干部;审计并审查全国重要运动场地建筑设备及运动用品三)建立组织结构在体总建立时的章程里规定:体总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会,在常务委员会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国际联络处、秘书处、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各项专门委员会。
体总实行会员制,在各大行政区设体育总分会,在省、市、县设体育分会,在各基层单位设体育委员会这一结构成为体总长期运行的基本框架体总活动经费由政府支出1952 年 2 月依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组建了“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在组织上与同年 6 月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合一体总筹建期间,我国向国际奥委会声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即为中国奥委会四)发挥组织作用全国体总从筹备到建成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认真贯彻新民主主义的体育方针,在普及体育运动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1.培养大批体育干部1950 年 7 月,全国体总筹委会主办了“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学习会”,1951 年 7 月又下发了《为各地体育总分会、分会在暑期举办体育工作者学习会和业余体育班的通知》通过举办各种学习会、培训班、业余体育短训班等形式,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干部2.创办《新体育》杂志1950 年,全国体总筹委会的机关刊物《新体育》创刊,作为新中国第一本体育专业杂志,是当时乃至今天人们推广和宣传体育的良好平台3.公布和推行《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简称劳卫制)试行条例1952 年 5 月,全国体总筹委会公布了《劳卫制》试行条例和相关项目标准,为以后正式实施打下基础。
4.组织各种体育比赛1951 年 5 月举行了“全国篮球比赛大会”,12 月又在天津召开了“全国足球比赛大会”等全国体育竞赛,摸索在国内举办体育竞赛的经验5.开展国际体育交往1950 年,全国体总筹委会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赴苏体育访问团,到苏联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和学习1951 年,全国体总组织中国体育观光团赴印度观摩第一届亚运会1952 年,全国体总派代表团赴赫尔辛基参加第 15 届奥运会这是新中国运动员首次参加奥运大赛,也是五星红旗第一次出现在奥林匹克赛场这一时期,体总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国性体育组织,既是一个群众体育组织,又是政府机构在领导、协调、监督体育工作,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体育,在广大人民中间普及体育运动,代表我国参加国际体育事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国家体委(体育总局)成立后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1952.11 至今)1949 年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是由当时的青年团负责实际工作,全国体总成立时改由教育部长马叙伦兼任体总主席为了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改变我国运动技术水平与国际地位不相称的局面,1952 年 11 月 15 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中央体委),1954 年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国家体委)。
国家体委成立后,体总领导全国体育工作的职责由国家体委替代,体总的机构、编制、经费也并入国家体委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给我国经济、文化建设造成了极大损失60 年代初的全国体工会议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试图扭转困难局面,但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体育事业遭到更严重的摧残,对全国体育系统实行了军事接管,全国体总工作全面停滞70 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体育工作才有所恢复1976 年,我国结束了 10 年文革的浩劫,经过拨乱反正,1978 年开始踏上改革开放之路1993 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带来了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的重大变化最突出的是国家对社会事务管理方式的调整和政府职能的转变1998 年,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体委改组为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体总也并入体育总局,与其“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自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成立后,全国体总继续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一)召开了 5 届全国代表大会,调整组织结构1956 年 10 月 22 日-23 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推选马约翰为主席,荣高棠、吴蕴瑞、董守义、黄中、李梦华(1962 年 8 月补选)为副主席,秘书长由张联华担任,另有委员 13 人组成常委会。
常委会下设秘书处、国际部和竞赛部,由秘书长领导日常工作全国各地、各界会员代表共 54 人出席会议1954 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体总的文字写法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1964 年 1 月 30 日-2 月 3 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组织机构为:主席:马约翰、钟师统(1978 年马约翰逝世后,1979 年继任)、李梦华(1986 年接任);副主席:李达、李梦华、杜前、吴蕴瑞、张青季、荣高棠、赵正洪、钟师统、袁敦礼、黄中、董守义1986 年补选了何振梁、袁伟民、徐寅生、张彩珍、徐才为副主席;秘书长:张联华;常委会委员共 29 人(1989 增补 5 人),会议增设了全国各大体育院系和澳门的代表共 147 名委员出席1989 年 4 月 13 日-4 月 15 日,时隔 25 年,在中国改革开放 10 年之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出新的领导机构:李梦华为主席,于庆和、马万祺、关涛(女)、杜前、李凯亭、李源潮、张彩珍(女)、张联华、杜丽韫(女)、夏翔、徐才、徐寅生、黄中、黄健、梁焯辉、韩复东、路金栋、潘多(女、藏族)、霍英东、魏明为副主席,秘书长:刘兴、于再清;大会还增设荣高棠、刘建章、伍绍祖为顾问。
体总第五届常委 65 人,荣誉委员14 人109 名委员出席会议大会首次将体总定位是全国群众性的体育组织,委员从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总会;单项运动协会;全国行业、系统体育协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群众体育组织;全国委员会由团体会员单位、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团体推选以及从体育科学、教育、新闻、理论和管理等专业人士中推选,任期 5 年地方体育总会、单项运动协会在县以上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各行业、系统根据自己情况成立各级体育组织;机关、事业、企业、学校、农村乡镇、城市街道等基层单位,可建立基层体育协会1987 年,国家体委正式组建了体总秘书处,定编 3-5 人,每年拨给事业经费 5.5 万元1997 年 1 月 15 日-1 月 17 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机构:钟师统、李梦华为名誉主席,伍绍祖为主席(XX 年李志坚接任);王永海、王陇德、王保良、袁伟民、张彩珍、徐寅生、楼大鹏、魏纪中、刘吉等 21 人为副主席,秘书长由谢炳元担任(XX年刘元福接任),大会还增设郑凤荣(女)为专职副秘书长常委会委员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专职副秘书长、副秘书长以及从 XX、天津、辽宁、上海、广东、四川、陕西等 7 个省、市体总和 XX 体育大学中各推选 1 名委员共 40人组成。
230 名委员出席会议会议章程中增加了体总“是党和政府联系体育工作者的纽带,是党和政府发展体育事业的助手,是依法成立的社团法人”的条款,进一步明确了体总的性质以及体总和国务院体育业务部门的关系新宪章还规定全国代表大会原则上每 5 年召开一次;全国委员会任期 5 年;会员应缴纳会费,并对体总的会旗和会徽等标志作了使用规定XX 年 7 月 9 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选出体总新的组织领导机构:名誉主席:李梦华;顾问:袁伟民、荣高堂、徐寅生、路金栋、栗树彬、徐才、何振梁、张彩珍、李凯亭、刘吉、李敏宽、田麦久;主席:李志坚(XX 年刘鹏接任);副主席:张发强、于再清、李富荣、段世杰、王保良、李奇生、崔波、华福周、赵沁平、郝文明、张宝文、赵维绥、王陇德、张海涛、陈佐洱、王富卿、王伟、郭建模、王兆海、何慧娴、杨树安到 XX 年,又增选了胡家燕、乔传秀、杨岳、洪天慧、陈小娅、丹珠昂奔、崔大林、蔡振华、晓敏为副主席;秘书长:刘元福(XX 年倪会忠接任);副秘书长:郭敏、肖天(XX 年任副主席)、张昊、王均(XX 年任副主席)、顾耀铭、史康成到 XX 年,又增选了盛志国、刘扶民、宋鲁增、张剑、蒋志学、张海峰、王路生为副秘书长。
常委会 40 人,183 人出席会议体总实行单位会员制,到 XX 年共有单位会员 154 个,其中全国性单项协会 60 个;省(区、市)体育总会 37 个;行业协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