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考研思政治理论大纲变析.docx
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年考研思政治理论大纲变析 圆圆工作室内部版本:仅供学习,遏止传播! 1 2022年考研思想政治 理论大纲变化考点解析 (《2022考研政治考点解析》增补本) 常红利 圆圆工作室内部版本:仅供学习,遏止传播! 2 2022 202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3 与2022考研政治大纲比较,2022考研政治大纲规定的考点变动的特点:总体上可以概括 为总量裁减、局部调整、要求提高相对于2022年考研政治大纲来说,2022年考研政治大纲 规定的五门课程的考点总量由2022年的570个左右裁减合并为543个左右其中,《马克思主 义根本原理概论》由207个裁减合并为192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 论》由142个裁减合并为由140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由122个裁减合并为114个;《思想 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基》由85个裁减合并为80个;《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政治》保持不变依旧 为14个旺旺:韩圆圆1 店铺 第一片面 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 一、新增考点(在考点上括号里面的是今年大纲新增加的) 1.实践(和熟悉)活动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考点解析】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确定的中介发生相 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才能、从事社会实践和熟悉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熟悉 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 人的感官和大脑延迟、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够 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根本骨架的动态的进展系统 2.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 【考点解析】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 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 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 组成片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理由,透露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 刻地表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资产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资产的直 接创造者——无产阶级那么只占有少片面社会资产。
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 即一极是资产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资产的较小片面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资产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理由,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 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赶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 的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扩大,在自然形 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片面日益增 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在资本有 机构成提高的处境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裁减,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裁减, 其结果,就不成制止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3.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和)实质 【考点解析】列宁指出,资本主义进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进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 个根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抉择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根基上形成金融寡头 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这些特征集中表达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实 2022 202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4 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4.(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进展和自我完善 【考点解析】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冲突,是社会主义根本冲突运动 进展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制度,从根本上说抑制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冲突,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生产力进展水平不够高,新 制度不够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根基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片面 改革就是抑制这些冲突的最有效途径从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第一, 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其次,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第三,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 第四,要合理处理改革、进展与稳定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进展生 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修改考点(考点上划横线的为今年考试大纲修改后的内容)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根基修改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 社会根源、实践根基和思想渊源; 【考点解析】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供给了经济、社会历史条 件。
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开头孕育成长从18世纪 60年头开头的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这场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社 会生 产力及其经济进展,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力的巨大进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 主义制度确实立和稳定,也使这种制度开头显露出它固有的内在冲突,即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 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的进展、激化导致生产过剩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暴 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头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进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工人阶级 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总之,资本主义固有冲突的进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 和历史进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供给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根基其次,无产阶级反 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猛烈的需求法、英、德的三大工人运 动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气力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这几次工人运动均遭失败 这就迫切需要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阅历,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 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根基和实践根基。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 来人类思想和文化进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 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根基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 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根基上创立和进展起来的 2.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熟悉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修改为唯物辩证法与熟悉方法和工 作方法的一致性; 【考点解析】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熟悉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 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冲突分析法居 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熟悉方法此外,唯物辩证法的各对根本范畴,都具有重要的方法意 义,都可以也理应应用到我们想问题和办事情中去,化为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考点解析】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 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 2022 2022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变动考点解析 常红利编写 5 和进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进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抉择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 进展的抉择气力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进展的根基,是人 类 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抉择着社会的布局、性质和面貌, 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结果,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 式的变化进展抉择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进展,抉择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进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 形成的风俗、习惯社会意识具有繁杂的布局,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社会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 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 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 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 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由于 反映社会存在的方面不同、方式不同,因而作用也不同。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 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的进展形式和规律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修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 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考点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抉择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 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 观反映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举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再次,随着社会存在的进展,社会 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进展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 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凭借性,也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辩证关系的一个方面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辩证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 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进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进展的不平衡性其 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结果,社会意识对社会 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进展起积 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进展起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 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管群众 的深度和广度精细相连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创办更加是 先进文化的创办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 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根基第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其次,它使对社 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在实践上,它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供给了 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创办和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创办和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供给了强大的推动气力 5.经济根基的内涵上层建筑的含义修改为经济根基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考点解析】经济根基是指由社会确定进展阶段的生产力所抉择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 一,经济根基的实质是社会确定进展阶段上的根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