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泰国华语与汉语普通话的词语差异.docx
5页浅谈泰国华语与汉语普通话的词语差异 尹士伟 田野摘 要:泰国华语是泰国华裔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汉语就“泰国华语”自身而言和汉语普通话基本上大致相仿,但是由于泰国华裔长期的海外生活以及特殊的生活背景,导致了泰国华语中开始出现了一些新造的本土化词汇,本文意在找出这些泰国本土化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之间的差异性关键词:泰国华语;普通话;词汇差异中泰两国的互通有无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238年左右,在此后的700多年里,基本保持着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中國人开始大规模移居泰国大约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那时很多贩卖私盐以及做走私生意的人又或者是无路可走的农民便纷纷来到了暹罗,与暹罗人民一起生活在那片土地上随着泰国华人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华人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在泰国约七千万人口中,华裔的数量占到了12%,并且大部分华裔都处在社会的中上阶层泰国华人在长期的海外生活中除了可以使用泰语来进行交流以外,绝大多数还可以使用自己的家乡话来与人沟通但是,随着生活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某些词语的意义也发生了改变,或者有些原来没有的词语现在被从新创造出来1 新造词与新增词义中泰两国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所以在泰国便出现了很多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其中很多难以用汉语词汇来表达与形容,故此泰国的华人便根据已有的汉语词汇或语素在加上自己的理解创造了一批新的词汇,例如:香竹饭、放水灯、水上市场等等。
这类词汇的构词方法比较简单,大都是直接观察其事物特征然后在对其加以概括总结除了新造词汇,还有一些词语在汉语普通话中本来就存在,但是在泰国的社会环境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例如:“博士”和“骑士”博士”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①学位的最高一级;②古时指专精某种技艺的人;③古代教授经学的一种官职,一般由博学或具有某种专门知识的人充任在泰国“博士”一词新增添了一个意思就是专指那些好赌成性的人骑士”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欧洲中世纪封建主阶级的最低阶层,是领有土地的军人,为大封建主服骑兵兵役而在泰国“骑士”则被用来指骑摩托车或自行车的人2 古代汉语、近代汉语词汇的沿用很多古代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在单独使用,或者很少单独使用,但是在泰国的华人的华语中仍然保留着这些用法例如:“面”、“行”、“食”等等另外有一些近代汉语的词汇也存在于泰国的华语当中,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例如:“舍”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只有“舍弃”、“施舍”的含义,但是在近代汉语中“舍”可以指代少爷或者年青的少东家,可以构成“阿舍”、“舍奶”(少奶奶)等词,在现代还可以指代那些有钱的年轻人除了上述说到的古代汉语、近代汉语词汇以外,还有一些“旧词语”也仍然在使用,例如:车夫、邮差、车马费等等。
这些词语的使用可以说是泰国华语中比较突出的特点3 方言词汇的借用在泰国大部分华裔的祖籍为广东省潮汕地区,也有一小部分来自福建以及云南等地所以,在泰国的华语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潮汕借词与汉语其它方言词的借用例如:洋行、粿条、车坞、座山等等除了潮汕借词外,港台地区的借词也不在少数,这主要是由于在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前,泰国与中国香港以及中国台湾的交流远远高于中国大陆在那时很多港台影视作品也纷纷引入泰国,例如:包青天、射雕英雄传等等所以,港台词汇对泰国的华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货柜、塑胶、乌龙、顶级等等在五六十年代泰国开始限制华人的活动,并取缔华语教育,故此,泰国南部的泰国华人有一部分就前往马来西亚的华校继续学习所以在泰国的华语中也包括了一部分马来西亚华语的词汇或者直接是来自马来语的词汇例如:芭、巴刹(指市场)、电单车(指摩托车)等等4 外来借词泰国华语的外来语借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英语借词,而另一类是泰语借词其中,英语借词的有:陶豪(townhouse公寓)、波立(police警察)、基罗(kilo公斤)等等来自泰语借词的数量要大大多于英语,比如泰国华人对于泰国各个府的称呼、地名等等。
此外,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借词也不少,例如:越(??? wat 寺庙)、哒叻(???? talad 市场)、坤(??? kun 先生)、慕(??? mao 医生)5 宗教类词语泰国是佛教国家,其国民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佛教徒华人移居到了泰国后自然入乡随俗,生活中佛教的部分也随之丰富起来所以,泰国的华语中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与佛教相关的词汇例如:銮抱(??????? luang pao 泰语中指寺庙的主持或者年岁较长的和尚)、添汶(想寺庙布施)、求真字等等6 结语由于泰国华人在泰国生活时间的累积,导致泰国华语中出现泰语借词或新造词等等语言现象并不为奇,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笔者认为,对于这些词语有关学者应该给予相当的重视,并可以根据其具体的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比如有些词语可以考虑融入到普通话中去,有些词语可以考虑收集到泰国华语词汇词典中,并且出版发行,以供后人参考这样既可以记录当下泰国华语的词汇特点,同时也可以为泰国的汉语教育做出一份贡献参考文献[1]张淑娟. 泰国华语书面语词汇变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2]吴丹华. 泰国华文文学作品语言变异研究[D].广西大学,2011.[3]王宇. 新加坡华语特有词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4]吴菡. 《当代汉语词典》华语词选收研究[D].鲁东大学,2013.[5]蔡明宏. 中泰语言文化交融下的华语教育[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作者简介尹士伟,MR TANES IMSAMRAN 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田野,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