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国渭南之战背景.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54306532
  • 上传时间:2024-0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6.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渭南之战 - 简介渭南之战汉献帝建安 十六年 (211 年) ,丞相曹操击破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的作战 东汉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秋,九月,在八百里秦川的 渭水南岸华阴,天寒地冻在这寒风凛冽、冷风刺骨的关中大地上,爆发了一场 三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绝后的大会战双方参战人数达数十万, 数十万人,全部在一场战斗中投入厮杀,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这便是曹操为平定关中, 与马超等关中联军的最后决战,史称渭南之战这场战役,虽然不是三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战役,其对三国形势的影响也不及 官渡、赤壁、夷陵三大战役,但其谋运之深远,则远非三大战役可比渭南之战 - 背景赤壁之战 曹操打了个大败仗, 南下受阻, 遂向西欲夺关中, 但表面却诈称要进攻汉中的张鲁关中的马超、 韩遂及部将梁兴等疑为攻己, 遂合兵 10 万抗曹曹操定下以智取胜的计划,先令曹仁率军进逼潼关 ( 今陕西潼关东北 ) 诱敌集结,但不出战渭南之战 - 经过简介汉献帝建安十六年 (211 年) ,丞相曹操击破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的作战是年,以骁将马超、韩遂为首的十部联曹操军,聚集 10 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曹操审时度势,运筹帷幄,于是年八月,亲统大军进抵潼关,两军夹关对峙。

      为诱使关中军集中于潼关,造成河西空虚,从正面佯攻潼关,同时令将军 徐晃、朱灵率 4000 精兵从蒲坂津 ( 今山西永济、陕西大荔朝邑之间黄河渡口 ) 乘虚渡过 黄河,建立了桥头阵地闰八月,曹军从此渡河,曹操自领卫队百余人断后, 马超率步骑兵万余人追击而来, 曹军处境十分危急曹操部下校尉丁斐放出大批牛马, 马超军争相取马, 曹操遂在卫将许褚掩护下渡过黄河尔后沿河岸立栅, 为甬道南进马超退守渭口 ( 今陕西华阴境 ) 时至九月,西北气候已相当寒冷,曹操用娄圭之谋,夜渡渭水,聚沙灌水,一夜之间冻冰为垒,架起浮桥,曹军全部渡至渭南曹操料马超必来夜袭攻营,于是预设埋伏,击败马超军马超受挫,提出划河为界的议和条件,被曹操拒绝马超多次前来挑战, 曹操坚守不出, 使马超欲急战速胜不得, 再次提出划地为界的要求这时,曹操采纳谋士贾诩的计谋,表面上假意应允,麻痹对方,实际积极准备,伺机歼敌曹操利用过去与韩遂的友谊,故意在两军阵前和他叙旧;又故意涂改给韩遂的书信, 使之落到马超手里, 引起马超的疑忌, 促使他们内部矛盾激化曹操视时机成熟,主动对关中军发起进攻先以轻装骑兵向马超挑战,以机动战法与之周旋, 俟其疲惫,将马超等诱入伏击地域, 然后出动精锐重装骑兵由两翼夹击,遂大破关中军,斩成宜、李堪等。

      马超、韩遂逃往 凉州 ( 今甘肃及宁夏回族自治区 等地 ) 渭南之战 - 战争详情渭南之战过程八百里秦川,古时又称关中,潼关则是进入关中的大门黄河经黄土高原南下,至潼关附近遇东西走向的华山山脉,遂拐 90°直角掉头东去,由南北走向变为东西走向的河流 潼关就位于刚刚拐弯的黄河南岸, 北靠陡峭的黄河河岸, 南为华山山脉,是沿黄河南岸西进关中平原的唯一路口 潼关东面有一渡口, 如果想绕过潼关进入关中, 须经此渡口北渡黄河 如果沿黄河北岸直接西行, 将很快到达黄河拐角处的河东岸,岸西即是关中平原,但由于此处河岸陡峭,无法西渡,须继续沿黄河东岸北行,寻找渡口越过黄河北岸东西走向的中条山山脉西端,进入河东平原,方是可以西渡黄河的蒲阪津渡口总之,从 潼关北渡黄河后,须北越中条山山脉,行百余里险峻山路,进入河东平原,方能到达蒲阪津 渡口东岸 黄河之险甚于潼关之险 黄河不同于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水量大,江面宽阔,千里岸线皆可过渡两岸多支流大湖,可屯集数量庞大的大型战舰,数万大军可乘船蜂拥登岸黄河渡口只有少量渡船,一次最多只能渡过数百人,对岸若有敌方数千守军,这渡过去的数百人瞬间就会被守军屠戮殆尽历史上,曹操派徐晃、 朱灵率四千人偷渡蒲阪津, 唯一目的和作用, 就是乘马超等关中叛军还没在蒲阪津西岸设防时, 渡过黄河,能在西岸有足够的兵力迎击前来阻止渡河的敌军,保卫渡口西岸, 使随后到来的曹操大军顺利渡河。

      曹操大军一旦由此进入河西,就是踏上了关中大地, 易守难攻的潼关对 曹操就已不再有用了 流经关中平原、东西走向的渭河,在潼关附马超近的黄河转弯处, 汇入黄河东去渭河又与黄河不同, 黄河流急,两岸多是峭壁,只有少数渡口可以过渡;渭河流缓,两岸平坦,处处皆可架设浮桥曹军进入河西,南下已无险阻;渡过渭河,东去直叩潼关背后,西去则直取长安 关中自历董卓、傕汜之乱,早已不复往日之繁盛,各地 军阀林立,马腾、韩遂等便是其中的两部他们虽然各有武装,割据地方,但他们形式上还是遵奉朝廷的远在官渡之战时,马腾就曾协助曹操抵御袁绍从西部对河东的进攻 到赤壁之战前,马腾已携家入京为官, 马超则留在关中接管了马腾的部曲 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三月,曹操传令,让镇守长安的钟繇讨伐张鲁,并派 夏侯渊出河东会合钟繇此时,夏侯渊和徐晃刚刚平定太原商曜的叛乱,军队可以沿汾河出河东讨伐张鲁,将有可能经过关中诸将马超等人的防地 高柔为此提醒曹操, 此举有假途灭虢的嫌疑,关中各部可能因此反叛,曹操未予理睬结果,马超等十部皆反,其众十万,进军屯据潼关曹操令曹仁统军拒敌, 并令其坚壁勿战 秋七月,曹操亲统大军西征关中这场叛乱,是曹操没有听高柔的劝谏而导致的,是由曹操疏忽大意的错误所致。

      但是,后人多认为, 曹操就是要逼反那些表面上遵奉朝廷,实际上是各行其政的关中诸将, 为名正言顺地剿灭他们制造借口 可以说,从一开始,曹操就是有预谋的 《孙子兵法》 第一篇、始计篇,开篇就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第一件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道”: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 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孙子兵法》 中的第三事“地”: “地者, 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 潼关对曹操重要,对于叛军同样重要占领通关,会给叛军以信心和鼓舞,会让关中诸将更深地卷入叛乱之中, 前面我们讲过, 这正是曹操所希望的 这是曹操让“地”取“道” 潼关虽险,让给关中叛军, 却可以使 马超等关中联军远离巢穴由于潼关重要,他们才肯用大军据守曹操在潼关附近解决他们,和深入边远去逐一解决他们比起来便是“近” 曹操欲擒先纵, 以“险”易“近” 这样看,曹操连让“地”都是虚让马超等关中联军抢占潼关,看似捡了个大便宜,实际上那却是曹操给他们预设的大陷阱 《孙子兵法》中,第二件需要计算好的事情就是“天”:“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曹操想利用天时,具体说就是利用 时间和寒冷的 冬季,造成马超等关中联军的补给困难 当年有闰八月,否则,曹操可能再稍早些出兵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局的发展,当曹操逐步完成所有进攻准备时, 也正好是马超等关中联军再也无法支撑, 急于撤兵之时,说明曹操出征的时间拿捏得刚刚好 《孙子兵法》 中提及到的第五件事“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中各部,互不统属,各自治理自己的领地经过董卓、傕汜之乱,关中十分凋零,各部的治理水平又很差,所以他们的物资储备水平很低他们的军队极不正规,平时为民,战时集合而为兵,装备补给非由政府统一配发, 而是由士兵自己解决 由于他们仅是地方势力,没有大规模远征的行动,以他们的统治水平,从没建立起,也无法建立起完备的后勤保障系统这样的军队,一旦长期征战在外,补给不济是一定的,尤其是冬天的御寒装备, 就更是困难只能搭设帐篷野营, 没有良好的御寒装备,则只有收兵一途而关中各部显然装备不起可以冬季作战的 军队韩遂反观曹方,其治理水平,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军队的正规化,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一定远非关中联军可比, 其冬季坚持野战的能力自然远强于关中联军 当时的军队在非战时,都要从事生产活动,否则,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足以供养足够规模的军队。

      曹操三月份就张罗要讨伐张鲁, 结果关中诸将马上就集结了十万大军去抢占潼关, 此时正是农业生产最关键的时期, 曹操更坏的是, 还派曹仁把他们牢牢地拴在潼关, 当年关中各部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就废了 而曹操自己却等到七月 秋季才起兵,整个儿什么都不耽误 其结果必然是,秋季过后,关中各部将无粮可证;冬季来临,关中联军又将无野营装备所有这些,都是他们贪图潼关之利带来的并发症 曹操方面, 后方及保障系统远优于关中各部, 再加上大军秋季才出动, 丝毫没有影响当年的 粮食生产,其作战持续能力无疑将远胜过关中联军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在结束时有:“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 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 胜负见矣 ”曹操还没与关中叛军接战, 其深谋远略便早已使战争的天平倒向了自己 八月,曹操大军经函谷朔黄河西进,到达潼关此时曹军的粮草由洛阳经函谷供应 潼关虽险,却不是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狭关,须以大军方可屯守 正因为潼关有此种特点, 曹操用大军紧逼潼关, 摆出非要从潼关进入关中不可的架势, 马超等关中联军的注意力才能被牢牢地吸引在潼关的防守上 关中各部不断向潼关增兵,曹操听说,不忧反喜。

      事后 曹操解释说:“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適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眼见联军的所有力量都已集中到潼关, 曹操暗中却派徐晃、 硃灵率步骑四千人渡过浦阪津,据河西为营,准备接应曹操大军由河东进入河西史书记载,曹操曾问徐晃如何可入关中, 徐晃提出了这个计策 徐晃出身西凉军, 熟悉关中民情、地理,后面的贾诩也是西凉军出身 闰八月,曹操亲自率军从 潼关东面的渡口北渡黄河徐晃徐晃,刚刚从浦阪津渡过黄河, 还没来得及建立寨栅, 当夜梁兴即领步骑五千多人前来攻击,被徐晃击败 曹操与徐晃约好,在曹操从潼关北渡时,徐晃方才能从浦阪津西渡黄河,否则,消息过早泄露,徐晃会遭到敌人大军的攻击马超看到曹操北渡, 自然知道曹操是想从浦阪津渡河进入关中, 遂派梁兴带五千多人前去抢占浦阪津渡口西岸, 通常情况下, 这五千人足以阻挡曹操渡河 但马超没有料到的是,徐晃已经抢先占领了 浦阪津渡口 西岸经长途急行军赶到浦阪津渡口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