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历史第11课 社会生活变迁课件..ppt
45页各式各样的发型,,清朝人的发型,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照相、电影的出现以及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等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以及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从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照相机,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1、照相术传入中国,——19世纪40年代以后,大光明照相馆,2、电影出现,1、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2、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定军山》,——揭开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第一部获国际奖电影《渔光曲》,胡蝶,1、发辫的由来,二、剪发辫、改称呼 (一)剪发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2、剪发令的内容 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剪辫令 要求全国的男子在限定的时间内剪去象征清王朝的发辫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二)改称呼,请同学们想一下,在清朝官场中人们之间的是怎样称呼的?,“大人”、“老爷”等与封建跪拜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认为如果再沿用这些称呼就玷污了共和政治。
他说,政府职员是人民的公仆,不是特殊的阶级,不应有非分的名称于是孙中山下令革除带有封建色彩的“大人” “老爷”等称呼,一律改称官职,并规定民间普通的称呼为“先生” “君”这些只表示对人的尊敬,没有等级之差,人人可用改称呼,革除了封建色彩,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意向三、服饰的变化,(1)西服的引进(2)中山装的出现(3)女士高领服饰的盛行,,西服的演变,西服的演变,,(1)西服的引进,西服是西方人的传统服装,最初有外国人和中国留学生带如进来由于西服设计科学,穿着方便,逐渐被广大中国人接受,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服已经在中国城市中十分流行了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的服装,它因孙中山的创制和带头穿着而得名它是西式与中式服装的完美结合,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革命的象征,其阶级性与西服完全相反,是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服饰2)中山装的出现,中山装是谁什么时候创制的?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3)女士高领服饰的盛行,女士高领服装是人们吸取了西服洋装的特点对满族旗袍的改良后又经改革发展成为流行至今的旗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女性的代表服饰,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传 统 旗 袍,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清末民初在进步, 社会生活面貌变, 照相电影均出现, 首部电影《定军山》, 追求平等新国民, 改变称呼剪发辫, 西服高领中山装, 时代潮流服饰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