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志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样本.doc
10页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励志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班会主题: 如何背着”壳”前行活动目标: 1、 正确认识自己所背负的压力, 初步形成主动磨练自己的意识2、 树立自强进取的信念和信心, 培养勇于承受压力的能力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活动重难点: 让学生初步形成主动磨练自己的意识, 培养勇于承受压力的能力主题阐释: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 升学压力、 家长期望、 自我期望等各方面压力纷纷压到学生的心头,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 并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力成为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课前准备: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和《蜗牛》制作课件并提前将班会主题告知学生, 要求学生对”如何对待压力”先做一定思考班会过程: 一、 导入经过埃及的一个古老的传说引入: 有一个故事说, 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 一是雄鹰, 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上去另外一种动物就是蜗牛蜗牛到达金字塔顶, 主观上是凭它永不停息的执着精神, 客观上应归功于它厚重的壳正是这看上去又笨又拙、 有些负重的壳, 让小小蜗牛得以到达金字塔顶在登顶过程中, 蜗牛的壳和鹰的翅膀, 起的是同样的作用可是生活中, 大多数人只羡慕鹰的翅膀, 很少在意蜗牛的壳。
就像我们羡慕别人能有某种天赋或特长而获得某些成就, 却整天埋怨我们身上要背负太沉重的”壳”一样二、 提出问题: 那么我们身上背负的”壳”到底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稍作归纳这”壳”能够搁下吗? ( 明确: 人要生存就必然担负着许多责任和压力) 三、 讨论: 我们要如何背着”壳”前行呢? 看动画《蜗牛与黄鹂鸟》听歌曲, 并要求同学们根据动画中的一些启示去归纳出自己的答案在学生发言后, 用幻灯片展现三个小故事, 并要求学生在故事中得出启示: 故事一: 德国法兰克福的钳工汉斯?季默, 从小便迷上了音乐, 她的心中有一个始终不变的奋斗目标——当音乐大师, 尽管买不起昂贵的钢琴, 但她能用钢板制作的模拟黑白键盘, 练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 竟把十指磨出了老茧后来, 她用作曲挣来的稿费买了架”老爷”钢琴, 有了钢琴的她如虎添翼, 并最后成为好莱坞电影音乐的主创人员她作曲时走火入魔, 时常忘了与恋人的约会, 惹得许多女孩”骂”她是”音乐白痴”、 ”神经病”她不论走路或乘地铁, 总忘不了在本子上记下即兴的乐句, 当作创作新曲的素材有时她从梦中醒来, 打着手电筒写曲子汉斯?季默在第67届奥斯卡颁奖大会上, 以闻名于世的《狮子王》荣获最佳音乐奖。
这天, 是她的37岁生日启示一: 要能背着”壳”前行,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故事二: 美国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赛尔玛陪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中的陆军基地里, 丈夫经常外出演习, 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 奇热无比, 又没有人和她聊天, 周围都是不懂英语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她很难过地写信对父母说: ”一心想回家去……”她的父亲给她回了一封信, 信中只有两行字, 但这两行字却永远留在她的心中, 并改变了她的生活, 这两行字是什么呢? ”两个人, 从牢中的铁窗望去, 一个看到泥土, 一个却看到了星星从此, 赛尔玛决定在沙漠中找到自己的星星, 她观看沙漠的日落, 寻找到几万年前留下的海螺壳她和当地人交朋友, 互送礼物, 她研究沙漠中的植物、 动物, 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 她把原来认为最恶劣的环境, 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 并出版了一本书《快乐的城堡》, 她从自己的牢房中望去, 终于望到了自己的星星启示二: 要能背着”壳”前行, 其次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故事三: 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 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 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 但几个小时过去了, 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无奈之下, 农夫决定把枯井填上当泥沙落到驴子的背上时, 驴子停止了哀叫, 把背上的泥土抖掉, 站到了上面就这样它居然一步一步的走出了枯井在生命的旅程中, 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 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 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 将”泥沙”抖落掉, 然后站到上面去! 那原本是埋葬驴子的泥沙, 被她抖落到脚下, 变成了走出困境的阶梯启示三: 要能背着”壳”前行, 还要有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意识四、 接下来, 让我们念念励志名言举例: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三分天才七分学, 笨鸟先飞早入林/ 钟不敲不响, 人不学不灵/ 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五、 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小结: 除了以上故事所给启示, 你认为背着”壳”前行的过程中还应该具备些什么? 你又是怎么做的? 学生谈感想: 甲同学: 人的青春是有限的, 虽然我平凡, 但我会燃烧我的青春, 我要用学习的光芒点燃青春的火把因此, 我比较端正学习态度, 掌握学习方法, 有效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因为我坚信,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乙同学: 我觉得学习有目标是很重要的, 那才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撞来撞去我这个人就是这样, 对自己的事情很有目标, 玩的时候尽情的玩, 学的时候我就能专心的学每当我取得成绩的时候, 每当我能够站在台上领奖的时候我就心里很高兴, 因为我觉得我没有给父母丢脸可是爸爸对我说: 笑在最后才是笑的最好我知道我的成绩还不值一提, 我将用最大的力量最大的信心去取得最好的成绩, 同学们看我的吧! 丙同学: 虽然我个性活泼, 看起来对什么都无所谓可是我其实对学习是很认真的我的理科较好主要是因为我上课很认真, 而且喜欢自己去主动思考, 因此课外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去复习当然我想如果课外我再努力一点的话我的成绩将会更好 丁同学: 我之因此取得现在与以往相比较好的成绩, 是因为我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讲, 按照老师的思路去认真的听课下课的时候我对有些疑难问题进行研究, 不明白的就去问老师每天都把上过的新课复习一遍, 这样对自己的学习很有好处如果不信能够去试试啊! 戊同学: 拥有思维迟钝的我, 曾在沙场中战死, 也曾在众目睽睽中得胜。
一般来说我对事情的处理犹豫不决没有太多的主见, 可是唯有对学习, 我始终有着执着的追求, 我相信, 只有学习, 只有现在用知识武装自己将来我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己同学: 有人常常埋怨时间太紧, 没有时间复习鲁迅曾经说过: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离期终考只剩下十几天的时间了同学们, 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让我们用剩下的时间, 勤奋读书, 勤思好问, 让我们把握手中的时间, 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给父母一份满意的答卷! 庚同学: 在第二次的月考中, 我的成绩下降很多这归咎于我的学习方法不正确, 重文轻理, 对理科不重视另一方面我不够勤奋, 没有真正掌握知识, 对学过的内容没有复习在剩下的时间里我决定要迎头赶上, 抓紧时间, 改正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跟我一样吸取教训, 时刻警惕, 不能放松! 辛同学: 在期中中我的成绩比上一次有了较大的进步主要是因为我第一次失败的月考中总结了经验教训, 从此便开始了努力学习, 遇到不懂的问题便请教老师和同学, 上课也很专心由此我知道了, 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真的想学好就真的能够做到我衷心的希望我与大家一起进步, 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老师的教导, 争取最好的成绩。
[讲述]以上八名同学谈得都很好, 其中某某同学提到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需要我们去挤因此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学做一个会”挤”时间的人古人有”凿壁借光””映雪读书”的事例, 那些刻苦攻读的人都取得了至高的学问和成功老一辈革命家在血雨腥风的年代也能挤出时间学习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和环境, 有什么理由不抓紧时间来学习呢? 只有吃得苦, 才能有成功六、 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 雄鹰到达金字塔顶尖, 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上去而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底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 两个月, 甚至一年两年在金字塔顶端, 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我相信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 一定会掉下来再爬、 掉下来再爬可是, 同学们所要知道的是, 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 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 它收获的成就, 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只要你上去了, 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如果我们的生命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 你的生命就是白过的人生是一个背着”壳”前行的过程不论壳有多重, 希望同学们能够像蜗牛那样, 化压力为动力, 凭借自己的执著和自强, 爬上自己心中的金字塔七、 宣誓( 班级励志誓词) 选择大海, 就去乘风破浪, 选择蓝天, 就去展翅翱翔, 面对挑战, 我们毫不畏惧, 面对困难, 我们勇往直前, 面对挫折, 我们绝不低头, 面对失败, 我们从头再来。
敢于拼搏, 用不懈争取进步; 自强不息, 用汗水浇灌理想; 超越自我, 用奋斗放飞希望; 永不言弃, 用信念实现梦想努力! 坚持!拼搏! 成功! 不负父母的期盼, 不负老师的厚望, 不做懦弱的退缩, 不做无益的彷徨, 奋斗二百天, 让飞翔的梦在六月张开翅膀; 奋斗二百天, 让雄心与智慧在六月闪光我们将带着顽强的微笑, 去赢得志在必得的辉煌有志者, 事竟成,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 三千越甲可吞吴 , 我们注定成功 , 我们注定辉煌同学们, 加油八、 结束播放周杰伦的《蜗牛》, 带引全班同学合唱歌词: 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 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