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逻辑学模拟题五借鉴.pdf
5页模拟试卷五一、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1、在“有 S不是 P”中,逻辑变项是;在(Pq)r 中,逻辑常项是2、设“A命题与 B命题具有矛盾关系”、 “B命题与 C命题也具有矛盾关系”,则 A命题与 C命题具有3、一种命题的主项周延,则这种命题是命题;一种命题的谓项周延,则这种命题是命题4、若要使“只有 P,才非 q”与“非 P并且 q”均真,那么 P与q 的取值情况是 P为,q 为5、以“Pq”和“ p”为前提进假言推理,可必然地推出结论6、若 Pq为真,P为真,则 q 取值为7、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命题,则其大前提应为,小前提应为8、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律, “如果认真学习,就能考得好成绩” 为真,则“即使认真学习也不能考出好成绩”为假9、一个有效的第三格三段论式,其大前提若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结论应为10、当 “SAP ”与 “SIP” 同假时,S与 P的外延间具有关系一、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1、S、P;、 2、等值关系 3、全称、否定4、假、真5、非q 6、假7、A、A 8、矛盾律9、MAS、SIP 10、全异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a“某属概念具有的内涵,其种概念必然具有”和b“某种概念不具有的内涵,其属概念必然不具有”这两个论断()A、都对 B、a 对、b 错 C、都错 D、a 错、b 对2、如果两个素材相同的性质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都是不同的,则这两个性质命题具有()关系 A、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B、可以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以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3、 “所有 S是 P”与“没有 S是 P”之间具有()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4、关系推理(一) “甲命题与乙命题不等值;乙命题与丙命题不等值;所以,甲命题与丙命题不等值”与(二) “甲命题蕴涵乙命题,乙命题蕴涵丙命题;所以,甲命题蕴函丙命题”() A、都是有效的 B、都是无效的 C、 (一)有效(二)无效D、 (一)无效(二)有效5、已知 pq 为假,则 P与 q 的取值情况必为() A、p 与 q 都真 B、p 与 q 都假 C、p 真且 q 假D、p 假且 q 真6、 “pq”的负命题的等值命题是() A、pq B、pq C、pq D、pq 7、如对两个相互等值的命题() ,则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A、同时肯定B、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 C、同时否定 D、不作肯定,也不作否定8、与“如果小李不来,那么小王来”等值的命题有()A、或者小李来,或者小王来 B、小李不来,小王也不来 C、并非(小李来,小王也来) D、如果小李来,那么小王不来9、通过综合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由SIP 可推出() A、PES B、POS C、POS D、POS 10、以下断定中,()是违反矛盾律要求的 A、SEP真且 SOP 真B、SAP 真且 SEP真 C、SAP假且 SIP 假 D 、SOP 真且 SIP 假三、分析题(每小题4 分,共 20 分 )1、试分析说明“甲班学生”在下列语句中,哪些表示集合概念,哪些表示非集合概念1)甲班学生是省内各地来的 (2)刘伟是甲班学生3)甲班学生都应当努力学习1、 (1)表示集合概念;(2) (3)表示非集合概念2、B、C、D 不具有属种关系2、下列各组概念中,哪些不具有属种关系?为什么?A、命题复合命题 B、联言命题联言肢C、三段论大前提 D、中国湖北省 3、甲断定“甲班学生都学英语”为真,乙断定“甲班学生都不学英语”为假,甲的断定与乙的断定是不是等值的?为什么?4、如断定 a 和 b 都真,又断定 c 假,是否违反矛盾律的要求?为什么?a 有的甲班学生是学英文打字的。
b 有的甲班学生不是学英文打字的c 甲班学生都是学英文打字的 5 、如果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O命题试问它是第几格的三段论?请分别以 S、M 、P为小项、中项、大项写出它的逻辑形式3、不是等值的4、不违反矛盾律的要求5、第三格的 OAO 式四、表解题(每小题5 分,共 20 分 )1、用真值表判定“(pq) q)p”是否是重言式? 2、用真值表判定“如果p,那么 q”与“只有非p,才非 q”之间是否具有等值关系 3、请写出“并非(只有贪污,才是犯罪) ”的等值命题,并用真值表验证 4、列出 A、B、C三命题的真值表,并回答 A、B、C三命题恰有一个为真时,甲是否为木工? A、如果甲不是木工,则乙是泥工B、如果乙不是泥工,则甲不是木工C、甲不是木工,且乙不是泥工1、是重言式2、具有等值关系3、没有贪污,但犯了罪4、甲是木工五、综合题( 20 分)已知:(1)只有破获 03 号案件,才能确认甲、乙、丙三人都是罪犯;(2)03 号案件没有破获;(3)如果甲不是罪犯, 则甲的供词是真的, 甲说“乙不是罪犯”;(4)如果乙不是罪犯,则乙的供词是真的,乙说“我和丙是好朋友” ;(5)现查明丙根本不认识乙。
问:根据上述已知情况,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罪犯?谁不是罪犯?请写出推导过程二、单项选择题 (从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A;2D;3A;4D;5D;6D;7B;8A;9B;10B三、 、分析题(每小题4 分,共 20 分 )1、 (1)表示集合概念;(2) (3)表示非集合概念2、B、C、D 不具有属种关系3、不是等值的4、不违反矛盾律的要求5、第三格的 OAO 式四、表解题(每小题5 分,共 20 分 )1、是重言式2、不具有等值关系3、没有贪污,但犯了罪4、甲是木工五、综合题( 20 分)甲乙是罪犯,丙不是罪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