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解读-初中语文论文.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38712881
  • 上传时间:2022-01-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4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解读初中语文论文   论文导读::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解读,初中语文论文关键词:七年级语文,解读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文情并茂、内容健康高尚、风格清新优美的名家名篇,选文均围绕人与自然、歌颂大自然这一主题,从人类的文学、艺术的角度对自然的审美化、艺术化的认识,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我们学习本单元时要品味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体验课文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发挥联想和想象一、《春》——诗意中借孩子的眼睛绘出春的美好与生机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启发人们要珍惜春天,积极向上全文紧紧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结构体现思路,文章顺序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同步:春天尚未来临,热切盼望她到来;待她降临,则尽情欣赏大地回春的美景;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颂扬春天,深化题旨作者善于抓住春天景物的特征,采用多角度综合写景的方法,着力描绘了草、花、风、雨、人五幅春景图,既细腻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完成“绘春”的任务,富有诗情画意。

      学习中,要体会这准确、生动的景物描写以及其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感情还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初中语文论文初中语文论文,使春天形象化、人格化朱自清不愧是语言大师,他用文笔把短暂的春天从自然界拉回到书面上,使其四季常驻.随时可睹学习本课时,要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领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二、《济南的冬天》---度冬如春,美丽如画,赞美之情融于其中《济南的冬天》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诗意盎然、人情味很浓的写景散文作者采用总分结构,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此为主线贯串全文,从山、水、城等角度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得天独厚的美妙景致,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学习中,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笔下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并学习作者怎样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致的描写、怎样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的写法同时,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并注意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论文格式论文格式三、《夏感》——一支激情奔涌的进行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青睐的季节,当代作家梁衡却妙笔生花,独辟蹊径,其散文《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夏天的窗户。

      文章紧紧地抓住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落笔围绕着这一点来写夏天的景物和人物全文犹如一支激情奔涌的进行曲,赋予了夏日以灵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习本诗,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笔下夏天的主要特点,并学习作者段段扣主题,句句不离主旋律,把握文章的内涵同时,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并巧妙地借鉴和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四、《秋天》——亦真亦幻的图画,展示对秋的热爱与赞美现代诗《秋天》是现代著名诗人何其芳的作品,其内容凝练,意味醇厚,风格清新它以“秋”为主线,描绘了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创设出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学习本诗,要先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并在此基础上品味诗的韵律美、节奏美,以及细腻、精美的语言,仔细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另外,借助联想、想象,体验诗歌清丽的意象所营造的情境,从而领悟诗人由此传达出的情感五、《古代诗歌四首》——历来传诵的名篇初中语文论文初中语文论文,情景妙合无痕,情感深融其中《观沧海》是四言乐府诗,诗中通过描绘大海的辽阔壮丽,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表达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诗中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细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七言律诗《钱塘湖春行》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春天西湖的喜爱之情散曲《天净沙秋思》抒写了羁旅乡愁学习本课,要先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再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尔后,应抑扬顿挫地进行朗读,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品味诗词的意境总之,本单元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优美诗文,学习时要抓住美情美意这一内核,将学习课文的过程当做感知和品赏美的过程,关注其内容,品赏其物象与意境语言是引领读者的感知力、领悟力,通往课文的艺术世界的桥梁,所以赏析语言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诵读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