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讲物质结构与性质.ppt

102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93326040
  • 上传时间:2024-09-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92.50KB
  • / 10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六专题六 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考选考) )第第1818讲讲 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一、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 1.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 1)能量最低原理)能量最低原理 基态原子核外的电子先占有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基态原子核外的电子先占有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 当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被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当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被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 能量较高的轨道,从而使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的稳定能量较高的轨道,从而使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的稳定 状态如GeGe属于属于3232号元素,所以其核外电子的排布号元素,所以其核外电子的排布 式为:式为:1s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6 63d3d10104s4s2 24p4p2 21 ((2 2)泡利原理)泡利原理 在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在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 2个自旋状态相反个自旋状态相反 的电子((3 3)洪特规则)洪特规则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占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占 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样有利于降低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样有利于降低 体系的能量。

      体系的能量 洪特规则特例:能量相同的轨道全充满,半充满或洪特规则特例:能量相同的轨道全充满,半充满或 全空的状态是比较稳定的全空的状态是比较稳定的 如如 Cr:1s Cr: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6 63d3d4 44s4s2 2(×)(×) Cr:1s Cr: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6 63d3d5 54s4s1 1(√) (√) 2 Cu:1s Cu: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6 63d3d9 94s4s2 2(×)(×) Cu:1s Cu: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6 63d3d10104s4s1 1(√)(√)2.2.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形式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形式((1 1)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式①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标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标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即电子排布式,如子数,即电子排布式,如Mg:1sMg: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 ;②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来表示,如素符号来表示,如K K:[:[ArAr]]4s4s1 1。

      3 ((2 2)轨道表示式)轨道表示式 用一个小方框代表一个轨道,每个轨道中最多可容用一个小方框代表一个轨道,每个轨道中最多可容 纳两个电子如纳两个电子如K K::↑↓↑↓↑↓↑↓↑↓↑↓↑↓↑↓↑↓ ↑↑↓↑↓↑↓↑↓↑↓↑↓↑↓↑↓↑↓ ↑3. 3. 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1 1)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 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 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2 2)同一主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同一主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 电离能逐渐减小电离能逐渐减小1s1s2s2s2p2p3s3s3p3p4s4s4 ((3 3)第一电离能的变化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第一电离能的变化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 布有关通常情况下,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能布有关通常情况下,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能 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p p0 0、、d d0 0、、f f0 0)、半满)、半满 ((p p3 3、、d d5 5、、f f7 7)和全满()和全满(p p6 6、、d d1010、、f f1414)结构时,原)结构时,原 子的能量较低,该元素具有较大的第一电离能。

      子的能量较低,该元素具有较大的第一电离能4.4.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1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 性变化: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性变化: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 逐渐增大逐渐增大 ,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金,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金 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 元素的电负性从元素的电负性从5 上到下呈现减小的趋势,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上到下呈现减小的趋势,表明其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 2)电负性的运用:)电负性的运用:①①确定元素类型(电负性确定元素类型(电负性>1.8,>1.8,非金属元素;电负性非金属元素;电负性 < <1.8,1.8,金属元素);金属元素);②②确定化学键类型(两元素电负性差值确定化学键类型(两元素电负性差值> > 1.7,1.7,离子键;离子键;两元素电负性差值两元素电负性差值<1.7,<1.7,共价键);共价键);③③判断元素价态正负(电负性大的为负价,小的为正判断元素价态正负(电负性大的为负价,小的为正价);价);④④电负性是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参电负性是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参数之一(表征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

      数之一(表征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6 二、分子结构与性质二、分子结构与性质1.1.共价键共价键 ((1 1)性质: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性质: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 2)分类:)分类:①①根据形成共价键的原子所带电荷的根据形成共价键的原子所带电荷的 状况,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状况,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② ②根据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的不同,根据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的不同, 分为分为σσ键和键和ππ键 ③ ③配位键配位键: :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成键原子一方(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成键原子一方(A A)) 能够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能够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B B)具有能够接受孤)具有能够接受孤 对电子的空轨道,可表示为对电子的空轨道,可表示为A BA B7 ((3 3)键参数)键参数 键能: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键能: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 键长: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键长: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 键角: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键角: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2.2.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子的立体结构 ((1 1)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 轨道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

      轨道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8 ((2 2)常见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构型规律)常见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构型规律正四正四面体面体具体情具体情况不同况不同9 ((3)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类型类型实例实例两个键之两个键之间的夹角间的夹角键的极键的极性性分子的分子的极性极性空间空间构型构型X X2 2H H2 2、、N N2 2-非极性非极性键键非极性非极性分子分子直线直线形形XYXYXClXCl、、NONO-极性键极性键极性分极性分子子直线直线形形XY2(X2Y)COCO2 2、、CSCS2 2180°180°极性键极性键非极性非极性分子分子直线直线形形SOSO2 2120 °120 °极性键极性键极性分极性分子子V V形形H H2 2O O、、H H2 2S S105°105°极性键极性键极性分极性分子子V V形形10 XYXY3 3BFBF3 3120°120°极性键极性键非极性非极性分子分子平面三平面三角形角形NHNH3 3107°107°极性键极性键极性分极性分子子三角锥三角锥形形XYXY4 4CHCH4 4、、CClCCl4 4109°109°28′28′极性键极性键非极性非极性分子分子正四面正四面体形体形3.3.配合物理论配合物理论((1 1)配合物的组成)配合物的组成 ① ①配体配体: :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如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如NHNH3 3、、H H2 2O O、、 Cl Cl- -、、BrBr- -、、I I- -、、SCNSCN- -等。

      等11 ②②中心离子:一般是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中心离子:一般是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如如Cu2+、、Fe3+等③③配位数:直接同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位的含有孤配位数:直接同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位的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的数目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的数目((2)常见配合物:如[)常见配合物:如[Cu(NH3)4]](OH) 2、、[[Cu(NH3)4]]SO4、[、[Ag(NH3)2]]OH、、Fe(SCN)3、、[[Fe(SCN) 6]]3-等4. 4.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共价分子结构的一般规则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共价分子结构的一般规则 ((1 1)理论模型)理论模型 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12 由于相互排斥作用,由于相互排斥作用,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以减小斥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以减小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2 2)价电子对之间的斥力)价电子对之间的斥力①①电子对之间的夹角越小,排斥力越大电子对之间的夹角越小,排斥力越大。

      ②②由于成键电子对受两个原子核的吸引,所以电子云由于成键电子对受两个原子核的吸引,所以电子云比较紧缩,而孤对电子只受到中心原子的吸引,电子比较紧缩,而孤对电子只受到中心原子的吸引,电子云比较云比较““肥大肥大””,对邻近电子对的斥力较大,所以电,对邻近电子对的斥力较大,所以电子对之间斥力大小顺序如下:子对之间斥力大小顺序如下:孤对电子孤对电子- -孤对电子孤对电子> >孤对电子孤对电子——成键电子成键电子> >成键电子成键电子——成键电子成键电子13 ③③由于三键、双键比单键包含的电子数多,所以其斥由于三键、双键比单键包含的电子数多,所以其斥力大小顺序为三键力大小顺序为三键> >双键双键> >单键((3 3)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两种类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两种类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不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包括孤对电子①①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②②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14 如下表:如下表:物质物质H2ONH3CH4CCl4价层电子价层电子对互斥构对互斥构型型四面体四面体四面体四面体四面体四面体四面体四面体分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空间构型V形形三角锥形三角锥形正四面正四面体体正四面体正四面体5.5.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1 1)大小判断: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大小判断: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 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强,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强,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15 ((2 2)对物质的熔、沸点及溶解度影响:)对物质的熔、沸点及溶解度影响:①①分子间分子间 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②②溶质分子溶质分子 与溶剂分子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溶质分子 的溶解度越大的溶解度越大6. 6.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 1)定义: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价)定义: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价 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 间形成的作用力。

      间形成的作用力 ((2 2)表示方式:)表示方式:A—H……B—A—H……B—((A A、、B B为为N N、、O O、、F F,, “—” “—”表示共价键,表示共价键,“……”“……”表示形成的氢键)表示形成的氢键)16 ((3 3)分类)分类 分子内氢键:如邻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酸等分子内氢键:如邻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酸等 分子间氢键:如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分子间氢键:如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等等((4 4)属性:氢键不属于化学键,它属于一种较弱的)属性:氢键不属于化学键,它属于一种较弱的 作用力,其大小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作用力,其大小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5 5)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对物质性质的影响:①①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 形成氢键,则溶解度骤增形成氢键,则溶解度骤增 ② ②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17 三、晶体结构与性质三、晶体结构与性质1.1.晶体的基本类型与性质晶体的基本类型与性质晶体类型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金属晶体构成晶体构成晶体的粒子的粒子阳离子和阳离子和阴离子阴离子分子分子原子原子金属离子、金属离子、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组成晶体组成晶体粒子间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离子键离子键范德华力范德华力(以及氢(以及氢键)键)共价键共价键金属键金属键18 典典型型实实例例NaCl冰(冰(H2O)、)、干冰(干冰(CO2))金刚石、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硅、SiO2、、SiC以及以及Si3N4等大等大多数新型多数新型高温结构高温结构陶瓷陶瓷金属及金属及合金合金19 晶晶体体的的物物理理性性质质熔、沸熔、沸点点熔点较,熔点较,沸点高沸点高熔、沸点熔、沸点低低熔、沸熔、沸点高点高易导电、易导电、易导热,易导热,大多数大多数具有较具有较好的延好的延展性,展性,密度、密度、硬度、硬度、熔、沸熔、沸点等差点等差别较大别较大导热性导热性不良不良不良不良不良不良导电性导电性固态不导,固态不导,熔化或溶熔化或溶于水能导于水能导电电固体、熔固体、熔融不导电,融不导电,部分化合部分化合物溶于水物溶于水能导电能导电不导电不导电机械加机械加工性能工性能不良不良不良不良不良不良硬度硬度略硬而脆略硬而脆硬度低硬度低高硬度高硬度20 2. 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1)处于顶点的粒子,同时为)处于顶点的粒子,同时为8个晶胞所共有,每个晶胞所共有,每 个粒子有个粒子有 属于该晶胞;属于该晶胞;((2)处于棱上的粒子,同时为)处于棱上的粒子,同时为4个晶胞所共有,每个晶胞所共有,每 个粒子有个粒子有 属于该晶胞;属于该晶胞;((3)处于面上的粒子,同时为)处于面上的粒子,同时为2个晶胞所共有,每个晶胞所共有,每 个粒子有个粒子有 属于该晶胞;属于该晶胞;((4)处于晶胞内部的粒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

      处于晶胞内部的粒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3. 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21 原子晶体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沸点很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沸点很 高,汞、铯等沸点很低高,汞、铯等沸点很低((2 2)原子晶体)原子晶体 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 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如熔点:金刚石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如熔点:金刚石 > >碳化硅碳化硅> >硅((3 3)离子晶体)离子晶体 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 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 沸点就越高,如熔点: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MgClMgO>MgCl2 2>NaCl>CsCl>NaCl>CsCl22 ((4)分子晶体)分子晶体 ①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具有具有 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

      如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如H2O>H2Te> H2Se>H2S ②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 大,熔、沸点越高,如大,熔、沸点越高,如SnH4>GeH4>SiH 4>CH4 ③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 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 CO>N2,CH3OH>CH3CH323 ((5 5)金属晶体)金属晶体 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 强强, ,金属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金属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Na

      次增大W W、、Y 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 X 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 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 Z 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Z Z2 2O O和黑色的和黑色的ZOZO两种氧两种氧 化物24 ((1 1))W 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周期第 族 W 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H H2 2O O((g g)) (填(填““强强””或或““弱弱””)((2 2))Y Y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Y Y 的第一电离能比的第一电离能比X X的的 (填(填““大大””或或““小小””)3 3))Y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 Z的单的单 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4)已知下列数据:)已知下列数据: Fe Fe((s s))+ O+ O2 2((g g)) FeO FeO((s s)) Δ ΔH H=-272.0 kJ/mol=-272.0 kJ/mol25 2X2X((s s))+ O+ O2 2((g g)) X X2 2O O3 3((s s))ΔΔH H =-1675.7 kJ/mol=-1675.7 kJ/molX X的单质和的单质和FeOFe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解析 依据依据X 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 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可知子,可知X X为为AlAl,,W W、、Y 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质,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W W为为N N,,Y Y为为S S,,Z Z能形成能形成红色红色Z Z2 2O O和黑色和黑色ZOZO可知可知Z Z为为CuCu1 1))N N属第二周期第属第二周期第ⅤAⅤ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族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与元素的非金属性一致,因此与元素的非金属性一致,因此H H2 2O>NHO>NH3 3。

      26 ((2 2))S 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外电子排布式,核外电子排布式 为:为:1s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4 4,因第一电离能与元素非金属,因第一电离能与元素非金属 性的关系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性的关系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 大,故大,故S>AlS>Al((3 3))Cu+2HCu+2H2 2SOSO4 4(浓)(浓) CuSO CuSO4 4+SO+SO2 2↑+2H↑+2H2 2O↑O↑4 4)依据题目中给出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依据题目中给出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 斯定律可写出斯定律可写出AlAl与与FeOFe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7 答案答案 ((1 1)二)二 ⅤA ⅤA 弱弱 ((2 2))1s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4 4 大大((3 3))Cu+2HCu+2H2 2SOSO4 4(浓)(浓) CuSO CuSO4 4+SO+SO2 2↑+2H↑+2H2 2O O (4)3FeO(s)+2Al(s) Al (4)3FeO(s)+2Al(s) Al2 2O O3 3(s)+3Fe(s)(s)+3Fe(s) Δ ΔH H=-859.7 kJ/mol=-859.7 kJ/mol 1. 1.认识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首先要掌握排认识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首先要掌握排布原则,同时要明确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布原则,同时要明确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具体说是在原子轨道能量排序的基础上,在不违反泡具体说是在原子轨道能量排序的基础上,在不违反泡利原理的基础上,核外电子在各个原子轨道上的排布利原理的基础上,核外电子在各个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方式要符合洪特规则,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最低。

      方式要符合洪特规则,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最低28 2.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原因原因在同一周期内,碱金属在同一周期内,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从左到右,离能最大;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体上呈现由小到大的变体上呈现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表示元素原子化趋势,表示元素原子越来越难失去电子越来越难失去电子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增大,相同,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有效吸引对外层电子的有效吸引作用增强,失去第一个作用增强,失去第一个电子总体趋势变难价电子总体趋势变难价电子排布处于半满的轨电子排布处于半满的轨道的元素,其第一电离道的元素,其第一电离能比邻近原子的第一电能比邻近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离能大29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表明原子越来越容易失表明原子越来越容易失去电子去电子同主族元素价电子数目同主族元素价电子数目相同,原子半径逐渐增相同,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有效吸引作用逐渐减的有效吸引作用逐渐减弱,失去第一个电子所弱,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能量减小需能量减小 3.电负性的变化规律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递增。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递增 ((2)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递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递减2009·福建理综,福建理综,30)Q、、R、、X、、Y、、Z五种元素的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30 ①①Z的原子序数为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msn nm mpn n;③③R原子核外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层电子数为奇数;④④Q、、X原子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和4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Z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在[)在[Z(NH3)4]]2+中,中,Z2+的空轨道接受的空轨道接受NH3分分 子提供的子提供的 形成配位键形成配位键3))Q与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31 a.稳定性:甲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沸点:甲>乙乙b.稳定性:甲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沸点:甲<乙乙c.稳定性:甲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沸点:甲<乙乙d.稳定性:甲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沸点:甲>乙乙((4)) 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 大的顺序为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用元素符号作答)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其中分子 中的中的σ键与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键的键数之比为 6)五种元素中)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 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 32 解析解析 29 29号元素为号元素为CuCuY Y价电子:价电子:msmsn nm mp pn n中中n n只能取只能取2 2,又为短周期,则,又为短周期,则Y Y可能为可能为C C或或SiSi。

      R R的核外的核外L L层电子数层电子数为奇数,则可能为为奇数,则可能为LiLi、、B B、、N N或或F FQ Q、、X X的的p p轨道的电子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数分别为2 2和和4 4,则可能为,则可能为C C(或(或SiSi)和)和O(O(或或S)S)因为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所以可推出: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所以可推出:Q Q为为C C,,R R为为N N,,X X为为O O,,Y Y为为SiSi((1 1))CuCu的价电子排布为的价电子排布为3d3d10104s4s1 1,失去两个电子,则,失去两个电子,则 为为3d3d9 9((2 2))CuCu2+2+可以与可以与NHNH3 3形成配合物,其中形成配合物,其中NHNH3 3中中N N提供孤提供孤 对电子,对电子,CuCu提供空轨道,而形成配位键提供空轨道,而形成配位键33 ((3))Q、、Y的氢化物分别为的氢化物分别为CH4和和SiH4,由于,由于C的非的非 金属性强于金属性强于Si,则稳定性,则稳定性CH4>SiH4因为SiH4 的的 相对分子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比CH4大,故分子间作用力大,沸点高大,故分子间作用力大,沸点高。

      4))C、、N和和Si中,中,C、、Si位于同一主族,则上面的位于同一主族,则上面的 非金属性强,故第一电离能大,而非金属性强,故第一电离能大,而N由于具有半充满由于具有半充满 状态,故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元素大,所以状态,故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元素大,所以N>C>Si5))C、、H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的物质是的物质是C2H2,结,结构式为构式为H — C≡C — H,单键是,单键是σ键,三键中有键,三键中有2个个π键、键、1个个σ键,所以键,所以σ键与键与π键数之比为键数之比为3∶ ∶2((6)电负性最大的非金属元素是)电负性最大的非金属元素是O,最小的非金属元素,最小的非金属元素是是Si,两者构成的,两者构成的SiO2,属于原子晶体属于原子晶体34 【例【例2】】 ((2009·2009·广东,广东,2727))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很 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 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 ((1))Cu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B族。

      族Cu2+的核外电的核外电 子排布式为子排布式为 考点二考点二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答案答案 ((1 1))1s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6 63d3d9 9 (2) (2)孤对电子(孤电子对)孤对电子(孤电子对)((3 3))b (4)Si

      已知配离子已知NF3与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5))Cu2O的熔点比的熔点比Cu2S的的 (填填“高高”或或“低低”),请解释原因,请解释原因 38 解析解析 ((1 1)铜为)铜为2929号元素,号元素,CuCu2+2+即失去最外层即失去最外层2 2个电子,个电子,故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故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6 63d3d9 9((2 2)晶胞中阴离子个数为)晶胞中阴离子个数为 3 3)根据)根据CuSOCuSO4 4·5H·5H2 2O O的结构示意图看出,氧原子采的结构示意图看出,氧原子采 用用spsp2 2杂化,杂化,A A错误;错误;B B中不存在离子键,错误;中不存在离子键,错误;C C中中 很显然存在氢键。

      很显然存在氢键4 4)因为)因为NFNF3 3的分子比的分子比NHNH3 3要大,导致空间位阻过大要大,导致空间位阻过大 不易形成配合物不易形成配合物5 5))CuCu2 2O O和和CuCu2 2S S都属离子晶体,因半径都属离子晶体,因半径r r (O)< (O)

      如外,对物质的溶解度、硬度等也都有影响如NH3极极易溶解于水(溶解度为易溶解于水(溶解度为1∶ ∶700),原因就在于氨分子),原因就在于氨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彼此互相缔合,加大了和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彼此互相缔合,加大了NH3的溶解再如,冰的硬度比一般固态共价化合物的溶解再如,冰的硬度比一般固态共价化合物的硬度大,也是因为冰中有氢键结构的硬度大,也是因为冰中有氢键结构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其沸点和熔点较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的熔、的,其沸点和熔点较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物质的熔、沸点要低沸点要低41 (2009·(2009·海南,海南,19)19) 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 有共价键的成分下列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有共价键的成分下列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 价键成分最少的是价键成分最少的是 (( ))A.LiA.Li,,F FB.NaB.Na,,F F C.Na C.Na,,ClClD.MgD.Mg,,O O 解析解析 比较两原子电负性的差,其中比较两原子电负性的差,其中Na与与F的电的电 负性差最大。

      负性差最大B42 考点三考点三 分子结构与原子的成键特征分子结构与原子的成键特征【例【例3 3】】 ((2009·2009·上海,上海,2323))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是资源的宝库, 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等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等((1 1)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和氢气反应过程如下:)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和氢气反应过程如下: ①Cl ①Cl2 2 Cl+Cl ②Cl+HCl+Cl ②Cl+H2 2 HCl+HHCl+H ③H+Cl ③H+Cl2 2 HCl+Cl……HCl+Cl…… 反应反应②②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反应反应③③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于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于 键(填键(填““极极 性性””或或““非极性非极性””)43 ((2)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元素及其相邻元素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元素及其相邻元素的 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用元素符号 表示)。

      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表示)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 周期表的第周期表的第 周期周期 族((3)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 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卤化银的颜色按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AgBr、、AgI的顺序依次加深的顺序依次加深 b. 卤化氢的键长按卤化氢的键长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的顺序依次 减小减小44 c.卤代氢的还原性按卤代氢的还原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的顺序依次 减弱减弱d.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卤素单质与氢气化合按F2、、Cl2、、Br2、、I2的顺序由的顺序由 难变易难变易((4)卤素单质的键能大小如下图由图推断:)卤素单质的键能大小如下图由图推断:45 ①①非金属性强的卤素,其单质分子的化学键非金属性强的卤素,其单质分子的化学键 断裂(填断裂(填“容易容易”或或“不容易不容易”或或“不一定容易不一定容易”)。

      ②②卤素单质键能大小与键长的关系为:卤素单质键能大小与键长的关系为: 解析解析 ((1)反应)反应②②中形成的化合物为中形成的化合物为HCl,为共价化,为共价化合物,故电子式为合物,故电子式为H Cl ,反应反应③③中中Cl2的化学键被的化学键被破坏,为非极性共价键破坏,为非极性共价键2)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与氯相邻的有:)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与氯相邻的有:S与氯同与氯同周期左邻,周期左邻,F与与Cl同主族,位于同主族,位于Cl的上一周期,的上一周期,S与与::::46 Cl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故右半径逐渐减小,故r r(S) >r r(Cl),F位于第二周期,有两位于第二周期,有两个电子层,半径最小因此,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个电子层,半径最小因此,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Cl>F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第三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Na,位于位于ⅠⅠA族((3)由于)由于F→I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HF→HI的的键长依次增大,键长依次增大,b错;错;F2→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所的氧化性依次减弱,所以以F-→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的还原性依次增强,F2→I2与氢化合由易到与氢化合由易到难,故难,故c、、d错;错;AgCl→AgI颜色依次加深,颜色依次加深,a正确。

      正确47 ((4)由图可知,)由图可知,F2的键能比的键能比Cl2的键能小,故非金属的键能小,故非金属性强的卤素,单质分子的化学键不一定容易断裂卤性强的卤素,单质分子的化学键不一定容易断裂卤素单质素单质F2→I2半径依次增大,键长依次增大,所以由半径依次增大,键长依次增大,所以由图可知,其键能除图可知,其键能除F2外,键长越大,键能越小外,键长越大,键能越小答案答案 ((1))H CI 非极性非极性 ((2))S>Cl>F 三三 IA ((3))a ((4))①①不一定容易不一定容易 ②②除除F2外,键长外,键长越大,键能越小越大,键能越小::::48 1.σ 1.σ键和键和ππ键的区别键的区别 从轨道重叠方式来看可分为从轨道重叠方式来看可分为σσ键和键和ππ键,键,σσ键是键是指原子轨道以指原子轨道以““头碰头头碰头””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ππ键是指原子轨键是指原子轨道以道以““肩并肩肩并肩””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

      如在氮分子中,存在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如在氮分子中,存在1 1个个σσ键和键和2 2个个ππ键;在键;在O O2 2分子中,存在分子中,存在1 1个个σσ键和键和1 1个个ππ键;在键;在HClHCl、、H H2 2分子中,只存在分子中,只存在1 1个个σσ键由此可见,键由此可见,若双原子分子形成的共价键为若双原子分子形成的共价键为1 1个,则该共价键只能个,则该共价键只能是是σσ键,若存在多个共价键(键,若存在多个共价键(n n个共价键)中,则存个共价键)中,则存在在1 1个个σσ键和键和n n-1-1个个ππ键49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 从键的极性来看可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非极从键的极性来看可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非极性键是指由两个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这种性键是指由两个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这种共价键的特点是电子在每个原子周围出现的概率相共价键的特点是电子在每个原子周围出现的概率相等,参与成键的原子不显电性;极性键是指由两个等,参与成键的原子不显电性;极性键是指由两个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这种共价键的特点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这种共价键的特点是电子在电负性大的原子附近出现的概率较大,该是电子在电负性大的原子附近出现的概率较大,该原子带部分负电荷,用原子带部分负电荷,用δ 表示,而另一个原子带部表示,而另一个原子带部分正电荷,用分正电荷,用δ+表示。

      表示50 (2009·(2009·江苏,江苏,21A)21A) 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 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等) 与与H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 之一 ((1)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含有)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含有Cu、、Zn、、Al等元素 写出基态写出基态Z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O分子的结构式分子的结构式 3)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甲醛与新制)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甲醛与新制 Cu((OH))2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Cu2O沉淀51 ①①甲醇的沸点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甲醇的沸点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 ;;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②②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1 mol甲醛分子中甲醛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键的数目为 ③③在在1个个Cu2O晶胞中(结构如图所示),所包含的晶胞中(结构如图所示),所包含的Cu原子数目为原子数目为 52 解析解析 ((1 1))ZnZn为为3030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周期第ⅡBⅡB族,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族,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ZnZn原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6 63d3d10104s4s2 2或或[[ArAr]]3d3d10104s4s2 2((2 2))1 mol CO1 mol CO分子中含有分子中含有14 mol e14 mol e- -,与,与1 mol1 mol的的N N2 2互为等电子体,根据等电子体原理知,互为等电子体,根据等电子体原理知,COCO的结构类似的结构类似于于N N2 2((N≡NN≡N),故),故COCO的结构式为的结构式为C≡OC≡O。

      3 3))①①甲醇分子中甲醇分子中— O— H— O— H中中O O原子易与其他甲醇分原子易与其他甲醇分子形成氢键,故沸点比甲醛的高,甲醛的结构式子形成氢键,故沸点比甲醛的高,甲醛的结构式 O O为为H C HH C H,故甲醛分子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的杂,故甲醛分子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的杂53 化类型是化类型是spsp2 2杂化②②甲醛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甲醛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1 mol1 mol甲醛中碳甲醛中碳分别与分别与2 mol H2 mol H和和1 mol O1 mol O形成形成3 mol σ3 mol σ键③③晶胞中含有晶胞中含有4 4个小球,个小球,2 2个大球(个大球( )), ,结合结合CuCu2 2O O的化学式知大球是的化学式知大球是O O小球是小球是CuCu,故,故1 1个个CuCu2 2O O晶胞中晶胞中含有含有4 4个个CuCu原子答案答案 ((1 1))1s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6 63d3d10104s4s2 2 或[或[ArAr]]3d3d10104s4s2 2((2 2))C≡OC≡O((3 3))①①甲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甲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sp sp2 2杂化杂化 ② ②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 3 3N NA A ③4 ③454 考点四考点四 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例【例4】】 ((2009·2009·全国全国ⅠⅠ理综,理综,2929))已知周期表中,已知周期表中, 元素元素Q、、R、、W、、Y与元素与元素X相邻。

      相邻Y的最高化合的最高化合 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 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的氧化物的晶 体类型是体类型是 ;;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 是是 ; ((3))R和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呈现最高化合 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55 ((4)这)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①立体结构类型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 ,其原因是,其原因是 。

      ②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5))W和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如下:W的氯化物与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物W(QH2)4和和HCl气体;气体;W(QH2) 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56 解析解析 ((1 1)由)由W W与与Q Q可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且可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且W W的的WClWCl4 4为正四面体结构知为正四面体结构知W W为为SiSi,其氧化物,其氧化物SiOSiO2 2为原为原子晶体((2 2)与)与SiSi可形成高温结构陶瓷且相同化合价的氧化可形成高温结构陶瓷且相同化合价的氧化物可相互转变的元素物可相互转变的元素Q Q为为N N,其氧化物是,其氧化物是NONO2 2和和N N2 2O O4 4。

      3 3)由)由Y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知Y Y为为S S元素,元素,SiSi、、N N、、S S分别与分别与X X相邻,故相邻,故X X为为P,RP,R与与P P相邻,故相邻,故R R为为AsAs,,R R和和Y 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 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合物的化学式为AsAs2 2S S5 54 4))①5①5种元素分别形成的氢化物为:种元素分别形成的氢化物为:AsHAsH3 3、、PHPH3 3、、57 NHNH3 3、、SiHSiH4 4、、H H2 2S S,立体结构相同的氢化物为,立体结构相同的氢化物为NHNH3 3、、PHPH3 3、、AsHAsH3 3,由于,由于NHNH3 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分子间存在氢键,故NHNH3 3沸点最高,对于沸点最高,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一类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一类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故越高,故AsHAsH3 3的沸点高于的沸点高于PHPH3 3②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是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是SiHSiH4 4、、PHPH3 3、、H H2 2S S,其立体,其立体结构分别是正四面体、三角锥形、结构分别是正四面体、三角锥形、V V形。

      形5)(5)由上述已知由上述已知W W为为SiSi、、Q Q为为N N,故,故SiClSiCl4 4与与NHNH3 3的反应方的反应方程式为程式为SiClSiCl4 4+4NH+4NH3 3 Si(NHSi(NH2 2) )4 4+4HCl,Si(NH+4HCl,Si(NH2 2) )4 4分解分解生成生成SiSi3 3N N4 4的化学方程式为的化学方程式为3Si(NH3Si(NH2 2) )4 4 SiSi3 3N N4 4+8NH+8NH3 3↑↑高温高温58 答案答案 ((1)原子晶体)原子晶体 ((2))NO2和和N2O4 ((3))As2S5((4))①①NH3>AsH3>PH3,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沸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沸 点最高,相对分子质量点最高,相对分子质量AsH3大于大于PH3,所以分子间,所以分子间 作用力作用力AsH3大于大于PH3,故,故AsH3沸点高于沸点高于PH3 ②②SiH4正四面体,正四面体,PH3三角锥形,三角锥形,H2S角形(角形(V形)形)((5))SiCl4+4NH3 S i(NH2)4+4HCl,, 3Si(NH2)4 Si3N4+8NH3↑高温高温59 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判断规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判断规律 比较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应首先弄清晶体是属于比较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应首先弄清晶体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晶体,然后根据不同类型晶体进行判断,哪种类型的晶体,然后根据不同类型晶体进行判断,其规律为:其规律为: 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规律:一般的,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规律:一般的,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沸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变化无规律,不考虑点变化无规律,不考虑 2.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如金刚石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如金刚石>碳化碳化硅硅>硅60 3. 3.离子晶体间需比较离子键的强弱一般的说,离子晶体间需比较离子键的强弱一般的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的作用力就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熔点:MgO>MgClMgO>MgCl2 2>NaCl>CsCl>NaCl>CsCl 4. 4.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存在氢键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存在氢键的比不存在氢键的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组成和结的比不存在氢键的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组成和结构相似且不存在氢键的物质,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构相似且不存在氢键的物质,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沸点越高,如HI>HBr>HClHI>HBr>HCl。

      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物质,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CO>NCO>N2 2在同分异构体中,在同分异构体中, 一般的说,支链越一般的说,支链越61 多,熔、沸点越低,如沸点:正戊烷多,熔、沸点越低,如沸点:正戊烷>异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新戊烷;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其熔、沸点高低的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其熔、沸点高低的顺序是邻位顺序是邻位>间位间位>对位化合物对位化合物 5.元素周期表中第元素周期表中第ⅦⅦA族卤素单质(分子晶体)族卤素单质(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升高;第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升高;第ⅠⅠA族碱金族碱金属元素的单质(金属晶体)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属元素的单质(金属晶体)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降低如:的递增而降低如:Li>Na>K>Rb>Cs (2009·(2009·山东理综,山东理综,32)32) C和和Si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重要的地位1)写出)写出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

      62 从电负性角度分析,从电负性角度分析,C C、、SiSi和和O O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强至弱的顺序为 ((2 2))SiCSiC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 C原子的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杂化方式为 ,微粒间存在的作,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用力是 ((3 3)氧化物)氧化物MOMO的电子总数与的电子总数与SiCSiC的相等,则的相等,则M M为为 (填元素符号)填元素符号)MOMO是优良的耐高温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NaCl晶体相似晶体相似MOMO的熔点比的熔点比CaOCaO的高,其原因是的高,其原因是 。

      63 解析解析 (1)Si (1)S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核外电,核外电子排布为子排布为1s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2 2, ,非金属性非金属性O>C>SiO>C>Si2 2))SiCSiC为正四面体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C C原子为原子为spsp3 3杂化,作用力杂化,作用力为共价键为共价键((4 4))C C、、Si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CO2 2和和SiOSiO2 2化学式相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CO2 2中中C C与与O O原子间形原子间形成成σσ键和键和ππ键,键,SiOSiO2 2中中SiSi与与O O原子间不形成上述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π健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 C、、O O原子间能形成,原子间能形成,而而SiSi、、O O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π键键 。

      64 ((3 3))SiCSiC为为2020个电子,故个电子,故M M为为Mg;MgOMg;MgO和和CaOCaO都属离子晶都属离子晶体,离子半径体,离子半径r r (Mg (Mg2+2+)<)

      通过分析光谱实验的结果,洪特指出能量相同的则通过分析光谱实验的结果,洪特指出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原子轨道在全满(p p6 6和和d d1010)、半充满()、半充满(p p3 3和和d d5 5)和全)和全空(空(p p0 0和和d d0 0)状态时,体系能量最低,原子最稳定状态时,体系能量最低,原子最稳定答案答案 B B67 2. 在硼酸[在硼酸[B((OH))3]分子中,]分子中,B原子与原子与3个羟基个羟基 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 中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 力分别是力分别是 ( ) A. sp,范德华力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C.sp2,氢键氢键D.sp3,氢键氢键解析解析 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同一层上的碳原子形成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同一层上的碳原子形成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因此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因此为spsp2 2杂化,石墨晶体为混杂化,石墨晶体为混合型晶体,既有原子晶体的特点,又有分子晶体的特合型晶体,既有原子晶体的特点,又有分子晶体的特点。

      因此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层间为范点因此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层间为范德华力C68 3. 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 错误的是错误的是 ( )A. 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 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轨道电子能量 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解析解析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电子总是尽可能的排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电子总是尽可能的排 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离原子核越近,能量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离原子核越近,能量 越低,离原子核越远能量越高,因此越低,离原子核越远能量越高,因此A A、、B B、、D D正正 确;确;p p轨道电子能不一定大于轨道电子能不一定大于s s轨道,例如轨道,例如3s3s轨道轨道 能量大于能量大于2p2p轨道,因此轨道,因此C C不正确。

      不正确C69 4.4.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 H2 2S S和和BFBF3 3的立体结构,的立体结构, 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 ( ) A. A.直线形;三角锥形直线形;三角锥形 B.V B.V形;三角锥形形;三角锥形 C.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 D.V形;平面三角形形;平面三角形 解析解析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推知,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推知,H H2 2S S为为V V 形,形,BFBF3 3为平面三角形为平面三角形D70 5. 有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四种元素,其中A元素和元素和B元素的元素的 原子都有原子都有1个未成对电子,个未成对电子,A+比比B-少一个电子层,少一个电子层, B原子得一个电子后原子得一个电子后3p轨道全满;轨道全满;C原子的原子的p轨道轨道 中有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 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D的最高化的最高化 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其最高价氧化物,其最高价氧化物 中含中含D的质量分数为的质量分数为40%,且其核内质子数等于中,且其核内质子数等于中 子数。

      子数R是由是由A、、D两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中两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中 A与与D离子数之比为离子数之比为2∶ ∶171 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A单质、单质、B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R的熔点大小顺序为下的熔点大小顺序为下 列的列的 (填序号):(填序号): a.A单质单质>B单质单质>Rb.R>A单质单质>B单质单质 c.B单质单质>R>A单质单质d.A单质单质>R>B单质单质((2)在)在CB3分子中分子中C元素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的是元素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的是 杂化,其固体时的晶体类型为杂化,其固体时的晶体类型为 ((3)写出)写出D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C的氢化物比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的的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的 原因可能是原因可能是 。

      72 ((4 4)如图是)如图是D D和和FeFe形成的晶体形成的晶体FeDFeD2 2最小单元最小单元““晶晶 胞胞””,,FeDFeD2 2晶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晶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 ,, FeD FeD2 2物质中具有的化学键类型为物质中具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解析解析 B B原子得一个电子后原子得一个电子后3p3p轨道全满,则电子排布轨道全满,则电子排布式为:式为:1s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5 5,故,故B B为为ClCl元素;元素;A A+ +比比B B- -少一个少一个电子层,所以电子层,所以A A为为NaNa元素C C原子的原子的p p轨道中有轨道中有3 3个未成个未成对电子,则最外层电子排布为对电子,则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ns s2 2n np p3 3, ,并且其气态氢化并且其气态氢化73 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所以所以C C为为N N元素由题意可推知元素。

      由题意可推知D D为为S S元素((1 1))A A单质、单质、B B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R R分别为:分别为:NaNa、、ClCl2 2、、NaNa2 2S S,,晶体类型分别为:金属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晶体类型分别为:金属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故熔点高低顺序为故熔点高低顺序为R>AR>A单质单质>B>B单质((2 2))CBCB3 3是是NClNCl3 3,其中,其中N N原子发生原子发生spsp3 3杂化,是分子晶体杂化,是分子晶体3 3))D D原子即原子即S S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4 4;;NHNH3 3比比H H2 2S S溶解度大的原因可能是:溶解度大的原因可能是:NHNH3 3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且更易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且更易与水发生化学反应74 ((4 4)根据晶胞示意图,)根据晶胞示意图,FeDFeD2 2晶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晶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比: ,故,故FeSFeS2 2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为1∶11∶1,说明形成的是,说明形成的是 ,故存在离子键和非极性,故存在离子键和非极性键。

      键答案答案 ((1))b (2)sp3 分子晶体分子晶体((3))1s22s22p63s23p4 NH3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且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且更易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更易与水发生化学反应((4))1∶ ∶1 离子键、非极性键离子键、非极性键75 1.1.(2009·(2009·上海,上海,2)2) 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 2.2. 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 (( ))A. ∶HeA. ∶HeB.B. C.1s C.1s2 2D. ↑↓D. ↑↓1s1s解析解析 最详尽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应该描述出核外最详尽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应该描述出核外电子数目、轨道运动轨迹、排布方式等,电子数目、轨道运动轨迹、排布方式等,D D最符合题最符合题意D76 解析解析 SOCl SOCl2 2的结构式为的结构式为 S S ,类似,类似NHNH3 3,,S S以不以不 等性等性spsp3 3方式杂化方式杂化2. 氯化亚砜(氯化亚砜(SOCl2)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试剂,)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试剂, 可以作为氯化剂和脱水剂。

      下列关于氯化亚砜分可以作为氯化剂和脱水剂下列关于氯化亚砜分 子的几何构型和中心原子(子的几何构型和中心原子(S)采取的杂化方式的)采取的杂化方式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三角锥形,三角锥形,sp3B.V形,形,sp2 C.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sp2D.三角锥形,三角锥形,sp2 O OClClClClA77 3. 钡在氧气中燃烧时得到一种钡的氧化物晶体,其钡在氧气中燃烧时得到一种钡的氧化物晶体,其 晶体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晶体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B.晶体的化学式为晶体的化学式为Ba2O2 C.该晶体晶胞结构与该晶体晶胞结构与CsCl相似相似 D.与每个与每个B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距离相等且最近的Ba2+共有共有8个个78 解析解析 从晶体结构可知,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从晶体结构可知,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O 作为一个整体,其结构类似作为一个整体,其结构类似NaCl晶体,晶体,Ba2+与与O 比比例为例为1∶ ∶1,所以化学式为,所以化学式为BaO2,每个,每个Ba2+周围有周围有12个个最近且距离相等的最近且距离相等的Ba2+。

      答案答案 A4.4.某晶体仅由一种微观粒子构成,其密度为某晶体仅由一种微观粒子构成,其密度为ρg·cmρg·cm-3-3, , 用用X X射线研究该晶体的结构时得知:在边长为射线研究该晶体的结构时得知:在边长为a a cm cm的的 正方体中含有正方体中含有N N个粒子,若以个粒子,若以N NA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则此粒子的摩尔质量为则此粒子的摩尔质量为( (算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略算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略 去没有写出去没有写出) ( )) ( )79 A. A.B.B.C.C.a a3 3ρρN NA A g·molg·mol-1-1 D. D. a a3 3ρg·molρg·mol-1-1解析解析 N N个粒子的体积为个粒子的体积为a a3 3,则实际质量为,则实际质量为a a3 3·ρ,·ρ,则则该粒子的摩尔质量为该粒子的摩尔质量为 5. 二氯化硫(二氯化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 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常温下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是一种橙黄色 的液体,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的液体,遇水易水解,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答案答案 A8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SA.S2 2ClCl2 2的电子式为的电子式为B.SB.S2 2ClCl2 2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SC.S2 2BrBr2 2与与S S2 2ClCl2 2结构相似,熔、沸点:结构相似,熔、沸点:S S2 2BrBr2 2>S>S2 2ClCl2 2D.SD.S2 2ClCl2 2与与H H2 2O 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S2S2 2ClCl2 2+2H+2H2 2O O SO SO2 2↑+3S↓+4HCl↑+3S↓+4HCl81 解析解析 S S2 2ClCl2 2结构类似结构类似H H2 2O O2 2分子不共面,含有极性键和分子不共面,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为极性分子。

      非极性键,为极性分子答案答案 B6.6.((1 1)第三周期最外层)第三周期最外层s s轨道电子数与轨道电子数与p p轨道电子数轨道电子数 相等的元素相等的元素A A,可以与第二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可以与第二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 元素元素B B形成化合物形成化合物ABAB4 4,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是,是 分子(填分子(填““极性极性””或或 “ “非极性非极性””)82 ((2)第二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第二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C与第三与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D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D3C和和DC3,,D3C遇水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遇水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则蓝色的气体,则D3C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C3固体属于固体属于 晶体。

      晶体((3)钛()钛(Ti)的原子序数为)的原子序数为22,其价电子排布式为,其价电子排布式为 钛的化合物钛的化合物TiCl3·6H2O(相对分子质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262.5)配位数为)配位数为6,,取该晶体取该晶体 26.25g配成溶液,加入足量配成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过滤、洗溶液,过滤、洗83 涤、烘干、称重,沉淀为涤、烘干、称重,沉淀为28.70 g28.70 g,则该晶体的化学,则该晶体的化学式应表示为式应表示为 ,氯元素的微粒与其他,氯元素的微粒与其他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微粒间的作用力是 答案答案 ((1 1)正四面体)正四面体 非极性非极性((2 2))NaNa3 3N+4HCl 3NaCl+NHN+4HCl 3NaCl+NH4 4Cl Cl 离子离子((3 3))3d3d2 24s4s2 2 [[TiCl(HTiCl(H2 2O)O)5 5]]ClCl2 2·H·H2 2O O 离子键、离子键、 配位键配位键84 7. A、、B、、C、、D四种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在同族元四种元素处于同一周期,在同族元 素中,素中,A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B的最高价氧的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在同周期中是最强的,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在同周期中是最强的,C 的电负性介于的电负性介于A、、B之间,之间,D与与B相邻。

      相邻 ((1))C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A、、B、、C三种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三种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 ((3))B的单质分子中存在的单质分子中存在 个个π键 ((4))D和和B形成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新型化形成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新型化 合物,该化合物属于合物,该化合物属于 晶体,其硬度比晶体,其硬度比 金刚石金刚石 (填(填“大大”或或“小小”)85 ((5 5))A A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在同族中最高的原因是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在同族中最高的原因是 答案答案 ((1 1))2s2s2 22p2p4 4((2 2))F>N>OF>N>O((3 3))2 (4)2 (4)原子原子 大大((5 5))HFHF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从而使其熔、沸点升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从而使其熔、沸点升 高高8. 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电子的影响,电子的影响, 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

      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86 ((1)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明显特征是形成多种多样)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明显特征是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的配合物①①CO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CO分子中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C、、O原子都符合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电子稳定结构,定结构,CO的结构式为的结构式为 ,,CO分分子中的共价键有子中的共价键有 ②②金属镍粉在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地加热,可生成液态的气流中轻微地加热,可生成液态的Ni(CO)4,它在,它在423K就分解为就分解为Ni和和CO,从而制得高纯从而制得高纯度的度的Ni粉Ni(CO)4易溶于下列易溶于下列 中a.水水b.四氯化碳四氯化碳c.苯苯d.硫酸镍溶液硫酸镍溶液87 ((2 2)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

      镓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是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镓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是 3131GaGa的第一电离能却的第一电离能却明显低于明显低于3030ZnZn,原因是,原因是 解析解析 COCO中中C C原子原子2p2p电子层有电子层有2 2个单电子,个单电子,O O原子原子2p2p电电子层有子层有2 2个单电子,个单电子,1 1对孤对电子对孤对电子C C、、O O在形成在形成COCO时,时,2 2个原子的个原子的2p2p层单电子形成一个层单电子形成一个σσ键和一个键和一个ππ键,此键,此时时C C原子上有一个空轨道,再接受原子上有一个空轨道,再接受O O原子提供的孤对电原子提供的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从而形成子形成配位键,从而形成COCO分子,所以其结构式为:分子,所以其结构式为:C≡OC≡O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其可溶于四氯化碳、苯等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其可溶于四氯化碳、苯等非极性溶剂中非极性溶剂中88 答案答案 ((1))①①C≡O σ键、键、π键键 ②②bc((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31Ga失去失去1个电个电子后内层电子达到全充满的稳定状态子后内层电子达到全充满的稳定状态9. (2009·(2009·宁夏理综,宁夏理综,38)38) 已知已知X、、Y和和Z三种元素的原三种元素的原 子序数之和等于子序数之和等于42。

      X元素原子的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轨道上有3个个 未成对电子,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轨道上有2个个 未成对电子未成对电子X跟跟Y可形成化合物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元素可以 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 ,, 该元素的符号是该元素的符号是 ;89 ((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该元素的名称是,该元素的名称是 ;((3))X与与Z可形成化合物可形成化合物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 为为 ;((4)已知化合物)已知化合物X2Y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 原为原为XZ3,产物还有,产物还有ZnSO4和和H2O,该反应的化学,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方程式是 ;((5)比较)比较X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第三周期元素所 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

      90 答案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As((2))↑↓↑↓↑↑或或↑↓↑↓↑↑((3)三角锥型)三角锥型((4))As2O3+6Zn+6H2SO4 2AsH3↑+6ZnSO4+3H2O ((5)稳定性:)稳定性:NH3>PH3>AsH3,因为键长越短,键,因为键长越短,键 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 沸点:沸点:NH3>AsH3>PH3,NH3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 沸点最高;沸点最高;AsH3相对分子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比PH3大,分子间作大,分子间作 用力大,因而用力大,因而AsH3的沸点比的沸点比PH3高高2s2p2s2p氧氧91 10.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请根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请根 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元素元素ABCD性性质质或或结结构构信信息息室温下单室温下单质是粉末质是粉末状固体,状固体,加热易熔加热易熔化单质在空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蓝紫色火焰火焰单质常温、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常压下是气体,能气体,能溶于水。

      溶于水原子的原子的M层上有层上有1个未成对个未成对的的p电子电子单质质软单质质软银白色固银白色固体、导电体、导电性强单质在空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发出黄色的火焰的火焰原子最外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层上s电子数电子数等于等于p电电子数单质为空单质为空间网状晶间网状晶体,具有体,具有很高的熔、很高的熔、沸点沸点92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写出,写出 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写出)写出C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与与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的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的PH 7(填填 “大于大于”“等于等于”或或“小于小于”)((3))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的硬度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的硬度 (填(填“大大” 或或“小小”),其理由是),其理由是 ((4))A、、B两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写元素符两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写元素符 号)号) 。

       写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一个实验事实写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一个实验事实 93 解析解析 单质单质A A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推得推得A A为为S S元素;元素;B B单质为气体,单质为气体,B B原子的原子的M M层上有层上有1 1个个未成对的未成对的p p电子,电子,B B原子的价电子轨道排布式为原子的价电子轨道排布式为↑↓↑↓↑↓↑↑↓↑↓↑↓↑,因此,因此B B元素为氯元素;元素为氯元素;C C单质在空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因此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因此C C为为NaNa元素;元素;D D原子最原子最外层上外层上s s电子数等于电子数等于p p电子数,因此电子数,因此D D原子的价电子轨原子的价电子轨道排布式为:道排布式为:↑↓↑↑ ↑↓↑↑ ,因此,因此D D元素可以是元素可以是C C,也可,也可以是以是SiSi1 1))B B元素为元素为Cl,ClCl,Cl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ⅦAⅦA族,族, Cl Cl为为1717号元素;号元素;A 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 1s2 22s2s2 22p2p6 63s3s2 23p3p4 4。

      94 ((2 2)单质)单质C C为为Na,NaNa,Na和和H H2 2O O反应生成反应生成NaOHNaOH和和H H2 2S S和和NaNa形成的化合物为形成的化合物为NaNa2 2S,S,由于由于S S2-2-水解,显碱性,因水解,显碱性,因此此pH>7pH>73 3))B B元素若为元素若为C C,其最高价氧化物为,其最高价氧化物为COCO2 2,,COCO2 2为分为分子晶体,硬度小;子晶体,硬度小;B B元素若为元素若为SiSi,其最高价氧化物为,其最高价氧化物为SiOSiO2 2,SiO,SiO2 2为原子晶体,硬度大为原子晶体,硬度大 95 ((4 4)由于)由于HClHCl比比H H2 2S S稳定,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硫酸的稳定,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硫酸的酸性,因此酸性,因此ClCl的非金属性强于的非金属性强于S S的非金属性的非金属性答案答案 ((1)第三周期第)第三周期第ⅦⅦA族族 1s22s22p63s23p4((2))2Na+2H2O 2NaOH+H2↑ 大于大于((3)大)大 SiO2是原子晶体(或小是原子晶体(或小 CO2是分子晶是分子晶 体)体)((4))Cl 高氯酸的酸性强于硫酸的酸性或氯化氢的高氯酸的酸性强于硫酸的酸性或氯化氢的 稳定性比硫化氢强稳定性比硫化氢强96 11. 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 关系(关系(Z Z为核电荷数,为核电荷数,Y 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为元素的有关性质):97 ((1))Ⅱ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族元素的价电子数 。

      2))ⅦⅦ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 3)第三周期元素单质的熔点)第三周期元素单质的熔点 4)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5))ⅠⅠA族元素单质的熔点族元素单质的熔点 6))F-、、Na+、、Mg2+、、Al3+四种离子的离子半径四种离子的离子半径 ((7)同一短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半径)同一短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半径 8)同一短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同一短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98 ((9)电离能是指由蒸气状态的孤立原子失去电子形)电离能是指由蒸气状态的孤立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需要的能量从中性原子中移去第一个电子成阳离子需要的能量从中性原子中移去第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一电离能(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一电离能(I1),移去第二个电子),移去第二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二电离能(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二电离能(I2),依次类推。

      依次类推现有现有5种元素,种元素,A、、B、、C、、D、、E,其中,其中I I1~I I3分别如分别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其中的稀有气体元素是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其中的稀有气体元素是 ,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元素元素I1/eVI2/eVI3/eVA13.023.940.099 B4.331.947.8C5.747.471.8D7.715.180.3E21.641.165.2解析解析 ((1 1))ⅡA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为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为2 2,它不随核电,它不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而变化,选荷数的变化而变化,选B B;;((2 2))ⅦAⅦ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因为氢键缔合的原因,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因为氢键缔合的原因,HFHF的沸点反常,而的沸点反常,而HClHCl、、HBrHBr、、HIHI的沸点则随相对分子的沸点则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选质量的增大而升高,选D D;;100 ((3 3)第三周期元素单质的熔点,)第三周期元素单质的熔点,NaNa、、MgMg、、AlAl、、SiSi逐逐 渐升高,渐升高,P P、、S S、、ClCl、、ArAr,又逐渐降低,选,又逐渐降低,选E E;;((4 4)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Na ClNa Cl,, 由由+1 +7+1 +7,而,而ArAr显显0 0价,选价,选C C;;((5 5))ⅠAⅠA族元素单质的熔点,最低的是族元素单质的熔点,最低的是H H2 2,然后由,然后由 Na Fr Na Fr逐渐降低,选逐渐降低,选F F;;((6 6))F F- -、、NaNa+ +、、MgMg2+2+、、AlAl3+3+四种离子的离子半径,随四种离子的离子半径,随 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选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选A A;;((7 7)同一短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同一短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大,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原子半径又突然变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原子半径又突然变大, 选选G G;;101 ((8 8)短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以第三周期为例,)短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以第三周期为例, Mg Mg元素元素3s3s亚层全充满,亚层全充满,P P元素元素3p3p亚层半充满,因而亚层半充满,因而 反常高,其他元素均随核电荷数的增大,第一电离反常高,其他元素均随核电荷数的增大,第一电离 能逐渐增大,选能逐渐增大,选H H;;((9 9)分析表中)分析表中I I1 1可知,可知,I I1 1最大的是最大的是E E元素,因此元素,因此E E为稀为稀有气体元素,有气体元素,I I1 1最小的是最小的是B B,故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故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B B。

      答案答案 (1)B (2)D (3)E (4)C (5)F (6)A (7)G (8)H (9)E B返回10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