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总结中不断提高1300字.docx
31页在总结中不断提高1300字 在总结中不断提高祠堂铺中学 李玉学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能在此发言,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深感荣幸!感谢领导、老师对我的厚爱,给我这个机会!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在总结中不断提高”,如有不正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帮助我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课外访万家” ,架起家校连心桥!根据上级要求,“访万家”工作务必做实、做细,教师与家长要共同探讨,家校合作管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结合自身的情况,谈谈自己在此项活动的做法:我与本班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多次家访,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促进教师教学提高的有效途径,是管理好学生的主要举措,首先要提高自身认识在活动中我认真地学习了“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首先明确教师家访的责任,要树立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一种服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家访应是学校与家庭紧密结合起来的有效形式,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是一个触动,对教育是一个促进在家访的前期工作中,我与班上教师一起确立了家访的对象,大的原则是:首先家访留守生、其次是问题学生、再次是其他学生。
在几次家访中我与科任教师不顾辛苦地奔波在村组学生家庭中,面对面的、真心的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期望、了解了学生在学校以外的另一面,在家访的过程中,我及时的做了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找到了方向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学生家庭情况的特点: 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很重视,但是也有极少部分家长抱着消极的态度,认为学生只要能算账就行了,对学生学习抱着无所谓的心理学生监护人转变:现在留守儿童在本班占很大比例,家中监护人基本是隔代祖辈担当,这样对学生的管理其实存在很大的弊端,儿童缺少父母的爱、缺少必要的教育,对学校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很多学生家长(祖辈)都反映现在孩子很难管理,根本就管不到;而且很多“爷爷奶奶”都不敢管学生,学生的叛逆心理极其严重部分家长对管理孩子存在消极性:因为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有求必应,溺爱、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有些家长对孩子品质的丢失全部归结给学校教育,对教育不理解、不支持,使得教师的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总的来讲,通过家访活动,我深刻的体会到现在教育很“难”,一是统一“难” ,学校缺乏与家长、社会的统一管理机制是教师管理只存在于校内;二是得到家长的理解“难” ,家长一方面对学生期望较高,一方面又不加强管理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不良表现全部“怪罪”于老师;三是管理学生“难”,老师对有的学生是想管而不敢管、对有的是学生是想管而管不到。
所以说现在想真正管理好学生还是要多从家长处入手,只有学校和家长先建立起统一思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管理问题,如果学生都管理不好何谈教育总之,通过“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我学到了很多有效的经验和管理学生的好方法,我会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勤反思、多思考、快总结,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第二篇:中内总结 14600字根据7版教材整理的中医内科学总结一、感冒1. 风寒证: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或荆防风达表汤若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羌活胜湿汤2. 风热证:辛凉解表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苓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参苏饮 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 阳虚--再造散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二、咳嗽A 外感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咳散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桑菊饮 夏令夹暑+六一散、鲜荷叶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桑杏汤 若凉燥证(燥证+风寒)-B 内伤咳嗽1.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症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丸或杏苏二陈丸标本兼顾2.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 清金化痰汤3.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泻白散合黛蛤散 4.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沙参麦冬汤三、哮证A.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 或小青龙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火证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证 三子养亲汤痰壅喘急,不能平卧,加葶苈子猪牙皂泻肺涤痰必要时用控涎丹5虚哮 平喘固本汤附:喘脱 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如面青喘急,烦躁不安,汗出肢冷,舌淡紫,脉细,另服黑锡丹B.缓解期 1肺脾气虚:补肺固卫 六君子汤 2肺肾气虚: 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四、喘证A.实喘 1 风寒袭肺:宣肺散寒 麻黄汤 若得汗而喘不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若属支饮复外寒而喘咳,痰液清稀多泡沫- 2 表寒里热:宣肺泄热 麻杏石甘汤3 痰热郁肺:清泄痰热 桑白皮汤4 痰浊阻肺:化痰降气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 五磨饮子B.虚喘 1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中气虚弱,脾肺同病(食少便溏腹中气坠)--补中益气汤2 肾虚: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生脉散3正虚喘脱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五、肺痈1. 初期:清肺解表 银翘散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 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热毒瘀结,咯脓浊痰,腥臭味严重+犀黄丸3. 溃脓期:解毒排脓 加味桔梗汤 胸部满胀,喘不得卧,大便秘结,脉有力--桔梗白散4. 恢复期:养阴补肺 沙参清肺汤合桔梗杏仁煎六、肺痨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 月华丸 咳嗽频而痰少质粘者+琼玉膏。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 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咳血较著者配合十灰丸3 气阴耗伤:益气养阴 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1根据7版教材整理的中医内科学总结4 阴阳两虚:滋阴补阳 补天大造丸主症:咳嗽--海藏紫莺汤、加味百花膏;偏于气虚者--补肺汤 若痰浊偏盛者--六君子汤合平胃散 咳血、咯血--白芨枇杷丸、补络补管汤潮热、骨蒸--柴胡清骨散;如属气虚劳热--黄芪油鳖甲散盗汗、自汗--当归六黄汤;气虚明显者--牡蛎散、玉屏风散泄泻--参苓白术散 沈阳不足之五更泄用四神丸 遗精、月经不调--大补元煎七、肺胀1 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新汤痰从寒化为饮,外感风寒诱发,喘咳痰多粘白泡沫,见表寒里饮证者--小青龙汤加减 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小青龙加石膏汤若痰浊夹瘀用涤痰汤+活血药2 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3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 涤痰汤加减,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4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若见喘脱危象,急加参附汤送服蛤蚧散/黑锡丹病情稳定阶段,可常服皱肺丸 5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真武汤合五苓散八、肺痿1.虚热:滋阴清热,清肺生津 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2.虚寒:温肺益气 甘草干姜汤/生姜甘草汤九、心悸1 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安神定志丸2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归脾汤 若见心动悸脉结代者--用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致心悸者--用生脉散3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若阴虚而火不旺者--用天王补心丹若阴虚火旺而+五心烦热、梦遗腰酸者--知柏地黄丸 4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合参附汤大汗出,亡阳者用独参汤5 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苓桂术甘汤若心功能不全而导致浮肿,尿少,阵发性夜间咳喘或端坐呼吸--真武汤6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 痰热扰心: 黄连温胆汤十、胸痹1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血府逐瘀汤 若气虚血瘀----人参养营汤和桃红四物汤2气滞心痛 柴胡疏肝散 日久化热—丹栀逍遥散 便秘者—当归龙荟丸 3 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 瓜萎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痰郁化热用黄连温胆汤4 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若阴寒极盛,胸痹重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5 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6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若脉结代--气虚血少,血不养心+ 7 心肾阳虚: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参附汤合右归饮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小便短少,肢全浮肿--真武汤若阳虚厥逆—四逆加人参汤或参附注射液十一、不寐1肝火扰心:疏肝泻热、佐以安神 龙胆泻肝汤若头晕目眩,头痛欲裂,不寐烦躁大便秘结—当归龙荟丸2 痰热扰心:化痰清热、和中安神 黄连温胆汤 若痰食阻滞,胃中不和者+半夏秫米汤2根据7版教材整理的中医内科学总结3 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 归脾汤 若产后虚烦不寐 /老年人夜寐早醒而无虚烦也可用本方 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5 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十二、癫狂A 癫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 顺气导痰汤合逍遥散痰伏较甚者可用控涎丹。
若神思迷惘,表情呆钝,言语错乱,目瞪不瞬,舌苔白腻--苏合香丸+四七汤 若不寐易惊,躁烦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温胆汤+黄连合白金丸神昏志乱者--至宝丹2 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 养心汤合越鞠丸 亦可+甘麦大枣汤B 狂 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 生铁落饮如痰火壅盛而舌苔黄腻甚者--同时用,再用安宫牛黄丸如阳明热盛,大便秘结,舌苔黄糙,脉实大者--加减小承气汤如神志较清,痰热未尽,心烦不寐者--温胆汤+朱砂安神丸2 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若心火亢盛加朱砂安神丸 若睡中不安稳加孔圣枕中丹 3 痰热瘀结 癫狂梦醒汤 有蓄血内结+大黄蔗虫丸 不叽不食+白金丸 十三、痫证1 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 定痫丸2 痰火扰心:清汗泻火、化痰开窍 龙胆泻肝汤+涤痰汤3瘀血脑络 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 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亏虚 左归丸和天王补心丹十四、痴呆 1髓海不足------七福饮2脾肾两虚------还少丹3痰浊蒙窍------涤痰汤4瘀血内阻------通窍活血汤十五、厥证A 气厥 1实证:顺气开郁 五磨饮子合通关散 平时可服消遥散,越鞠丸2 虚证:补气回阳 四味回阳饮合生脉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 平时常服香砂六君子丸B 血厥 1实证:活血顺气 通瘀煎或羚角钩藤汤2 虚证:补养气血 急独参汤继用人参养营汤C 痰厥:行气豁痰 导痰汤 喉中痰涎壅盛可先予猴枣散十六、胃痛1 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良附丸香苏散 郁久化热,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2 饮食停滞:消食导滞 保和丸 如服上药不效,胃脘痛胀而便闭者--小承气汤或改用枳实导滞汤 或胃痛急剧而拒按,伴苔黄燥便秘者+大承气汤3 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柴胡疏肝散 郁久化热用化肝煎或丹栀逍遥散+左金丸4湿热中阻:疏肝泄热和胃 清中汤5 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 失笑散合丹参饮6 胃阴亏虚:养阴益胃 一贯煎+芍药甘草汤 若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者+左金丸7 脾胃虚寒:温中健脾 黄芪建中汤 如寒胜而痛甚,呕吐肢冷—附子理中丸痛止之后--香砂六君子汤附:吐酸 1热证:泄肝清火 左金丸2寒证:温养脾胃 香砂六君子汤附:嘈杂 1胃热:和中清热 温胆汤2胃虚:健脾和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