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1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
21页2011,YBU,Slide1,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内容: 一、经济政策目标 二、财政政策 三、货币政策,教学目的:理解宏观政策实现机制 教学要求:掌握内在稳定器的机制、 货币创造机制及货币政策工具 教学重点:稳定器机制及货币创造 教学难点:货币创造的影响因素,2011,YBU,Slide2,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1.经济政策 :国家(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2.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的内在矛盾: 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居民有钱后购买外国商品,会形成逆差压力 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2011,YBU,Slide3,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定,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政府支出: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收入:税收+公债,政府购买: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 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无偿转移出去只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没有发生直接商品交易行为),2011,YBU,Slide4,税收直是最主要的政府收入。
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基本分类:财产税、所得税、流转税 作 用:税收乘数,政府收入:,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包括中央、地方债务 基本形式:短期、中期、长期债券 作 用:(1)影响财政收入;(2)对金融的扩张和紧缩起重要作用,影响货币供求,进而影响总需求水平2011,YBU,Slide5,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1.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1)税收自动变化:一般税赋?累进所得税! (2)转移支付自动变化:抑制可支配收入(需求)下降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保护2011,YBU,Slide6,斟酌使用的(权衡性)— 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具体应用——逆经济风向而行 扩张性财政政策:萧条时总需求总供给,政府采取减少开支、增税等,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的政策自动稳定器效果微弱!因此需要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2011,YBU,Slide7,预算赤字/盈余:政府财政支出收入(的差额)/相反,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功能财政:指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而不能以预算平衡为目的。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凯恩斯主义思想,2011,YBU,Slide8,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实际预算盈余的区别: 实际预算盈余是以实际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 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实际盈余充分就业盈余预算盈余(赤字)变化的原因: 经济情况本身的变动,财政政策的变动如何判断扩张或紧缩?充分就业预算盈余!,2011,YBU,Slide9,如果这种预算盈余是负数,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意义: 把收入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消除收入水平周期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更准确反应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 为更准确财政政策是扩张还是紧缩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业问题BS*-BS=t (y*- y),2011,YBU,Slide10,五、赤字与公债,弥补赤字的途径:,向中央银行借债——实际是央行增发货币,即货币筹资,结果是通货膨胀 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和国外借债国内借债——是购买力向政府的转移, 具有再分配性质,不视为负担。
往往引起利率上升,要稳定利率,必须增加货币供给,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 外债——构成真实负担若推迟外债归还会大大影响政府信誉,使用要更为谨慎2011,YBU,Slide11,六、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财政政策在一定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下进行 基本原则:财权与事权相一致的原则 具体方法: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 自求平衡略,七、财政政策案例:肯尼迪关税,2011,YBU,Slide12,,一.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第三节 货币政策,商业银行: (1)负债业务是吸收存款;(2)资产业务是放款和投资 中央银行 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管理和监督全国的金融机构 主要职能:发行货币,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为商业银行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商业银行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 国家的银行:(1)代理国库,管理税款等,代拨各项经费;(2)提供政府所需资金 (3)代表政府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4)执行货币政策法规;(5)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2011,YBU,Slide13,一点说明(货币需求方面),C 完全由央行决定(公开市场操作) 活期存款需求导致了商银的准备金需求,是货币需求的第二个部分。
货币需求=通货+活期存款(可开支票存款) 持有多少通货?多少活期存款呢?,小额交易时通货方便,大额时存单方便 一般通货/存款的比例比较稳定 这一比例称为现金存款比例(Cu) L = C + D.,2011,YBU,Slide14,货币供给方面(聚焦于活期存款的供给),活期存款的创造过程: 你,到工行存一笔钱(100);原始存款 商银留下一点(存款准备率,r),余下的放贷(80)给我 我,拿到贷款,再把钱存到银行里(也许留下点) 商银再留下一点,把余下的再贷给别人存款准备率:商银保留以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现金(存款准备金),在存款中所占的比率叫存款准备率 存款准备率(r)= 法定准备率(rd)+ 超额准备率(re),,2011,YBU,Slide15,,,直观理解,,,商业银行,私人,存款账户,存款准备金账户,20,16,存款总和=Σ100×(1-准备率)n,…,存款形成过程,,1/准备率,货币创造乘数,2011,YBU,Slide16,存款创造—代数视角,货币供给量:M= Cu(Currency)+ D(Deposit) 基础货币(高能货币): H = Cu+ Rd + Re,,,,,,,货币创造乘数:指当基础货币变动一单位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规模,现金-存款比率:ru=Cu/D: 法定及超额准备率:rd, re= Rd/D;Re/D,,2011,YBU,Slide17,存款创造的影响因素,,,现金-存款比率: 由公众的个人习惯、制度安排及现行利率的影响。
法定准备金率:由央行制定 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量减少 超额准备率: 受商银及再贴现率(央行贷款利率)的影响 再贴现率↗ →商银流动性不足时的成本↗ →更大的超额准备 →货币乘数↘,2011,YBU,Slide18,三.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票面价格:100 到期日:2013.1.1 票面利息:4% →到期支付104元,假定今天:2012.1.1 债券价格为:94 实际利率为: (104-94)/94(约11%) =104/94-1,如果: 市场利率为11,你会买么? 如果: 市场利率为12呢? 等! 等到价格更低,实际利率更高才-,2011,YBU,Slide19,公开市场业务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证券 - 直接改变基础货币的供给量再贴现政策增减贴现贷款数量和利率,来影响货币乘数,最后影响货币供给量效果越来越小) - 商银尽量避免到贴现窗“融资”,避嫌! - 银行之间的隔夜拆借日趋活跃 - 只对来借款的商银产生影响四.货币政策及其工具,注:决定是否发行国债是属于财政政策,而发行后的一级、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2011,YBU,Slide20,法定准备金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贷款量,增减货币供给量。
- 作用十分猛烈的; - 但存在调控的时滞;,道义劝告:以其特有的地位和威望,对金融机构劝告,以影响贷款和投资方向,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在中国似乎非常重要),2011,YBU,Slide21,五.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径,组合投资理论——“托宾q” 利率改变资产组合 财富效果 利率↓股价↑→财富↑→消费↑ 信用规模 改变可贷资本总量 利率-汇率-净出口-总需求的影响途径 信用配给 改变信贷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