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出口贸易与工资水平.docx
5页进出口贸易与工资水平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APEC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总量也呈现出一种急剧扩张态势于此同时,国际贸易对各国工资水平的产生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一现象也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国内外许多学者在不同的理论与实证框架下就国际贸易对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那么,国际贸易对工资水平的影响究竟如何?s-s定理从国家层面比较优势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国际贸易能使得国内充裕要素报酬上升,稀缺要素报酬下降(Stolper,Samuelson1941)沿着stolper和samuelson的思路,jones(1997)构建了多要素、两产品的比较优势模型,分析国际贸易对不同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他得出结论,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种国际贸易结构对发达国家内劳动力平均工资有提升作用而eatonandkortum(1997b,2002)则把冰山成本纳入李嘉图模型,通过构建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对oecd国家的对外贸易和本国的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真实工资是本国技术水平的增函数,而国际贸易是技术溢出的重要条件,因此,国际贸易与工资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
根据melitz(2003)的企业异质性模型,只有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才会进入出口市场,同时生产率高的企业能增加对熟练工人的需求,支付更高的工资实证方面,BernardandJensen(1995)运用美国1976-1987年间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由于拥有比国内企业的更高的生产率优势,往往更有能力为员工支付更高的薪酬Verhoogen(2008)对墨西哥、helpman(2012)对巴西等国的研究也证实了出口贸易与一国工资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些实证结论从出口的这一角度间接地提供了国际贸易促进一国工资水平提高的证据进口方面,martingsandopromolla对葡萄牙1995-2005年的企业层面的微观数分析发现,中高产品的进口能够提高企业的工资水平这又从进口方面为国际贸易正向促进工资水平提供了新的证据目前,国内也有许多研究国际贸易与工资水平关系的文献出口方面,赵春燕、黄汉民(2008)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利用1999-2007年中国企业微观数据发现,出口企业企业相比于非出口企业有显著的工资溢价于洪霞,陈玉宇(2010)通过出口对生产率作用的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出口企业的工资高于非出口企业。
包群,绍敏,候维忠(2011)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考察了1998-2001年间中国制造业出口后对员工收入的动态影响,发现并没有充分证据表民企业的出口行为显著地提高了员工的收入对于进口而言,研究结论则比较一致钱学锋和李赛赛(2013)利用2000-2005年的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赵春燕和王世平(2014)利用2000-2006年的中国企业数据以及喻美辞(2010)等都得出了进口企业有工资溢价的基本结论总之,国内学界普遍认可国际贸易能够影响工资水平这一命题,且认为国际贸易,无论进出口对工资的影响都是正向的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本文以工资作为被解释变量,以APECfe员国之间的进出口额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建立如下计量模型:WAGE=C+EX++ECV+u其中,出口(EX)和进口(IM)分别为对APECS家的货物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并以1995年基期计算的真实出口额CV为影响工资水平变动的控制变量影响工资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在已有的文献基础上,控制变量主要设置如下:①劳动力供,LABOR度量指标为15岁以上劳动力数量的对数②资本投入,CAPITAL本文用固定资本存量来表示③技术水平,TECH以各国的TFP水平进行刻画。
为了避免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与随机扰动项的内生性问题,分别将出口、进口以及其他控制变量取滞后一期项三、实证结果分析对面板数据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都是一阶差分平稳的Hausman1佥验结果表明应当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用的样本是APECA织的18个成员国,因此,将个体效应视作固定效应是比较合适的实证检验结果如下从表1的回归结果来看,回归结果的拟合优度达到了0.985,也就是说,模型回归拟合的情况非常好所有的自变量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符号符合预期其中进出口的估计系数为正值,这说明工资水平的增长与进口、出口的增长是正相关的对此的解释是,从微观视角来看,相对于非出口企业,出口企业由于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而形成显著的工资溢价(melitz2003,赵春燕,黄汉民2011)最初,企业为了开拓国际市场,通过提高生产率、扩大企业规模、增加新产品研发等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工资水平也相应地提高,而在进入国际市场后,企业要不断的学习积累,从而进一步提高工资水平对于进口贸易而言,各国通过进口贸易的R&隔出效应来提升制造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制造部门熟练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喻美辞,2010)。
从宏观的视角来看,根据新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无论是商品贸易还是服务贸易,存在显著的技术外溢效应在开放经济中,一国通过与他国进行机器、设备等商品的交换而形成技术溢出,促进本国企业生产效率提升,最终提高本国的工资水平另外,从模型1的回归结果中还发现,出口对工资的弹性为0.326,意味着出口每增长一美元,平均工资增加0.326美元而进口对工资的弹性则比较小,仅为0.087由此可见,在APEC组织的内部贸易中,出口贸易对一国工资水平的影响更显著这是因为进口贸易虽然有技术外溢效应,但是往往会对本国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及其工人的工资形成冲击,造成这类工人的工资水平下降,因而进口贸易对工资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小一些四、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