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核磁共振碳谱总结(共6页).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41037709
  • 上传时间:2022-0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6.4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4章 核磁共振碳谱在C的同位素中,只有13C有自旋现象,存在核磁共振吸收,其自旋量子数I=1/213C NMR的原理与1H NMR一样由于γc= γH /4,且13C的天然丰度只有1.1%,因此13C核的测定灵敏度很低,大约是H核的1/6000,测定困难加之H核的偶合干扰,使得13C NMR信号变得很复杂,难以测得有实用价值的图谱知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质子去偶技术和傅里叶变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才使13C NMR的测定变的简单易得4.1 核磁共振碳谱的特点1. 灵敏度低由于γc= γH /4,且13C的天然丰度只有1.1%,因此13C核的测定灵敏度很低,大约是H核的1/6000,测定困难2. 分辨能力高氢谱的化学位移δ值很少超过10ppm,而碳谱的δ值可以超过200ppm,最高可达600ppm这样,复杂和分子量高达400的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精细变化都可以从碳谱上分辨同时13C自身的自旋-自旋裂分实际上不存在,虽然质子和碳核之间有偶合,但可以用质子去偶技术进行控制3. 能给出不连氢碳的吸收峰有机化合物分子骨架主要由 C 原子构成,因而13C NMR 能更全面地提供有关分子骨架的信息。

      而 1HNMR 中不能给出吸收信号的 C=O、C=C、C≡C、C≡N以及季碳等基团,在 13CNMR 中都可以直接给出特征吸收峰13CNMR 可直接观测不带氢的含碳官能团,如羰基、氰基等 4. 不能用积分高度来计算碳的数目13C NMR的常规谱是质子全去偶谱对大多数碳,尤其是质子化碳,他们的信号强度都会由去偶的同时产生的NOE效应而大大增强因此不到呢国家的碳原子的数目不能通过常规共振谱的谱线强度来确定5. 弛豫时间T1可作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波谱参数在化合物中,处于不同环境的13C核,他们的弛豫时间数值相差较大,可以达到2~3个数量级,通过T1可以致人结构归属,窥测体系的运动情况等4.2 核磁共振碳谱的测定方法4.2.1 脉冲傅里叶变换法同核磁共振氢谱4.2.2 核磁共振碳谱中的几种去偶技术13C核的天然丰度很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 C 原子均为 13C 核的几率极低,因此可忽略 13C 核之间的偶合13C-1H 之间偶合常数很大,高达 120~320Hz,而13C 被偶合氢按 n+1 规律分裂为多重峰,使谱图不易解析,为提高灵敏度和简化谱图,须去掉 1H 对 13C 的偶合,方法有如下几种。

      1. 质子带宽去偶法又称噪声去偶,是最重要的去偶技术在观察 13C的同时,用一覆盖所有质子共振频率的射频照射质子,消除全部氢核对 13C 的偶合,使每一个磁等价的 13C 核成为一个信号, 13CNMR呈现一系列单峰,同时由于 NOE 效应使 13C 峰大为增强,信噪比提高2. 偏共振去偶法使用偏离1H共振的中心频率 0.5~1000Hz 的质子去偶频率,使与 13C核直接相连的 1H 和 13C核之间还留下一些自旋偶合作用,1JC-H 减小,而 2JCCH 和 3JCCCH消失因此,按n+1规律,CH3显示四重峰,CH2显示三重峰,CH显示二重峰,季碳显示单峰用偏共振去偶法可以确定与碳原子相连的质子数目,从而可判断各碳的类型3. 门控去偶法又称交替脉冲去偶接收到的信号既有偶合,又有NOE增强的信号,即既保留了峰的多重性,又达到谱峰强度增加的目的4. 反转门控去偶法又称抑制NOE的门控去偶可以得到碳数与信号强度基本上成正比的图谱5. 选择质子去偶又叫单频质子去偶其目的是为了使待指认的13C峰去偶,其它13C不去偶,以便区别首先记录该化合物的氢谱,然后选择去偶质子,用其共振频率去照射,使其饱和,与其相连的13C不被偶合,成为单峰。

      使用此法依次对1H 核进行照射,即可使相应的13C核信号得到准确的归属6. INEPT谱和DEPT谱INEPT法:低灵敏度核的极化转移增强法DEPT法:不失真地极化转移增强法4.3 13C的化学位移4.3.1 屏蔽常数与H核一样,C核的共振频率ν与BO有如下关系:ν=γ BO(1-σ)∕2π由于核所处化学环境不同其屏蔽常数σ的值不同,因此共振频率ν也不同4.3.2 影响13C化学位移的因素1. 碳杂化轨道 以TMS为标准,对于烃类化合物来讲: sp3杂化碳的 δ 范围为:0~60ppm sp2杂化碳的 δ 范围为:100~150ppm sp杂化碳的 δ 范围为:60~95ppm2. 诱导效应诱导效应使碳的核外电子云密度降低,具有去屏蔽作用3. 共轭效应共轭效应会引起电子云分布的变化,导致不同位置C的共振吸收峰发生偏移苯环上氢被具有孤对电子的基团(-NH2,-OH等)取代,发生 p-π 共扼,使邻、对位碳的电荷密度增加,屏蔽作用增强,导致邻、对位碳的化学位移较苯移向高场同理,吸电子基使邻、对位去屏蔽,则导致邻、对位碳信号移向低场但不影响间位碳的化学位移4. 立体效应13C的化学位移对分子的立体构型十分敏感。

      对于范德华效应,当两个H原子靠近时,由于电子云的相互排斥,使电子云沿着 H-C 键向 C 原子移动,C 的屏蔽作用增加,δ向高场移动5. 氢键氢键包括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羰基化合物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使O原子上的孤对电子移向H原子,因此羰基C原子更缺少电子,故共振移向低场分子间氢键的作用与分子内氢键类似6. 测定条件:溶剂和温度等4.3.3 各类化合物的13C化学位移碳原子类型化学位移(ppm)>C=O 酮类188~228醛类185~208酸类165~182酯、酰胺、酰氯、酸酐150~180>C=N-OH 肟155~165>C=N- 亚甲胺145~165-N=C=S 异硫氰化物120~140-S-C≡N 硫氰化物110~120-C≡N 氰110~130 X:O S N 芳杂环115~155 芳环110~135>C=C< 烯110~150-C≡C- 炔70~100 季碳醚70~85>CH-O- 叔碳醚65~75-CH2-O- 仲碳醚40~70CH3-O- 伯碳醚40~60 季碳胺65~75 叔碳胺50~70 仲碳胺40~60 伯碳胺20~45 季碳硫醚55~70 叔碳硫醚40~55-CH2-S- 仲碳硫醚25~45CH3-S- 伯碳硫醚10~30 X:Cl,Br,I 季碳卤化物I 35~75 Cl 叔碳卤化物I 30~65 Cl-CH2-X 仲碳卤化物I 10~45 ClCH3-X 伯碳卤化物I -35~35 Cl 季碳烷烃35~70 叔碳烷烃30~60-CH2- 仲碳烷烃25~45CH3- 伯碳烷烃-20~30 环丙烷-5~51. 饱和碳的化学位移饱和烷烃的 δC 范围为:-2.5~55ppm。

      甲烷的 δC为-2.5ppm,其他烷烃大都在5~60ppm 之间,正构烷烃一般在35ppm之内δ值顺序:CH4< 1°C< 2°C < 3°C,且季碳出现在较低场,并且强度较小,容易辨认Grant 和 Paul 经验公式:2. 烯烃的化学位移烯碳的δC范围为:100~165ppm经验公式:3. 炔碳的化学位移炔碳的δC范围为:67~92ppm经验公式:4. 芳环碳和杂芳环碳的化学位移芳环碳的δC范围为:120~160ppm经验公式:5. 羰基碳的化学位移羰基碳的 δC 范围为:160~220ppm除醛之外,其他羰基碳的质子偏共振去偶谱中表现为单峰,而且没有NOE效应,峰的强度较小,因此在碳谱中容易辨认4.4 13C NMR的自旋偶合及偶合常数4.4.1 13C-1H的自旋偶合1H的天然丰度为99.98%,13C-1H偶合不能不考虑mJ(13C-1H)与m和C原子的杂化程度有关:1JC-H 最大,通常在120~320Hz之间;2J次之,通常在60Hz以内;3J更小,一般在十几Hz以内;4J很小,一般不超过1Hzsp3杂化13C的1JC-H 最小,sp2杂化者较大,sp杂化者最大吸电子基使C-H键加强,故1JC-H 增大;空间位阻使C-H键减弱,故1JC-H 随之减小。

      由1H核引起的13C共振峰的裂分符合 n+1 规则4.4.2 13C-X的自旋偶合19F 和 31P 的天然丰度均为100%,而且在质子去偶过程中不能消除它们对 13C 的偶合,必须予以考虑它们和 13C 的偶合符合 n+1 规则2D 的 I=1,它和 13C 的偶合符合 2n+1规则,因此 D核使 13C 显示 1:1:1 的三重峰若用 CDCl3 作溶剂,则在 δ=77ppm 附近显示 1:1:1 的三重峰六氯代丙酮则在δ=29.8ppm 显示七重峰4.5 核磁共振碳谱的解析及应用13C NMR解析步骤:1.确定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2.排除溶剂峰及杂质峰;3.判断分子结构的对称性;4.判断C原子结构以及级数; 5.确定C核和H核的对应关系;6 .提出结构单元并给出结构式; 7 .排除不合理的结构;8 .与标准波谱图谱进行比对4.6 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磁共振成像时,对置于外磁场BO中的自旋系统施加射频脉冲,则自旋系统被激励,其净磁化矢量指向偏转,不再与外磁场BO方向平行(如与BO垂直)射频脉冲终止后,被激励的质子与周围环境(晶格)之间发生能量交换,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晶格,同时其净磁化矢量指向逐渐恢复与外磁场方向平行。

      该过程在自旋与晶格之间有能量交换,故自旋-晶格弛豫又称热弛豫自旋-晶格弛豫与外磁场场强有关分子中碳原子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也是13C NMR谱的重要参数T1数值随化学环境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因此T1的测定对谱线的表示、结构鉴定、分子运动的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4.6.1 自旋-晶格弛豫机理弛豫时间可能反映分子的结构和它的运动状态能够给核自旋系统提供起伏局部场,就可能满足弛豫的要求,所以弛豫有各种各样的机理,我们所测定到的弛豫速率(1/T1)是各种弛豫贡献的总和弛豫机理包括:偶极-偶极弛豫(DD)、自旋-转动弛豫(SR)、化学位移各向异性弛豫(CSA)、标量偶合弛豫(SC)等4.6.2 T1值的应用1. 识别碳的类型和分子大小2. 估计分子的各向异性情况3. 了解分子内部旋转运动、分子链的柔顺性4. 研究分子的空间位阻4.7 二维核磁共振谱二维核磁共振(2D NMR)方法是Jeener 于1971年首先提出的,是一维谱衍生出来的新实验方法引入二维后, 不仅可将化学位移、偶合常数等参数展开在二维平面上,减少了谱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