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doc
7页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耒阳市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耒阳市教育局)?一、我市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耒阳,位于湖南省东南部,衡阳市境内,是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故乡全市辖 34 个乡镇和 1 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 2656 平方公里,人口 130 万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493 所,在校学生 17 万,在职教职员工 1 万余人1997 年高标准通过湖南省“普实”验收,1998年实现了“两基”目标,1999 年通过湖南省素质教育实验县市督导评估,1999 年至 2001 年创办两所省级重点中学2001 年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连续 7 年被评为衡阳市教育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全市有 6 所学校被评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999 年 9 月,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研讨会在耒阳召开,今年5 月湖南省教育行政办公系统市州、县市区系统管理员培训以耒阳为现场在我市举行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大力推进教育跨越式发展” ,这是耒阳发展教育的思路20 世纪末,我们就努力创造条件,打造现代教育技术硬件环境,构建信息网络平台,为创建教育电子政务工程抢占了先机,搭建了平台,夯实了基础。
一)完善机构,健全制度,为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我市早在 1999 年就成立了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的耒阳市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规划部署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2000 年 12 月成立了耒阳市教育局现代远程教育中心,2002 年 6 月更名为耒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并经耒阳市编委定编为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教育系统信息、网络建设,技术培训,资源库建设及技术服务工作我市教育政务信息化建设是在耒阳市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教育局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由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和技术支持在完善机构、加强组织的同时,我们还建立健全了信息技术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中心管理制度》 、 《中心财务管理制度》 、《用户守则》 、 《网页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中心现有工作人员 15名,并在耒阳市教育系统内组建了网络管理人员、信息采编人员两支队伍二)加大投入,统筹规划,为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夯实基础2000 年,耒阳市教育局投资 150 余万元,建成了耒阳市教育系统信息网络系统该系统以教育局为中心,辐射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同年 12 月 9 日,耒阳教育信息网开通,通过 64KDDN专线与中南工业大学相连并进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
2001 年教育局投资 100 余万元为各单位配备了办公电脑和打印机2002 年,又投资 80 余万元,对耒阳市教育系统信息网络系统进行扩容改造,建成耒阳市教育城域网网络中心,并通过 100M 光纤与ChinaNET 相连,为城区七个单位提供了 1000M 的单模光纤接入,其它各中学、乡镇教育办、局直各单位、城区小学等 146 个单位均通过 ADSL 宽带或拨号方式上网2003 年,教育局投资近 20 万元,对教育城域网网络安全性能进行提升教育局机关建成局域网,城区9 所学校建成校园网,100 余所学校建成电脑教室或多媒体教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学校有电脑近 6000 台,我们已累计投资5000 余万元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三)资源共享,培训应用,为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我们与湖南省重点中学一中、二中共建了资源中心,充分实现了资源共享现已建成耒阳教育城域网资源中心、百年树人资源传输及应用系统、北大附中资源、K12 资源等教育局和 10 余所学校建成了信息网站,教育系统其他单位及局机关各股室均建立了网页,网站、网页统一存放在资源中心的服务器上,在耒阳教育信息网上建立了链接为促进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建成了邮件服务系统、FTP 系统、视频点播(VOD)系统、视频直播系统、佼佼者图书管理系统、教育行政办公系统、网站自助生成系统等网络服务系统。
在耒阳教育信息网上开发了招生考试信息查询系统、学籍管理网上查询系统、课件发布系统、耒阳教育视频新闻、教育论坛(BBS) 、聊天室等我们还以教育行政办公系统的应用为突破口,促进其它各项系统的使用2003 年,我们将争创“省教育政务信息化示范工程”纳入到市教育局工作要点,并安装了教育行政办公系统(EDOAS);2004 年市教育局工作要点中提出全面启动“教育行政办公系统” ,制订了《2004-2005 年度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实施要点》 ,下发了《关于加快全市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网络建设及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公文流转、信息管理、信息交换等逐步实现电子化,逐步取消纸介质传输方式自 2000 年以来,教育局每年都要举办 20 余期以网络技术应用为主的信息技术培训截止今年 5 月,已累计举办 100 多期信息技术培训班,培训 8000 多人次四)发挥效益,激活市场,为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服务保障近年来,我市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于 2004 年 4 月,成立了耒阳市信息技术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独立经营,市场运作,面向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提供各种信息与技术服务主要承办三大支柱业务,一是 IT 产品销售,二是信息与技术服务,三是电脑培训。
目前,服务中心已是全市教育电子政务故障应急支援中心,肩负着全市教育系统网络、电脑的维护重任及大型应用系统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我们成立了一支专业的服务队伍,设立了服务专线,快速响应各种故障申报已建成了 TCL 电脑、清华紫光电脑和金蝶财务软件的售后服务站服务中心过硬的技术,完善的设施,全新的产品,一流的服务,打造了服务中心良好的品牌效应在业务运营上,服务中心牢牢把握教育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两大块,依靠优质的产品、优质的售后服务牢牢占领了教育内部市场 90%的份额,教育外部市场的份额也逐年增长时至今日,服务中心的业务市场不断拓展,前来订购产品及参加各类层次培训的人员络绎不绝,运营一年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纯利润已突破20万元,中心迅速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前景看好二、我市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措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我们主要是采取如下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了这一工作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筑起稳步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思想长城实现教育信息化是新形式下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谁实现了教育现代化,谁就拥有了教育改革的推进器。
而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不仅是资金问题,也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问题我们切实提高对教育电子政务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就是推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职能的转变,就是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就是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就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教育管理体制我们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为先导,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学习先进经验,解放思想,强化全市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了教职工队伍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从而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筑起稳步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思想长城二)强化管理,多维培训,精心打造高素质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师资队伍教育信息化的成败,关键在于人,人是事业发展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善于钻研的信息技术队伍,是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我们坚持培训、管理并重,大力加强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在“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指导下,不断完善持证上岗制度,通过培训、考核等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我们成立了耒阳信息网网站编辑部,聘请了一支精干、高效的网络管理人员和采编人员队伍,选送技术人员到北京天融信公司、深圳华为公司、中南大学,佛山科技学院等地学习。
对基层网络管理员、信息技术任课教师每年至少轮训一次另外,在全市广大干部和教职工中,我们还实施“三四五”工程培训,即培训对象三层面:教育行政干部、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教师;培训层次四要求:教育行政干部会指导,青年骨干教师会设计,专业教师要精通,一般教师会运用;培训目标五利于: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家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加快信息技术教育步伐;有利于教育资源合理运用;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育行政干部进行计算机基本知识、上网的基本技能、教育行政办公等方面培训,以提高认识对骨干教师、年青教师进行以课件制作、OFFICE 应用为主的信息技术培训,对财会人员、人事专干、招生专干等进行了相关软件、数据库知识的专业培训同时,我们优化管理,结合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绩效评估,裁减冗员,提高效益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奖罚制度,对教育电子政务应用成绩特别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特殊津贴和奖励,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设立教育电子政务科研基金,制定全市教育电子政务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高水平、高质量、有影响的成果和项目,实行重奖不断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
三)多措并举,多方融资,构建多网合一的教育电子政务平台电子政务建设所需资金,采用教育局和学校分担的做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融资、租赁、信贷等方式建设教育电子政务试点工程,对部分服务性业务实行合作等形式,加快建设步伐为保证政务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经费,合理确定和提高应用软件的投资比重,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经费、音像教材费、师训费等教育经费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与运行我们积极推进教育政务公开与信息服务,建立以耒阳信息()为核心的教育公众信息服务体系,开通部分面向教育系统和社会公众的网上 24 小时电子办公服务系统,凡在信息网站上建立了网页的单位均及时更新信息我们建成了多网合一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四)创新程序,科学实施,推动教育的改革,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电子政务与电子校务服务体系,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架设了一条沟通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和社会公众的桥梁,进一步提高了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和公共服务电子化水平同时,我们还在教育系统全面启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但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且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新型的学习环境,实现支持自主探究、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协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种学习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使我市的教育改革产生一次质的飞跃三、我市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思路加快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任重道远,我市将进一步整合各方面力量,严格按教育部及湖南省要求,努力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一是基础再夯实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加大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年内再完成 10 所学校的校园网建成,教育局年内争取与 80%以上的学校实现网络连接(光纤、ADSL 或拨号方式接入互联网) 原拨号方式上网的单位尽量改为 ADSL 宽带方式上网,部分单位电脑陈旧的(非人为损坏,经电仪站、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认定)采取以旧换新方式、教育局支持三分之二的经费凡没有电脑和打印机的单位,一律按标准配备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心机房设施,再添置 24 小时 UPS 一台,服务器 2 台二是应用再加强我们将采用教育部统一的 Edoas 电子公文与信息交换系统,实现全市网络电子办公、无纸化文件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同时建立面向内部管理人员和师生的办公业务门户网站,进一步完善事务处理信息系统,包括教学、教务、财务、人事、后勤、资产、设备等基本业务系统加强图书馆、安全电子邮件系统、文件资料检索及各类面向公众和业务人员的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建立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平台,实现基于网络的远程资源应用与管理。
全市 80%以上的学校进入中央级学校政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