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北京房山区中考一《语文》模试题及答案.doc
7页1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弹歌》:“继竹、续竹、飞土、逐宍”出自《吴越春秋》 2、 《诗经》中收录的诗歌的时间断限是:西周初到春秋中叶 3、保存神话较多的古籍有:《山海经》 、 《庄子》 、 《楚辞》 、 《淮南子》 、 《列子》等 4、 《诗经》全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其分类的依据是音乐的不同风共一百六十篇,雅一百零五篇,颂四十篇风、 雅、颂与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 ,前三者是《诗经》的体式,后三者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是研究《诗经》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5、 《七月》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 6、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7、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是《左传》 8、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尚书》 ,是以记言为主的古史 9、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10、 《庄子》的寓言多数都带有谐谑和讽刺的意味 11、 “楚辞”这一名称出现于西汉 12、屈原曾任楚怀王的左徒,即左宰相顷襄王即位后,屈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共流放二次 13、 “离骚者,犹离忧也 ”是司马迁对“离骚”二字的解释 14、 《吕氏春秋》在说理方式上主要采用了以事实说理。
15、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所记史事止于鲁哀公 27 年,比《春秋》多 13 年 16、《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史记》内容丰富,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 家之言” 17、秦代刻石文今存 7 篇 18、 《报孙会宗书》的作者是:杨恽 19、东汉著名历史著作《越绝书》的作者是袁康 20、 “赋”作为一种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21、体现着汉代大赋的创作高峰的作家是司马相如 22、张衡代表作是《二京赋》 ,是汉代大赋的绝响 23、较早对乐府进行分类的是郭茂倩,其专著是《乐府诗集》 24、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下层文人最早见于《文选》 25、太乐令和乐府令属于西汉乐官 26、太予乐署和黄门鼓吹署是东汉掌管音乐的机关 27、建安风骨以悲凉慷慨为美 28、曹丕的诗歌创作更倾向于对个体感情的体会与抒发 29、孔融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散文 30、建安七子中诗赋最佳者是王粲 31、今日学术界基本认定是蔡琰所作的作品是:五言《悲愤诗》 32、陆机是西晋太康时期的诗人诗歌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华丽排偶 33、潘岳追念故妻的名作是《悼亡诗》 。
34、左思历时十年写成的大赋名作是:《二京赋》 35、东晋著名玄言诗《答许询》的作者是:孙绰 36、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7、谢灵运是元嘉诗坛著名的山水诗人 38、 “林壑敛冥色,云霞收夕霏 ”出自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39、 “白去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出自谢灵运的《过始宁墅》 40、鲍照的代表是《拟行路难》 41、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中 42、北朝文学的文学思想是:重实用、求朴野、尚真实 43、真正体现南方清绮诗风与北方贞刚诗风融合的是:庾信和王褒 44、西晋赋坛成就最高的是:左思、潘岳和陆机 45、东晋山水赋的代表作家是:郭璞与孙绰 46、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47、曹操散文的特点有:风格清峻,力昌通脱,多政治性应用性很强的冷、表,关于破除公文的虚语旧格 48、 《水经注》兼有叙事文和山水文的特点 49、 《搜神记》的作者是干宝 50、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 51、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52、陆机的《文赋》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
253、刘勰《文心雕龙》共二十篇,分为文、笔两部分其思想体系是儒家 54、钟嵘《诗品》中将诗歌抒情意义的地位提到极高的程度 55、卢思道的诗歌代表作是《从军行》 56、 “初唐四杰”中工于五律的是卢邻照、骆宾王 57、杜审言最为有名的五律是《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58、宋之问被流放岭南时的名作是《度大庾岭》 59、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力主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 60、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达的是作者的孤儿感 61、张若虚的名作是《春江花月夜》 62、刘希夷的名作是《代悲白头翁》 63、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64、 《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 65、李白借古题写现实的诗篇是《将进酒》 66、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是清新明快 67、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形成的时间是困居长安,表现最突出的时间是西南飘泊 68、杜甫诗歌中被后人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作品是《登高》 69、刘长卿的五绝,最著名的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0、 “大历十才子”之名最早见于《极玄集》 71、韦应物的诗歌风格是清雅闲淡和气貌高古 72、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与元九书》 。
73、 《卖炭翁》是白居易的讽刺诗中的一首 74、李商隐最为为所传诵的,是他以无题为名的爱情诗 75、司徒空提倡的“味外之味”或“韵外之韵” ,是诗歌意境美的重要审美特征 76、 “文以载道”是支配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基本理念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神话起源的说法有:劳动起源说、宗教起源说 2、汉代《诗经》的流传有:鲁诗、韩诗、齐诗、毛诗 3、 《诗经》中最著名的五篇周人史诗是《大雅》中的:《生民》 、 《公刘》 、 《绵》 、 《皇矣》 、 《大明》 4、 《墨子》文章的特点有: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质朴无华,造句遣辞口语化 5、 《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 6、一般认为屈作的作品有《离骚》 《九章》 《天问》 《招魂》和《九歌》 7、 《九章》包括《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桔颂》 《悲回风》等九篇抒情短诗 8、宋玉的代表作品有:《九辩》 《风赋》 《高唐赋》 《神女赋》 9、贾谊的代表作品有:《吊屈原赋》 《鵩鸟赋》 《旱云赋》 10、西汉中后期散文在总体倾向上的新特点是:以比喻论政议事;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1、倾诉生活艰难和漂泊流荡的诗有:《东门行》 、 《妇病行》 、 《孤儿行》 、 《艳歌行》 、 《悲歌》等 12、司马相如的大赋作品有:《子虚赋》 、 《上林赋》 、 《哀秦二世赋》 、 《大人赋》 、 《难蜀父老》 13、汉代辞赋类作品,依其内容和体制的不同,大体可分为“辞”和“大赋” 14、汉代辞赋中的“大赋”或“汉赋”的特点是: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采 15、扬雄辞赋的代表作是:《蜀都赋》 、 《甘泉赋》 、 《校猎赋》 、 《河东赋》 、 《长杨赋》 16、东汉时期的辞赋作家有:冯衍、班彪、张衡、赵壹 17、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的:《郊庙歌辞》 、 《杂曲歌辞》 、 《相和歌辞》 、 《鼓吹曲辞》 18、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的的作品是:张衡《同声歌》 、秦嘉《赠妇诗》 19、建安七子的前后期文学创作的内容是:前期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后期表达对曹氏政权 的拥护,表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 20、王粲诗歌的艺术特点是:抒情深切、慷慨悲凉、文辞秀美、书面阔大 21、陶渊明今存的诗赋有:《归去来兮辞》 、 《感士不遇赋》 、 《闲情赋》 。
22、 “北地三才”是指:邢劭、温子升、魏收 23、 《木兰诗》的艺术特色是:篇幅较长却又繁简得当;顶真修辞运用巧妙;语言流畅明快;风格刚健清新;比喻 恰切生动 24、建安赋作的特点:有一个自觉主动进行辞赋创作的作者群;题材更为广泛;抒情性进一步加强 25、南明辞赋的特点是:南朝辞赋题材渐趋狭窄;感情更加细腻;形式更加尖巧;开唐代律赋的先声 26、鲍照《芜城赋》的特色是:对比强烈,震撼人心;对仗工整,抑扬铿锵;辞藻绚烂,撩乱耳目;铺张扬厉,极 力渲染 27、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发达的原因是:受佛经故事的影响,和受巫和方士的影响 28、 《搜神记》 、 《博物志》 、 《异苑》 、 《幽明录》 、 《续齐谐记》 、 《拾遗记》属于志怪小说329、 《笑林》 、 《世说新语》 、 《西京杂记》 、 《郭子》属于志人小说 30、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是: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兴象玲珑,难以句诠;富有空静 之美;富有禅趣 31、李白诗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主要表现是:很少对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侧重抒写豪迈的气概;侧重抒写 激昂的情怀;讲究纵横驰骋;很少对客观物象做细致的描述。
32、杜甫的《望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是:忧国思家、感时伤别 33、杜甫诗“沉郁顿挫”诗风的内涵是:忧愤深广、潜气内转、波澜老成 34、白居易讽喻诗在内容上的特点是:重在反映国事民生;充满了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重在发挥政治上的美刺 作用;最符合儒家诗教的比兴传统 35、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是:韩愈、柳宗元 36、柳宗元文学散文创作成就高出于韩愈的地方是:为小人物立传;在山水散文中创立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名词解释三、名词解释 1、献诗说:所谓“献诗”,指的是贵族文人有目的的作诗以献,主要是为了表达对政治的评价,揭露时弊当然, 也有献他人所作之诗的 2、 《吴越春秋》:东汉赵晔撰,是一部记述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史事为主的史学著作 《吴越春秋》着录于《隋书• 经籍志》和《唐书•经籍志》 ,皆云赵晔撰,二十卷然而今本只有十卷 3、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 近体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
4、骚体赋: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鵩鸟》、严戒《哀时命》、淮南 小山《招隐士》等 5、建安风骨:“风”指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感受及对读者的感染力, “骨”指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与之相应的刚健 文辞建安文学的风骨,具体地说,即真切的感受,炽热的情怀,深刻地反映了战乱的现实,表达了对国家统 一与太平的渴望,对人民疾苦寄予同情 6、永明文学:永明文学是指上自刘宋泰始二年,下至梁武帝天监十二年这一时期的文学活动,而以齐永明年间为 中心永明文学”重文学特质的发扬,重个人情怀的抒发,而且逐渐由情怀抒发转向重娱乐 7、宫体诗:所谓“宫体诗”是指一种以写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重声律、词采丽靡轻艳的文风 8、骈文: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它实际上是广义的散文的一部分,但它与散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 相对比而有明显区别骈文的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9、上官体: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上官仪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人 称为上官体特点:细致体察、情思婉转、笔法精细、对偶工整 10、唐传奇: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 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小说文体。
11、初唐四杰: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初唐四杰能真正反映社会 中、下层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 12、辋川集:是盛唐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写的一组小诗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在明秀 的诗境中,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似乎一切情绪的波动和思虑都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