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口大豆保水降耗技术探讨.pdf
4页仓储技术 进口大豆保水降耗技术探讨 · 17 · 进口大豆保水降耗技术探讨 张颜平 刘忠强 翟纪忠 杨靖松 (1 中央储备粮临沂直属库沂南分库276305) (2 中央储备粮临沂直属库276004) 近年来我库开始储存东北移库大豆和进口大 豆,20J1年根据上级政策调整安排,储存品种调 整为以进口大豆为主针对入库进口大豆高杂低水 的现状,我库科保人员制定了保水降耗储存方案, 综合运用储粮技术,多次开展了保水降耗试验,通 过各项保水措施的运用,2o13年3月底出库的6.6 万多吨进口大豆,亏耗在o.41 9/6左右,实现了亏 耗在o.5 以下的目标,达到损耗控制在1 以内 的要求,机械通风单位能耗o.2 kW·h/(℃·t)左 右降低了大豆在储存过程中因失水造成的损耗和 较高的能耗,为进口大豆保水降耗积累了许多有益 的经验 1第四储粮区气候特性和进口大豆储 藏特性 1.1第四储粮区气候特性 临沂直属库沂南分库位于鲁东南地区,属于中 温干燥储粮区(第四区),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 候,秋高气爽,冬季干冷,雨雪稀少,冬季干燥低 温时间较长,自然冷源丰富 1.2进口大豆储藏特性 进口大豆一般水分较低,破碎粒多,有时杂质 较多。
大豆储藏稳定性较差,在储藏过程中常出现 吸湿生霉、浸油赤变、不耐高温、品质劣变、发芽 力丧失等现象与储藏小麦等禾谷类粮食作物相 比,大豆的储藏要求更高、条件更严除要防止出 现发热、生霉等储粮隐患外,还要保证不浸油、不 酸败、不变质,维护好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 *收稿日期:2O13—11—25 通讯地址:山东省沂南市大庄镇政府驻地 2 入库前保水降耗综合措施 2.1硬件设施达到有关要求 2.1.1仓储基础设施须达到保水、控温的条件 进口大豆破碎粒多、杂质多,吸水和失水的能 力较强,当周围的环境湿度较大时吸水,反之失 水因此需提供良好的保管条件,创造有利于粮食 的防霉、防虫、防劣变等适宜温度、湿度我库储 存进口大豆的仓房均为1999年建高大平房仓,仓 墙厚度80 cm,仓房墙体为双层空心墙,门窗均为 密封保温门窗,仓内采用石膏板吊顶,使隔热性能 明显增强仓房配套储粮设施齐全,具备完整的环 流熏蒸、机械通风、电子测温等设施环流熏蒸系 统和通风系统均安装在仓房的背面,避免.了阳光照 射,仓房的保温效果和隔热性及气密性较好,为进 口大豆储存提供较好的硬件条件 2.1.2通风系统的科学铺设 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对通风效果的影响至关 重要,影响到通风的均匀性、降温效果和经济效益。
考虑到进口大豆水分低的现状,储藏中一般不需要 进行降水通风,只需进行降温通风,我们根据仓房 的体积、粮堆的高度和风机的功率等因素,选取适 合降温的通风途径比(≥1.5)地上通风笼的铺设 要符合要求,做好衔接部位的处理,静压箱与墙体、 地坪的链接要牢固、密封,支风道上要覆盖纱网, 既不会出现漏粮现象,又不影响通风效果 2.2出入库过程中保水管理 2.2.1 出入库时尽量减少大豆破碎粒众所周知,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4(1) 仓储技术 大豆破碎粒的增加会造成大豆失水增加进口大豆 破碎粒增多主要是装卸车时输送机滚筒与皮带的挤 压、车辆碾压和落点较高造成的①尽量缩短出入 库的接卸环节,减少机器的使用由于大豆的生理 特性,再加上进口大豆杂质低的现状,所以接卸环 节越多,破碎粒增加的越多②出入仓过程中要采 取多种措施搞好清洁卫生,对装卸粮点、输送机械 和仓内外及时清扫并保持干净,减少车辆、机械等 对大豆的碾压③不使用扒谷机等易造成破碎粒增 加的机械,入库卸车时采用卸粮平台使大豆从车厢 自动流人输送机和人工扒粮④降低大豆入仓落点 和减少自动分级的形成,输送机落点高度一般不超 过3 m,一般不采用大型输送机从窗口人粮,窗口 人粮落点高会增加破碎,造成自动分级的现象,仓 内采用移动式转向皮带输送机人仓。
2.2.2尽可能缩短出入库路径,特别是仓外大 豆通过皮带输送受阳光照射、温湿度等的影响或多 或少会损失部分水分,装卸作业时合理安排机械的 使用,仓外的作业机械尽量少由于进口大豆入库 需根据时间安排,尽量选择低温时机进行卸粮,降 低此过程中水分损失,高温天气入仓时,应避开当 天高温,可在卸粮处采取搭设遮阳蓬布等防晒措 施,既降低大豆人仓原始粮温,又降低因曝晒产生 的爆腰、破损 2.2.3尽量减少自动分级现象的发生仓内装卸 人员及时调整末端输送机的机头增加进口大豆人库 的落点,对落点用工具进行分散,对粮堆的有机杂 质进行清理,减少自动分级形成因此入库形成的 杂质聚集区要最大限度地予以清除,确保粮堆疏 松,以利于熏蒸杀虫和通风 2.2.4加快人粮速度,尽量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 卸粮,降低人仓的原始粮温卸粮过程中要多开设 装卸班组卸粮,加快人粮速度,缩短入库时间,尽 量减少进口大豆粮堆内的温差 3储存期间开展各项保水降耗措施 大豆储藏稳定性较差,不耐高温,过高的温度 会引起大豆的主要成分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 的变化,温度高大豆的生理活性旺盛,消耗物质, 通常大豆水分超过13.O ,温度高于25℃时,储 存一段时间后,豆粒就会发软,两片子叶靠脐部的 颜色变红,俗称“红眼”。
在储藏期间,对进口大 豆保水降耗主要从保持低温、保水降温通风和及时 熏蒸杀虫三方面人手,我库在实际工作中将粮堆平 均粮温保持在25℃以下,积极开展科学保水降温 .通风和及时进行杀虫 3.1 日常仓储管理需常抓不懈 把清洁卫生防治工作作为日常化的工作,日常 管理工作按照精细化的要求开展 3.2春季气温回升前进行粮堆隔热压盖,防水分 散失 在每年的3月份气温大幅回升前,对仓房的 门、窗和通风口用隔热材料进行密闭,然后对粮面 进行隔热压盖 3.2.1仓门、窗进行密闭 在挡粮板与仓门之间压封一层粮膜,进行空气 隔热,仓窗、机械通风口用尺寸完全吻合的60 ITI1TI 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堵塞窗口,再用粮膜密封好 熏蒸环流和通风管道用圆形的PVC发泡塑料进行 包扎,起到隔热的作用 3.2.2粮面压盖隔热 采用粮膜和针织毡毯两层压盖材料覆盖粮面 针织毡毯厚度在5 mm左右,材质为化学纤维,不 易孳生害虫和吸湿生霉,其质地轻软导热系数很 小,可降低粮面传导传热性能,主要起隔热保冷作 用;厚度0.1 mm的粮膜,其抗张强度高,透气率 低,主要作用是防潮隔气,阻止热空气的对流传 热 3.3夏秋季节排除仓内积热.降低仓温 夏季受气温的影响,仓内空间气温会升高,充 分利用夜间气温较低、湿度低的有利时机,打开进 仓门,开启仓内轴流风机,打开仓外阀门和通风管 道口,使热气排出仓外,同时启动换气扇,进行通 风换气,排除仓内积热。
也可以利用凌晨气温较低 的有利时机,打开几扇窗户排除仓内积热,适时利 用轴流风机进行通风换气除必须的定期检查外, 仓储技术 进口大豆保水降耗技术探讨 ·19· 要尽量减少开仓次数当仓温和仓湿过高时(30 ℃,RH65 ),应在夜间和清晨等环境温湿度相 对较低时间段,适时利用排风扇进行短时、间歇性 通风换气,排除仓内聚积的湿热,降低粮堆表上层 温度,尽量使大豆表层粮温控制在28℃以下 3.4秋冬季节开展保水降温通风 我库地处鲁东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2.3℃ ~l3.3℃之间,冬季低温时期较长,长达2~-.3个 月,充分利用低温期长的自然优势,进行保水降温 通风进口大豆水分普遍较低,在12 以下,低 水分不会对安全储粮造成影响,若再降水势必造成 储粮数量损失,决定采用小功率轴流风机进行缓速 吸出式通风,在达到降温目的的同时,避免大豆水 分损失 3.4.1选择能耗低的通风设备 我库科研小组近年来对储存在高大平房仓的大 豆和小麦进行了多次降温保水试验,试验证明采用 轴流风机通风能够降低电耗,达到降温保水的试验 效果,高大平房仓冬季利用轴流风机进行降温通 风,具有操作简单灵活、受条件限制小、能耗低等 优点,能够满足降温通风的要求。
3.4.2科学进行保水降温通风 当前广大仓储人员已经认识到降温通风时气温 不是越低越好,粮温也不是降得越低越好,为了达 到节能降耗、保水通风的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通 风参数,防止粮堆水分过度散失,采用小功率轴流 风机选用下行式分阶段保水降温通风 3.4.2.1降温方式宜采用下行式2010年10月 对我库的14号仓、15号仓采用低功率轴流风机, 分别进行了下行式和上行式缓速保水降温试验 2010年10月~12月,选择气温较低,大气相对湿 度较小的有利时机,分别用2台风机对14号、15 号两个试验仓进行降温保湿通风通风结束后,14 号仓各测温点粮温由通风前的24.8℃降到 10.5℃,15号仓各测温点粮温由通风前的26.6 ℃降到12.2℃,且粮温分布较均匀,无明显高温 点,达到了较好的通风降温效果14号仓储粮水 分由通风前的11.4 降至11.3 ,15号仓由 11.3 降至11.2 ,达到了较好的保水降温通风 目的经过通风后检测对比发现,14、15号仓大 豆的色泽、气味等较通风前无明显变化经过计算 单位能耗0.03(kw·h/t·℃),吨粮费用在0.3 元以下 通过试验发现轴流风机上行吸出式通风降温, 在通风初期,粮面极易出现结露和水分升高现象。
14号仓在通风过程中出现了仓窗结露、仓温仓湿 升高和表层粮温升高现象,这是气温与仓温温差达 到露点温差所致经过翻倒后,继续通风,以上现 象逐渐消失而15号仓采用下行吸出式通风就没 有出现此类现象,因此认为保水降温通风采用下行 式较好 3.4.2.2降温通风宜分阶段进行2011年10月 初对夏季入库的6万吨进口大豆,在进行熏蒸通风 散气后,首先进行自然通风,然后采用小功率轴流 风机分阶段实施了保水降温通风试验根据保水降 温通风的有关要求设定起始条件:平均粮温 平均一 外界环境温度大气≥8℃;80 ≥大气相对湿度≥ 6O 通风停止条件:平均粮温t平均降至15℃以 下 第一阶段的通风——消除温差和高温 1O月 上旬)第一阶段通风主要以自然通风为主,轴流 风机辅助降温先进行自然通风降温,开启门窗、 仓房南北侧所有仓门、通风口盖板,及时减少粮堆 表层与外温温差和降低仓温仓湿,重点消除粮堆表 面局部高温点,使粮堆高温区移出粮堆,避免粮面 结露现象的发生 第二阶段的通风——平衡粮温10月中旬利 用合适的降温时机,开启所有仓的轴流风机进行整 仓降温通风(此时平均粮温与气温温差在lO℃左 右),通风以轴流风机降温通风为主,充分均匀降 低整个粮堆的温度,使各层、各点的温度继续下 降,均匀下降达到基本平衡,目标将粮堆平均粮温 降到2O℃左右。
轴流风机通风时采用下行式吸出 通风方式,轴流风机和仓房通风口对接要严密,根 据粮温情况,在低温条件允许时,可在较长时间内 进行缓速通风 ·2O·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4(1) 仓储技术 第三阶段的通风——降低整仓粮温12月份 左右开始进行(此时平均粮温与气温温差在8℃~ 1O℃左右),此阶段降温通风可以灵活采用自然通 风、轴流风机通风和离心风机通风方式,在捕捉强 寒冷源的同时,应以自然通风和轴流风机通风为 主,直至将全仓平均粮温降至15℃左右 部分仓降温效果见表1 表1试验仓房降温情况 拿纂 kW.量h) 1 4791 8 4823 9 4783 i0 4570 ii 4759 12 4423 16 2024 17 4819 采用小功率轴流风机分阶段降温通风,降温速 度慢,使导热性较差的粮粒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热量 交换,确保了粮温的稳步下降和整个通风降温工作 的稳步推进,从而很大程度地避免了底层结露问题 的发生和因降温速度过快而影响粮食品质变化的可 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储粮机械通风的单位能耗、原 有粮食水分损耗,实现降温、保水通风,为准低温 储粮奠定基础 3.4.3通风过程中要合理、适时选择通风时机。
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及时开关机,确保降温通风的 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