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精选八篇.docx
20页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精选八篇 化学实验报告 20xx年3月11日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1. 实验目的(要求)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 了解指示剂变色反应原理学习使用721型(或VIS-7220型)分光光度计及pHS-3C酸度计2. 实验原理(概要)甲基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是一种弱酸,在一定pH值条件下,可发生电离,在乙醇水溶液中点力度很小甲基红(HMR)醌式分子显红色,电离后的偶氮式阴离子( MR? )显黄色甲基红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为:?cHMR/cI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溶液对单色光的吸收遵守下列关系式:A??log??lcI0A为吸光度,I/I0为透光率,?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被测溶液厚度,c为浓度令k??l ? A?Kc 即被测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TIT溶质=溶液=溶液T溶剂I溶剂a. 若两种溶质的特征波长相差较大,被测溶质的吸收光谱图不重叠b. 若两种被测溶质的吸收光谱图重叠,而且遵守朗伯-比尔定律,则用线性组合的关系式可求出两种被测组分的浓度Ka??(cH?c?)(cMR?/c?)cHMR/c?pK??logK?a?apK?pH?log?acMR?/c??cA=BBK?A?2?K?A?112K?1K?2?K?2K?1BABAcB=K?A2A?1?K?AA?21K?1K?2?K?2K?1BABA3. 实验操作过程概述:1溶液制备。
甲基红标准液:80mg甲基红晶体分次以600mL乙醇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A液:10mL甲基红标准液+10HCl加水定容于100mL容量瓶HMR醌式分子溶液,红色)B液:10mL甲基红标准液+25mLNaAc溶液加水定容于100mL容量瓶甲基红偶氮式阴离子溶液,黄色)…… …… 余下全文篇二 :8 问题 实验七十七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实验七十七 化学平衡常数及分配系数的测定预习提问1、在实验中,所用的碘量瓶和锥形瓶哪些需要干燥?哪些不需要干燥?为什么? 答:1、用标准Na2S2O3滴定时所用的锥心瓶,装碘的饱和水溶液的碘量瓶不需要干燥,因为其对碘的物质的量没有影响,不会引起偏差;2、装KI溶液的碘量瓶需要干燥,若有水会影响碘离子的浓度2、在实验中,配制1、2号溶液的目的何在?答:1号液是为了求出该温度下碘在水和四氯化碳中的分配系数;2号液是在水中建立碘的化学平衡以及碘在水和四氯化碳中的分配平衡,先通过滴定测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浓度,用分配定律求出水层中的碘浓度,再依次算出I 3-和碘离子的浓度,从而求出其化学平衡常数3、在实验中,为什么应严格控制恒温?如何控制?答:因为平衡常数和分配系数均与温度有关,所以应严格控制温度。
将配置好的溶液放入恒温水浴槽中4、在实验中,需要直接测得哪些实验数据?如何测得?答:恒温水浴温度,常温以及升温后①号液中水层和CCl4层中碘的浓度,②号液中水层和CCl4层中碘的浓度用数值式贝克曼温度计测定水温;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来滴定溶液中碘的浓度5、在实验中,滴定CCl4层样品时,为什么要先加KI水溶液?答:加入KI水溶液是为了加快四氯化碳中的碘完全提出到水层中,加快了滴定速率,有利于硫代硫酸钠滴定的顺利进行6、在实验中,如何求得反应达平衡时I2 、I-、I3-的浓度?答:首先根据①号液测出I2在H2O及CCl4层中的分配系数Kd,然后在根据②号液待平衡后再测出I2在CCl4中的浓度,根据分配系数,可算出I2在KI水溶液中的浓度再取上层水溶液分析,得到I2和I3-的总量cI2?cI?3?水层?cI2,水层=cI?,3平衡由于在溶液中I-总量不变,固有:cI?,初始?cI?,3平衡=cI?,平衡…… …… 余下全文篇三 :分配系数和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分配系数和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测定碘在四氯化碳和水中的分配系数2)测定水溶液中碘与碘离子之间配合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二、 实验原理1. 碘在水和四氯化碳中分配系数的测定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种溶质A溶解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溶剂中,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此溶质在这两种溶剂中分配服从一定的规律即如果溶质A在这两种溶剂中既无解离作用,也无蒂合作用,则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该平衡可以表示如下:A(溶剂(溶剂2)根据相平衡规则,此时A在这两种溶剂中的化学势相等进一步根据溶质型组分的化学势表达式,,A在这两种溶剂中的活度之比是一常数,可用Kd表示若两种溶液都比较稀,则它们相对浓度之比近似等于Kd,称为分配系数;c2/c?c2Kd?? ?c1c1/c如果溶质A在溶剂1和溶剂2中的分子形态不同,则分配系数的表示式就不同例如,如果A发生蒂合作用并主要以An形式存在,则该平衡可以表示为:A(溶剂(溶剂2)其中n是缔合度,它表明缔合分子An是由单分子组成的此时分配系数可表示为:(c2/c?)nKd?c1/c?若将I2加入CCl4和H2O这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则会在这两相中建立如下平衡:I2 (H22(CCl4)分别滴定CCl4层和H2O层中I2的浓度2. 在水溶液中碘与碘离子配合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的测定在水溶液中会发生配合反应并建立碘负离子与碘三负离子平衡,其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aI?3aI??aI2??I??3?I??IcI?3?2(cI?/c?)3(cI?/c)?(cI2/c?)?若溶液比较稀,则溶液中各组分活度系数都近似为1,那么K??cI??cI2?c??Kc?c?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把浓度为c的KI水溶液与I2的CCl4溶液按一定…… …… 余下全文篇四 :实验一 分光光度法测 液相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实验一 分光光度计法测溶液化学反应的K一、实验目的?1.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低浓度下铁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生成硫氰合铁离子的平衡常数。
2.通过实验了解K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无关 3.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Fe3+离子与SCN-离子在溶液中可生成一系列的络离子,并共存于同一个平衡体系中当SCN-离子的浓度增加时,Fe3+离子与SCN-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的组成发生如下的改变:Fe3?????Fe?SCN????????SCNSCN??2?????Fe?SCN????????SCNSCN??2?Fe?SCNFe?SCN?2???????Fe?SCN???????SCNSCN?SCN??32??????Fe?SCN???????SCN????Fe?SCN????????SCNSCN?SCN??4??4????Fe?SCN????????SCN?5?63?而这些不同的络离子颜色也不同由图可知,当Fe3+离子与浓度很低的SCN-离子(一般应小于5×10-3mol·dm-3)时,只进行如下反应:Fe3?????SCN????Fe?SCN?2?即反应被控制在仅仅生成最简单的Fe(SCN)2+络离子其标准平衡常数??Fe(SCN)2??C/??? K??Fe3??/C??SCN??/C?????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与溶液中Fe(SCN)2+络离子浓度成正比。
I02?A?lg?KL?Fe?SCN?I?? ?(A为吸光度,K为常数, L为液层厚度)借助于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可计算出平衡时Fe(SCN)2+络离子的浓度以及Fe3+离子和SCN-离子的浓度,从而求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余下全文篇五 :6液相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实 验 报 告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化学(师范) 年级、班级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项目 液相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类型 :□验证□设计□综合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指导老师 孙艳辉 实验评分【实验目的】①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低浓度下铁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生成硫氰合铁络离子液相反应的平衡常数②通过实验了解热力学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实验原理】Fe3+与SCN-在溶液中可生成一系列的络离子,并共存于同一个平衡体系中当SCN-的浓度增加时,Fe3+与SCN-生成的络合物的组成发生如下的改变,而这些不同的络离子的溶液颜色也不同Fe3+ +SCN- →Fe(SCN)2+→Fe(SCN) 2+ →Fe(SCN)3→Fe(SCN)4-→Fe(SCN)52-由图3-12可知,Fe3+与浓度很低的SCN-(一般应小于5×10-3 mol/L)只进行如下反应。
Fe3+ +CNS2=Fe[CNS]2+ +即反应被控制在仅仅生成最简单的FeSCN2+其平衡常数表示为[FeCNS2+]e θ Kc=(3-14)3+-[Fe]e [CNS]ec2+c 由于Fe[CNS]是带有颜色的,根据朗伯一比尔定律,消光值与溶液浓度成正比,实验时,只要在一定温度下,借助分光光度计测定平衡体系的消光值,从而计算出平衡时Fe[CNS]2+的浓度[FeCNS2+]e,进而再推算出平衡时Feo+和CNS-的浓度[Fe3+]e和[CNS-]e根据式(3-14)一定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c可求知 实验时配置若干组(共4组)不同Fe3+起始浓度的反应溶液,其中第一组溶液的Fe3+是大量的,当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液在定温下消光值Ei时(i为组数),根据朗伯-比尔定理…… …… 余下全文篇六 :碘的平衡常数测定实验报告I3 →I+I2平衡常数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测定I3- →I-+I2 的平衡常数2. 加强对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理解并巩固平衡移动的原理3. 练习滴定操作 --二、 实验原理 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并建立下列平衡I3- →I-+I2 (1)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其平衡常数为:K= c(I-)* c(I2)/ c(I3-) (2) c(I-)、c(I2)、c(I3-)为平衡浓度。
为了测定平衡时的c(I-)、c(I2)、c(I3-),可用过量固体碘与已知浓度的碘化钾溶液一起震荡,达到平衡后,取上层清液,用标准的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标定, I2+2S2O32-=2I-+S4O62---由于溶液中存在I3 →I+I2的平衡,所以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最终测到的是平衡时I3-和I2的总浓度这个总浓度是c,则:c=c(I2)+c(I3-)c(I2)可通过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测定过量固体碘与水处于平衡时,溶液中碘的浓度来代替设这个浓度为c1,则c(I2)=c1代入整理得:c(I3-)=c- c(I2)=c-c1从(1)式可以看出,形成一个I3-就需要一个I-,所以平衡时I-的浓度为c0-c(I2), 式中c0为碘化钾的起始浓度将c(I-)、c(I2)、c(I3-)代入式(2)即可求得在此温度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Θ三、 仪器与试剂量筒(10ml、100ml),吸量管(10ml),移液管(50ml),碱式滴定管,碘量瓶(100ml、250ml),锥形瓶(250ml),洗耳球碘(s),KI(0.0100mol/L、0.0200mol/L),NaS2O3标准溶液(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