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评价的特点与方法.doc
7页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评价的特点与方法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的原则,对体育教学中的“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化工作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客观、公正、及时、可靠地评定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促进体育教师认真分析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帮助其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体育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但是,由于体育教学内容的非逻辑性和学科目标的多样性,没有统一的考试等因素,体育教学评价一直是体育教学中的难题体育教学评价需要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评?”、“谁来评?”、“评什么?”、 “怎样评?”为什么评? ----评价的目的;谁来评? ----评价主体;评什么? ----评价的内容;怎样评? ----评价的方法一、什么是体育课教学的评价评价泛指衡量人或事物的价值体育教学评价是把体育教学系统作为客观存在的认识对象,在教学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相应的价值判定”它包括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
尽管在概念的表述上有细微的差别,但体育教学评价包含三个基本含义:(一)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进行评价教学目标是对体育教学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是否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标的评判依据;教学原则是对教学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教学要求的评判依据有着很强的客观性和规范性二)体育教学评价的对象是“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体育教学评价的重点对象是学生的“学习”,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品德行为的评价;体育教学评价也对教师“教”进行评价,也包含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行为三)体育教学评价的工作内容是“价值判断和量评”价值判断”是定性的评价,评价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是否恰当;“量评”是定量评价,用可以量化的指标评价学习效果二、体育课教学的评价的目的(一)选拔目的:判断学生的体育学习潜力,选拔学生根据选拔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的选拔性的评价选拔学生参加体育竞赛、评选体育优秀生、三好生等以这种目的进行评价是选优性的,是面对少数学生的,评价的依据也不是教学目标,因此,这种评价不是体育教学中评价的主要评价二)甄别目的:判断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评定成绩主要判断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评定学生成绩,如:期末成绩评定、体育考核、体质健康测试等,这种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的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评价的重要部分,占有重要地位,但不是唯一的评价。
三)发展目的:发现学生的体育学习问题,帮助进步发现学生的体育学习问题,帮助学生进步的评价,发现和了解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目标,这种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评价的重要部分(这个目的过去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四)激励目的:反馈学生的体育学习进步,激励学生反馈学生的学习进步,激励学生学习的评价帮助学生获得自信,体验成功,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明确努力方向,这种评价是评价的重要部分(过去没能重视,今后应加强和深入研究)三、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特点(一)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体育教学评价提出更高要求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学生显现出的在思维、注意、分析、判断等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没有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显现出的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体能、运动兴趣爱好等运动素质方面的先天性差异明显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无论怎么努力,运动成绩或“达标测试”也不能及格,而有的即使不练,也可以达到较好成绩的现象这就对体育教师组织体育教学和进行教育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行体育评价就必须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潜能,重视综合评价,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二)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体育教学评价重视对学生体育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主要表现在:既评价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又要评价他们的具体表现;既评价学习的结果,又评价学习的过程;既评价体育学习中的能力,又评价学生的情感等等。
通过全面的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而且还能完善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在确定评价内容时,除了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外,还可以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性例如有关运动技能的评价内容,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参与评价,使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三)体育教学具有“即时评价”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实际上也是被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价着,如一个学生的动作做得好与不好,同学们都看在眼里,挂在嘴上,具有很强的外显性和即时性,这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不同,因为其他学生的教学成果主要是头脑中的认识和理解,不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外显性因此,那些在运动能力方面较差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感到难堪,这也是一些学生对体育课有畏惧心理的原因之一因此,恰当的运用和调整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即时评价,扬长避短,是体育教学评价发挥激励和促进的作用四)注重过程,关注进步和发展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评价应更多的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求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
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和教师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四、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关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内容在《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采用绝对性标准和相对性标准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一)体能主要以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和提高的幅度进行评定确定体能测试的指标,评价学生的体能水平二)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知识和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和运用情况可以采用定量评定和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三)学习态度主要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以及课外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的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四)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与锻炼中的情感表现、自信心和意志品质、人际交往与合作行为等进行评价五、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评价不是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得实实在在的发展,通过评价的形式让学生形成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依据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法不应是单一的,而应是多元的;应该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应该是终结性评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也称为形成性评价,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及时了解情况,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或者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所进行的即时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重视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和工具经常对学生进行评估,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因而能够实现对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控制因此,过程性评价具有直接、具体、及时和针对性强的特点过程性评价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行为态度(包括创新意识、参与意识、努力程度、出勤与表现等),行为能力(包括锻炼和学习的方法、良好习惯的养成、自控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知识(包括所学项目的健身价值、基本技术要求、锻炼方法),学习目标,拼搏精神和学习效果主要方法有:表扬、批评、抑制、激励;经常采用的评价手段为:口头指示、手势、眼神、问卷、测验、评语等现行的过程性评价的方法,有课堂中教师的即时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方法例如,“双手从体前向后抛实心球”一课中,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有学生展示和依次练习展示的过程,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在展示过程中汇报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即时对学生的动作掌握进行点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改进动作方法。
二)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提倡和重视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补充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评价也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两个方面,主要形式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两种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有:学习目标、参与程度、拼搏精神和学习效果等具体方法有自省、自评、自我反馈、自我暗示等,操做的手段包括对学习目标的回顾、学习卡片、对成绩前后的对比等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针对体育学习态度和表现的“自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互评是指学生对小组里的成员自评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对学习的“互相评价”可以起到“同伴的镜子”和“同行者的激励”的特殊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同时有助于团队意识的增强互评的方法主要有互评、互议、学习同伴优点、指出同伴不足等具体的有段有观察、记录、讨论等现行的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例如中学生自我评价等级法、小学生“笑脸”自我评价法、锻炼日志自我评价法等 在“双手从体前向后抛实心球”课例中,教师通过学生观察同伴的向后仰头、顶髋动作的完成情况,以竖大拇指和 v字手势进行即时的评价,使学生能够理解动作的重点并且即时了解自己的动作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的自我评价应从学生的年龄阶段的实际出发,如果学生年龄过小则不宜使用这种评价方法因为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由于难免会受到自尊心的驱使、与成绩评定等级的挂钩等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影响“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所以我们既要强调和重视学生的评价,又不要完全依靠学生的评价六、对教师体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前面说过,要全面的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价既要在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路不断涌入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已占主体,已经成为新的课程教学模式,经常看到课堂气氛活跃、自主练习、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使得教学评价也随之变得形形色色如何去评价一节体育课,如何去提高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应该全盘否定呢? 在以前对体育课的评价中,评价的标准很明确,评价的内容也很清晰,评课者可以从运动量、运动密度、运动强度、学生技能掌握状况、教师教态、口令以及队伍调动等方面进行评价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课堂评价的方法是否也应有所变化呢 ?体育课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完善体育教学系统的重要环节。
体育课教学评价是以通过注重发挥发展性的评价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为目的,一方面要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及教学活动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程度进行评价因此,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就不但要注意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教学、组织、教育的行为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习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一)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 ,而在鼓舞和唤醒 ” 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主要体现在学生喜欢体育课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体,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适应努力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