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铭记历史,珍视和平.doc.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3242992
  • 上传时间:2018-08-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0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铭记历史,珍视和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铭记历史,珍视和 平平七十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人民经过艰苦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 值此七十周年纪念日,让我们共同去追寻那些在峥嵘岁月中浴血奋斗的老兵经过两天的准备,7 月 16 日早上,背着早已备好的装备,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坐上前往兴文县的班车,开始抗战老兵寻访之路原本以为只要 1 个小时到的车程最后花了 2 个多小时,临近中午才到达兴文县车站在同学家落下脚由于初到兴文,手头上关于抗战老兵的资料又少得可怜,只有一位知道大致位置,心里开始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打算走一步看一步,早已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幸好同学出手帮忙,在公交车上打听到要找的老人具体地址,于是,两人兴致勃勃地出发了顶着下午 2 点钟的太阳,我们来到老人家中,老人名叫刘明辉,今年 92 岁,现住在兴文县古宋镇建设村,据了解,老人是当年参加远征军的老兵,17 岁参军,隶属于远征军第 8 军荣誉 1 师 2 团,亲自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等重大战争老人的家在山脚下,和之前想象的不同,是一幢装修不错的二层平房,家居很简单,一张桌子,一个沙发,几条凳子,客厅的正面挂着一面锦旗和一张证书,都是对这位抗日英雄的褒奖和肯定。

      我们到时,老人正在午休,听说有人来,很快便从屋子里出来,很热情地接受我们的采访抗战老兵:刘明辉交谈中我们发现老人记忆已经不是特别完整,但依旧能够向我们讲述当年入伍的经过和一些印象尤其深刻的战役在谈到入伍从军时,老人斩钉截铁地说:“抗战是国家大事,不打赢日本就要亡国,都该去 ”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老人为国家甘愿牺牲的精神直到今天,老人生活依然十分拮据,但他感到满足,他说:“吃穿都不愁,生活就过得去,如果每个人都伸手向国家要钱,国家哪来这么多钱”也许对于早已经历过生死的老兵来说,物质生活的充裕与否并不重要,他们希望的只是得到国家和人民的认同,并时刻为国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7 月 17 日,宜宾站的第二天,我依然将地点定在兴文县,通过前一天的寻访,在刘明辉老人家我们又了解到另外两位老人的详细地址,于是早晨 9 点,我和当地另外一名同学一起乘车前往其中一位老兵,马建军老人住处——兴文县六百岭抗战老兵:马建军由于位置较偏远,我们乘坐摩托车到达时已是 10 点半,刚进门就发现老人正站在卧室门口和大多数农村房屋一样,老人的家是一幢二层平房,装饰也算精致家里只有他的孙媳和曾孙,一家人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谈话中我们了解到,马建军老人在印度参军入伍,部队编号为陆军远征驻印军新编第 1 军 30 师 88 团 2 营 6 连,亲自参加过南坎战役,密支那战役等著名战役,幸运的是,无数场枪林弹雨却没有在老人身上留下一处伤疤。

      老人至今对当年很多往事仍记忆犹新,采访中侃侃而谈,还能大致地哼出当年的战歌有趣的是,当年由于没有什么文化,老人和战友们和英美士兵交谈时通常把人称为:千里士(根据口述音译),把日本人称为:贾巴里士老人说:“战场上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怕死必死,信生必生,信死必死 ”吃过午饭,我们马不停蹄赶赴位于兴文县麒麟乡的罗启忠老兵家抗战老兵:罗启忠我们徒步赶到时已是下午 2 点半,老人独自一人坐在家里,详问之下,原来老人儿子儿媳出门赴宴,老人行动不便,只能一人在家老人依旧很热情主动地和我们交谈,老人在 1942 年参军入伍,部队编号为国民革命军新一军化学兵重迫击炮团,后来又先后被编入步 2 团和炮 1 团老人亲历翻越野人山的历程,至今仍觉得心有余悸,甚至在山上亲手埋葬过曾经“同生死”的战友老人在参战期间大多数时间作为运输兵负责运输部队急需的装备和粮食和马建军老人一样,老人也没有在战斗中受过伤在看到相机时,老人总会不经意地敬起军礼,可以看出军旅生涯给他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采访接近尾声时,老人儿子儿媳刚好到家,听说我们徒步赶来,老人儿子主动取车将我们送到公路边,我们在下午 5 点左右乘车回到起点结束了一天的寻访。

      7 月 19 日,休整一天后,我前往宜宾抗战老兵寻访第二站——翠屏山经过前两天的寻访,我们找到了兴文县的 3 位远征军老兵,这一次,我们的目的地是翠屏山千佛寺寻找在寺中的另一位远征军老兵——黄乃文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黄老的详细住址,在登山途中边走边问在中午 11 点半才找到黄老的住所——千佛寺中的一处安静偏小的屋子我们到时,黄老正和儿子儿媳准备午饭抗战老兵:黄乃文在稍后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黄老原属于远征军黄埔18 期 2 总队教导 2 团据黄老回忆,当年自己在三台县蚕师技术专科学校上学时,受徐思平秘书长的一次激动人心的讲演影响而志愿参军,于是在县长吴力祥的带领下从三台徒步走到成都黄老说:“小时候亲历重庆大轰炸,看到到处挂着的断手断脚,从此立志要打日本 ”老人年轻时喜欢音乐,曾经加入郭沫若在宜宾创办的抗日剧团直到现在,老人依然可以随口哼唱当年的抗战歌曲,唱起时总会满脸笑意,据悉,那时老人心里曾有退缩的想法,而正是这些歌曲给了老人坚持下去的决心亲历孟拱、密支那等战役的黄老最大的感受就是:“战争是残酷的,希望永远不要有战争!”我想,这也是如今,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每一位老兵的心里都渴望和平,因为他们曾都经历过炼狱般的战争,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能够深入感知当年的历史,也期望战争永远不会再发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