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总复习教案设计内容.doc
9页word初中化学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1. 回顾复习初中化学的知识点,查漏补缺,梳理其知识脉络巩固知识结构2.结合题目,综合运用提升解题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常见的物质,化学计算,中考题型的解题思路难点:知识点多而杂,需要构造知识结构,比照图,举一反三来帮助记忆教学根本容:第一局部:初中化学复习与归纳一. 物质的微观构成 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三. 常见的物质四. 化学实验一. 物质的微观构成1. 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元素 单质 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原子具有一样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 分子构成分化 离子得或失电子直接结合物质聚集结合----分子,原子,离子(1) 原子,分子,离子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定义: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响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四种化学反响根本类型:①化合反响: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响如:A + B = AB②分解反响: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响如:AB = A + B③置换反响: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响,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响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响: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如:AB + CD = AD + CB氧化反响: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响燃烧,爆炸,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响复原反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响如木炭复原氧化铜为铜三. 常见的物质(一) 空气和氧气空气成分O2N2CO2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1%78%0.03%0.94%0.03%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氧气与如下物质反响现象①C + O2==CO2〔在空气中,保持红热,氧气中发出白光,都放出热量〕点燃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③4P + 5O2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3氧气的制备:工业制氧气——别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2O2MnO2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2KClO3MnO22KCl+3O2↑4.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二) 水1.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响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响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不饱和溶液(三) 溶液溶液溶质 溶解 升温 加溶剂 降温 减溶质 加溶剂溶剂 饱和溶液 溶解度 蒸发 溶剂 降温 结晶 注意: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放出能量〔氢氧化钠溶于水〕,有吸收能量的〔硝酸铵溶于水〕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参加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悬浮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所形成的的混合物.1.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 大多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极少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熟石灰),少数受温度影响很少(食盐).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压强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ⅹ100℅(四) 碳和碳的氧化物(1)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一样!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O2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3、复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响〕 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2Fe2O3+3C高温4Fe+3CO2↑(2) 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CO2 + H2O ==H2CO3〔酸性〕〔H2CO3 === H2O + CO2↑〕〔不稳定〕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CO2 + Ca(OH)2==CaCO3↓+H2O〔鉴别CO2〕高温CO2 +2NaOH==Na2CO3 + H2O高温氧化性:CO2 + C == 2CO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1、 作燃料2、 冶炼金属②复原性:CO + CuO == Cu + CO23CO + Fe2O3 == 2Fe + 3CO2〔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五〕金属 1.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响2、金属 + 酸 → 盐 + H2↑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六〕酸,碱,盐氧化物1.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2. 常见酸的性质〔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响: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 →盐 + 氢气〔3〕金属氧化物 + 酸 →盐 + 水〔4〕碱 + 酸 →盐 + 水〔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三种离子的检验试剂Cl-AgNO3 与HNO3SO42-①Ba(NO3)2与HNO3②HCl 与BaCl2CO32-HCl 与石灰水3. 常见碱的性质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响: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水CO2 + 2NaOH == Na2CO3 + H2OSO2 + 2KOH == K2SO3 + H2O〔3〕酸+碱 →盐+水〔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响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4. 常见盐的一些性质1、 盐〔可溶〕+ 金属1 →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2、 盐 + 酸 → 新盐 +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响的条件〕3、 盐 + 碱 → 新盐 + 新碱〔反响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响的条件〕4、 盐 + 盐 → 两种新盐〔反响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响的条件〕 注:①复分解反响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响才可以发生。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Fe(OH)3↓ Mg(OH)2↓ BaCO3↓ CaCO3↓5. 化学肥料氮 肥钾 肥磷 肥看外观白 色 晶 体灰白色粉末加 水全 部 溶 于 水大多数不溶于水加Ca(OH)2放出氨气不放出氨气四.化学实验 1. 混合物的别离和提纯 过滤:用于别离“固---液〞混合物 蒸发:通过加热使溶剂蒸发,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可溶性固体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被别离出来 结晶:通过降低温度,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降变化大的物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 蒸馏: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来别离提纯液体混合物 气体混合物的别离---净化,枯燥 2.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CABabc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固〔+固〕][固+液]简易装置[固+液]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2特殊离子鉴别:H+ 1、指示剂;2、活泼金属;3、金属氧化物;4、碱;5、某些盐:CO32-盐OH- 1、指示剂;2、非活泼金属;3、碱;4、某些盐:Fe3+、Cu2+盐Cl- 用Ag 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AgCl沉淀SO42- 用Ba(NO3)。
